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587阅读
  • 212回复

被迷信包围的K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3-09-03
电路都摆在面前了,还能硬撑着,我真是佩服诸位了。

就此罢手,反正明白的人不用我多说也都能明白,心里明白嘴上硬撑的人肯定也不糊涂,原本不明白的人看了电路后不用我说也该明白了~~~~~~

哈哈哈哈,人生百态,妙趣横生~~~~~~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3-09-03
居然有人说我没见过FT1000的电路,这世道真是变了,呵呵
来吧,倒霉的ft1000,让大家看看你倒霉的电路。如果你不是在日本被生产出来,而是山姆大叔的产品,有谁敢拿k2跟你比?

谁要ft1000电路图,给我来个email,免费 for you !

ba6bf@ahut.edu.cn
离线bg4jj
发帖
5094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3-09-03
bjt是啥呀?
俺不懂
嘿嘿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3-09-03
最初由 ba6bf 发表
呵呵呵呵
如果美国人做个矿石收音机去评测评测,然后哪位大腕说这台矿石收音机性能之佳胜过xx机器~~~估计国内也能找出不少跟风的人。
真好玩~~~

如果实测数据确实是它高的话,我会跟。
离线bg4jj
发帖
5094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3-09-03
6bf从电路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
从而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反驳者应该也说出自己对电路的分析来进行辩驳
拿出别人的数据来说是是不是有些偷懒呀
哈哈

另外bjt是啥呀?
俺不懂
嘿嘿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3-09-03
最初由 ba4rf 发表
如果实测数据确实是它高的话,我会跟。


当然,这不出乎我的意料。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3-09-03
最初由 bg4jj 发表
6bf从电路出发对其进行了分析
从而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反驳者应该也说出自己对电路的分析来进行辩驳
拿出别人的数据来说是是不是有些偷懒呀
哈哈
另外bjt是啥呀?
俺不懂
嘿嘿


bjt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是一个高科技名词,你我这种下里巴人不需要懂。

反驳者也不需要自己对电路进行分析,反正已经有几个高明的美国人已经做出定论了,同样是一个ne602,美国人就能做到比ft1000还牛叉的地步,这种象我们这种下里巴人一眼就能看出的谎言,居然都能拿来当作证据。你能还指望什么?呵呵,算拉~~

算拉~``
这轮帖子到此为止吧~~~

我希望和我一样的下里巴人在见到一件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客观的去分析它,就象我们不相信脑白金可以包治百病一样,对于一些明显不合情理的东西,就算是鲍德温亲口告诉你那是真的,你也不要相信。

否则一定会成为后人的笑柄的~~~~呵呵
离线ba4ed
发帖
707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3-09-04
在这里看了大家的讨论,深有感触,但是现在大家都局限在纸上谈兵!

早上起来我很仔细的看了一下 eham上对k2的评价,确实非常的高,在arrl的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外在因素,但是在eham上,都是爱好者自己谈自己的感受,我还是很倾向于看这上面的各种方面的讨论,设备,天线,甚至一个转换开关,我都想通过爱好者的亲身经历来让我们了解产品的各种特点,以及暴露的问题。

http://www.eham.net/reviews/detail/117

仔细阅读了以后我对它也有了一些好奇,想真正听一下,到底怎么样。或许我们现在都停留在对它的感性认识上。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遗憾,满桌子都是日本的机器,房顶上是美国的天线。92年的时候一台77型收信机成了我的收音机,(现此机被好友抢夺,55555555)那时候的兴奋溢于言表,专门为它配备了3波段的一副八木天线 ,每天就听各国的ham在上面谈天说地,但是心里产生了一个梦想,能有一台自己的发射机就可以使用全国产设备参加比赛了,当时的单边带滤波技术资料很少,就动了cw的脑筋,这时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现在的ba4dx用他自己cw完成了联络,(自己刚想动手,又听说警察造访他家,吓得我天天在楼下看天线,这么大是不是太显眼,哪天警察来的话,家里肯定再也不让玩了,呵呵)

今天看到这篇讨论,我的梦又开始做了,ba6bf,帮我实现一下这个梦想吧,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做一台你认为最优秀的收发信机出来,我相信你能做的到,那时候中国也该有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了,到了那天我一定用它来参加比赛,第一个就找ba4rf,呵呵,一定把他的ft1000mp打败:d
离线bg4aoc
发帖
9383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3-09-04
说来说去都是纸上谈兵。还是请哪位大佬买个k2来,和ft1000实际比较一下罢。如果真的是k2好,再仔细研究研究,到底为什么k2可以用这样的电路做到这样的效果。
据说用同样的零件,瑞士工匠组装出来的精度是上海手表厂的几倍。个中细节,恐怕就不足为外人道了。靠猜测是不行的。
离线ba4ed
发帖
707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3-09-04
这里是k2 157页的说明书,相信对大家一定有帮助的
离线ba4ed
发帖
707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3-09-04
为什么附件发不上来啊,55555555555555555555555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3-09-04
附件有限制的大小的,我开始想把ft1000的电路贴上来都没做到。呵呵
离线ba4ed
发帖
707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3-09-04
K2的说明书
我把他放在这里了,有兴趣的朋友去看一下吧

http://www.ba4ed.com/download/k2m.pdf
离线BD6CR
发帖
595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3-09-04
我最喜欢和6bf吵架,应该说是讨论,呵呵

bjt是双极性晶体管,就是三极管。

ne602除了动态差点,真的想不明白会比日本人常用的sn169xx(?)混频ic差多少。我虽然没有看过ft-1000mp的电路图,但是我相信有这一点应该是k2有而ft-1000mp没有的:中放后的晶体滤波器。这个能提供更好的选择性,也能减少中放和前级的噪声。

如果你对电路的动态进行仔细的分析的话,而且你如果知道ne602的动态是多少的话,你就会明白使用ne602不值得指责。

至于一次变频还是三次变频,可能跟噪声有点关系,但是与灵敏度和选择性都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而且还不会有组合频率干扰。

美国人做托的确很厉害,我相信会有人从主观的角度过分评价k2的性能,而且从面子上说,美国人做的电台不能和yaesu/kenwood/icom相比也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但是我相信arrl和rsgb的人都不会傻到因此作假,出一些假的数据。

我不认为k2在所有的指标上都超过ft-1000mp,至少易用性上肯定不如,但是仔细分析k2的前级,你应该相信它的动态范围指标是不错的。

最初由 ba6bf 发表
bjt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是一个高科技名词,你我这种下里巴人不需要懂。
反驳者也不需要自己对电路进行分析,反正已经有几个高明的美国人已经做出定论了,同样是一个ne602,美国人就能做到比ft1000还牛叉的地步,这种象我们这种下里巴人一眼就能看出的谎言,居然都能拿来当作证据。你能还指望什么?呵呵,算拉~~
算拉~``
这轮帖子到此为止吧~~~
我希望和我一样的下里巴人在见到一件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客观的去分析它,就象我们不相信脑白金可以包治百病一样,对于一些明显不合情理的东西,就算是鲍德温亲口告诉你那是真的,你也不要相信。
否则一定会成为后人的笑柄的~~~~呵呵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3-09-05
刚刚与2sa,7ja聊完。席间特地看了2sa带来的ic7800的介绍彩页。虽然是日文的,但是方框图我看得懂。
与k2,590的设计不谋而合,它在第一if之后加了15/6khz的bpf。另外,还在rf之前加了preselector。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做到ip3=+40dbm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由于它的天价,我绝不会去购买它,但是粗略的看看它的框图,感受一下当前的流行技术,还是一件挺愉快的事情。

这两天为了参加讨论,复习了一些以前的功课,虽然课本上面的东西基本都是理论的东西,绝少有关具体电路的内容,但是仍然感觉充实了不少。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3-09-05
最初由 ba6bf 发表
电路都摆在面前了,还能硬撑着,我真是佩服诸位了。
就此罢手,反正明白的人不用我多说也都能明白,心里明白嘴上硬撑的人肯定也不糊涂,原本不明白的人看了电路后不用我说也该明白了~~~~~~
哈哈哈哈,人生百态,妙趣横生~~~~~~

任何电路是设计思想的反映,至于用什么器件,那主要是看器件的参数是不是满足设计需要。小到一个同样阻值电阻,在不同的电路中使用的精度要求就可能不同。虽然,我的器件知识极为贫乏,但上述这种道理还是懂的。
至于为什么k2从理论上分析可能能够做到某些指标超越一些经典机器,我之前的引文已经明白地说出了中间的道理,请抽空瞧一瞧。
另外,每个不同时期的基础技术的发展水平(器件等),将影响设计方案。例如,当前推出的新机器都是拼命在dsp上面做文章。这主要是这两年dsp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本急剧下降。从刚开始dsp只是做音频级的bpf,到之后的中频bpf(尽管目前还不是特别高),到输入、输出级的数字化,nr,norch。以前的ssb都采用滤波法,认为用移项法对相位精度的要求太高,形成的ssb指标没有滤波法产生的好,但是现在不同了,器件水平的提高,使得移相法得到了大发展。因而使成本大幅度降低(今后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而采用滤波法的设计必须采用昂贵的晶体/机械滤波器,因此成本将得不到下降)。

再举一个例子,以前的高档机器都采用了3~4次的变频,而现在推出的机器,很多居然“复古”,采用了2次变频。仔细分析其中都有其在不同时期的道理。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3-09-05
最初由 bd6cr 发表

至于一次变频还是三次变频,可能跟噪声有点关系,但是与灵敏度和选择性都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而且还不会有组合频率干扰。
美国人做托的确很厉害,我相信会有人从主观的角度过分评价k2的性能,而且从面子上说,美国人做的电台不能和yaesu/kenwood/icom相比也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但是我相信arrl和rsgb的人都不会傻到因此作假,出一些假的数据。
我不认为k2在所有的指标上都超过ft-1000mp,至少易用性上肯定不如,但是仔细分析k2的前级,你应该相信它的动态范围指标是不错的。

非常同意以上3个观点!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必要再特别深入地谈下去了。
我建议讨论另外一个话题:
业余电台接收设备,关键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影响实例)。
离线BA6BF
发帖
16982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3-09-05
最初由 bd6cr 发表
我最喜欢和6bf吵架,应该说是讨论,呵呵
bjt是双极性晶体管,就是三极管。
ne602除了动态差点,真的想不明白会比日本人常用的sn169xx(?)混频ic差多少。我虽然没有看过ft-1000mp的电路图,但是我相信有这一点应该是k2有而ft-1000mp没有的:中放后的晶体滤波器。这个能提供更好的选择性,也能减少中放和前级的噪声。


表弟现在说话,我越来越难理解了。原来我以为弟弟你对ft1000mp和k2的电路了如指掌哪,感情是你没见过啊?呵呵~~~~

弟弟,你的确是退步了,而且大大的退步了。你不会真认为中放后面的晶体滤波器的做法是k2独创的吧?你没见过ft1000的电路,你如何知道ft1000mp不是这么做的?

至于你对其他的象ne602等说法,是一种把缺点当做优点来看的做法,这不用再讨论了,因为你自己心里象明镜一样。

一部机器,无论是顶级的商品机,还是手工搭焊的简易机,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或许一台简易机的优点恰恰是顶级商品机器的缺点,于是就象田忌赛马的故事一样,在这项指标上简易机的确不输给甚至超过顶级商品机器。但是否就可以说,这台简易机的性能要超过顶级商品机?

k2也是这样,你说的这些观点其实没有一个站的住脚的,因为你的帖子里没有任何有建设性的说法。在我第一个帖子中,我已经说了,k2的前级动态范围的确可以做的不错,但距离登峰造极的地步还差的远。我建议你看看ft1000mp的电路,你的文化水平高,身边还有博士,你计算一下看看,是不是ft1000mp的动态范围小于k2?

至于好的接收机采用2次或3次变频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好看?高等级的接收机,无一不是采用高中频设计,甚至有的机器第一中频达到100mhz以上,老弟,你知道为什么吗?

好了,技术问题就这么简单,只要看官不糊涂,其实已经不用多讨论了。

谈谈经济问题。

老弟你是不是认为日本人比美国人傻?日本人做生意做不过美国人?ft1000mp的接收电路(只谈接收通道)用的零件比k2便宜是吧?呵呵

日本人比美国人更有经济头脑,如果一块ne602可以完成ft1000的对性能的要求,日本人为什么不用这个不过几十美分的ic。偏偏傻子一样去用贵的多的零件。这并不符合日本人的作风。
离线bg4jj
发帖
5094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3-09-05
话不说不透
理不辨不明
嘿嘿
各位继续吧:)
离线BD6CR
发帖
5950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3-09-05
我最近一直没有时间,家里的上网条件也很差,也的确没有机会看到ft1000mp的电路图,但是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而且我看电路图没有错的话,k2的前级是lpf再接bpf的,这个bpf是与发射部分混频后的bpf是共用的,1n4007是用来做开关的.

老大,虽然你对电路比较熟悉,但是我建议你还是仔细看完以后再说,否则即便你很有道理,说错一处还是会被人笑的.

另外,虽然标准版的k2是没有collins的滤波器的,但是它留了插口,我相信狂热的dxer也许会在比赛的时候插入价格不菲的collins滤波器.

最初由 ba6bf 发表

我记得您以前说过k2使用了窄带的天线输入回路,但是,在k2的电路里我看到的却是连续覆盖hf段的几段带通滤波器,并没有窄带输入回路的影子,这一点给我的印象和bd2rh声称k2使用了靠林司的高级滤波器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