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04阅读
  • 1回复

请教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3MCK
 
发帖
43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8-05-05
ku段的卫星电视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的频率是多少?
离线浦东星
发帖
422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5-06
'
ku段的卫星电视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的频率是多少?
'
接收卫星信号的频率是11-12.9ghz
卫星电视接收机950-2250mhz
2、高频头

            (1)基本结构
               高频头,即lnb
            ,英文全称是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也就是低噪声降频器的意思。因为卫星电视信号在抵达我们的接收天线时已经相当微弱了,并且当其在同轴电缆中传输时,频率越高损耗越大,所以高频头的作用就是把接收到的卫星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功率,再利用变频电路的处理将其由高频信号转成中频信号,以方便同轴电缆的传输和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工作,说白了其实就是卫星电视信号的一个中转处理站。一般来说,高频头主要由低噪声放大器、本地振荡器、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等几大部分组成,电路框图如图6所示。目前市面上的高频头还常常与馈源做在一起,组成一体化结构的lnbf,以便于安装、调试和使用。所谓馈源,就是在抛物面接收天线的焦点处设置的一个收集卫星电视信号的喇叭,其称为馈源,又称波纹喇叭。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将接收天线接收的卫星电波信号尽可能多地收集起来,变换之后供给高频头;二是对接收到的卫星电波信号进行极化。

            (2)技术参数
             
            高频头的主要参数主要有输入频率、输出频率、本振频率、噪声以及增益等。输入频率是指高频头接收卫星电视信号的频率范围,输出频率是指卫星电视信号经高频头降频处理之后,由高频头输出端口输出的中频信号频率。而本振频率则指的是由高频头内部的本地振荡器产生的固定频率。c波段高频头本振频率一般为5150mhz,双本振的有5150mhz和5750mhz两种;ku波段高频头的本振频率种类较多,有9.75ghz、10.0ghz、10.6ghz、10.75ghz、11.25ghz、11.30ghz等。了解本振频率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接收到的卫星电视信号频率与高频头本振混频后所产生的中频信号频率,必须在我们所使用的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输入频率即950mhz~2150mhz之内,否则就将接收不到全部或者部分卫星电视信号。在知道c波段高频头的输出中频等于本振频率减去卫星电视信号的下行频率,而ku波段高频头的输出中频等于卫星电视信号的下行频率减去本振频率。之后,再通过查阅想要接收的卫星电视信号下行频率,我们很快就可以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本振的高频头来接收该信号了。噪声也是高频头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决定卫星电视信号经高频头处理后损失的载噪比,对我们整个接收系统整体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高频头,高频头的噪声特性通常用噪声系数或噪声温度来表述,数值越小越好。为了弥补线路中的衰减以及噪声等的影响,一个好的高频头必须具有比较高的功率增益。常见的高频头增益为60db~65db左右,数值偏高为好,但也不宜太高,否则会容易引发其它问题。一般来讲,宽频带高频头的增益不如窄频带高频头,双本振高频头的增益不如单本振高频头。


            (3)类型划分
              
            如果按照结构形状划分的话,高频头可分为单极化方式和双极化方式两种,按照本振方式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单本振和双本振两种,而按照输出端口划分则可分为单输出、双输出和多输出等。其中,单极化高频头通常为只能接收一种极化方式的卫星电视信号,而且通常采用分体式结构,所以要搭配着馈源一起安装使用。通常通过法兰盘来连接馈源与高频头,c波段馈源的法兰盘外形呈矩形,内径也是矩形,ku波段馈源的法兰盘外形呈着正方形,内径为矩形,两种馈源内径的长宽比通常都为2:1。而双极化高频头通常为双极性馈源一体化,内部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极化振子,分别收取水平(h)和垂直(v)极化卫星电视信号,中间还有一个横棒,即隔离针,用以起到极化隔离作用。双极化高频头在自身的腔体内部有一个13v/18v的切换开关电路,通过自动识别由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传送过来的电压高低,来判断是选择水平还是垂直极化的振子工作,从而达到接收双极化方式卫星电视信号的目的。至于双本振高频头,与双极化高频头自动选择极化方式的工作原理相似,它是通过内置0/22khz切换电路,接收自卫星电视数字接收机输出的0/22khz脉冲来分别选择其高、低本振工作方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