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499阅读
  • 99回复

CQ游~新创建多波段天线+东纵足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bh3wnl
发帖
306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0-07-30
    
Email:venzotsai@hotmail.com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20-07-30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20-08-01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20-08-02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20-08-03

离线vr2yxn
发帖
11853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20-08-03
生于1925年的蔡松英婆婆,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在香港被日军攻陷时,她只有17岁,正值少女的花样年华,却毅然投身抗日战争,离开家庭深入荒芜的新界乡郊,组织村民建立游击队做“敌后工作”,抵抗日军,她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经历了既惊险又艰苦的日子,时至今天她仍然说,对参加游击队的选择是“无悔无憾”。

  今年90岁的蔡松英婆婆日前在广州一间医院里接受记者专访。早在12岁时,蔡松英即组建了“蚂蚁儿童合唱团”并自任团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港九各地演唱抗战歌曲和抗战话剧。当时剧团有近20人,其中两个特殊的女子,就是蔡松英和她的亲戚梁雪英,她俩志同道合,情同姊妹,被称“抗日姊妹花”。香港沦陷后,两人一起参加了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在西贡、沙头角、鹿颈村等地活动。

  日军机炸港 蔡婆婆中四辍学

  蔡松英忆述,沦陷前香港的抗日气氛已很浓厚,经常会有救亡活动,如号召“一碗饭运动”和抵制日货等。1941年12月,正读中四的蔡松英见证了日军入侵香港的过程,“12月8日那天早上7点多钟,日军飞机便来轰炸,在当天早上的学校例行周会上,老师说,‘你们今日听到的轰炸声不是防空演习,是日军轰炸香港,我们的学校只能停课,什么时候复课,到时再通知你们。’”自此之后,蔡松英再未返回课堂。

  沦陷后3条路 蔡婆婆选择“斗”

  香港沦陷后,摆在蔡婆婆面前有3条路可走﹕一是留,二是走,三是斗。留,就是留在已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香港。走,就是走到日本侵略军未侵占的地方去。她最后选择了“斗”,就是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赶出香港,子孙后代才有安宁之日。蔡松英说﹕“我很明白,我选择了‘斗’这条路,会有很多困难,要付出很多,甚至牺牲性命,当时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行这条路的。”

  1942年3月,刚刚17岁的蔡松英离家出走,参加了香港的抗日游击队,即后来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负责民众倡导工作,在香港新界发动和组织民众,配合游击队的抗日斗争。在参加游击队的次年,她就经历了日军攻陷香港后震惊全港的“三三事件”。1943年3月3日发生的“三三事件”是东江纵队在香港遇到的一大重挫,当日,日军扫荡到新界沙头角老隆田晏台山时,与港九大队遭遇,曾任教师的港九大队宣传干事陈冠时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负伤被俘。两个多月后,陈被日军斩首示众,牺牲时年仅21岁。

  最危急关头 扮客家妹蒙混过关

  蔡婆婆说事件是因“有叛徒出卖”,“日本人到新界的鹿颈村来捉我们”。她当时正在鹿颈村,那是她曾遇到的最危急关头,幸好她扮成“客家妹”蒙混过去。但怕连累村民,他们被迫离开。她说当时为了躲避日本兵追捕,要“过三关”,开始学讲客家话、打赤脚扮本地人;上山割草;在无灯无火把的山上露营。

  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蔡松英又转到东江地区的中共“粤赣湘边纵队”参加了国共内战。蔡松英后来先后在广州统战部、外事办任职,离休后才返港定居。因病在广州留医的蔡婆婆接受专访时,感慨地说﹕“我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在香港读书,是个香港女。回头看看我的脚印,虽然经历了既惊险又艰苦的日子,但对参加抗日的选择,我是无悔无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