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商品电台的设计须考虑功能实现、美观、可靠性、成本、生产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片面强调某一特定功能或指标一般是商品电台所不为的,一个成功的产品是设计师借鉴工作经验,在多种因素下折衷考虑后完成的。作为业余电台类的diy套件,由于组织成本和设计团队的技术积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般地说套件只能突出或者强调电台某一部分功能和指标,其全面功能和性能是无法与同等价格的商品电台相提并论。
目前廉价的国内diy套件的主要作用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实践、使用的平台,而并非是用来给大家作主打机器去用的,它们推出时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这样或者那样的严重缺陷。毕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我非常赞同某网友的观念:70年代diy的是别人没有的或不好买到的东西;80年代diy是节省金钱;90年代diy要的是感觉;21世纪diy为的是满足感;将来diy也许会变成烧钱运动!作为国产diy套件的消费者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将所有的套件,当作玩具来玩、学习的教具来看待,别期望拿他们作主打设备实战;diy是种“境界”,不能用金钱去衡量性能,diy过程中你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提高而且能学到知识!另外,整个diy的过程也是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当然,低于1000元的短波全段套件收发可能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战,设计的很出色的也只能当功能验证型的实验品,设计不当的性能还不如玩具。
一些初学的朋友没有踏踏实实地努力认真的学习基础理论,而是跟着众高手做有相当难度的东西,“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如果想学并且钻研无线电技术,从理论到实践(diy属于实践的一种),在从实践回到理论是一条捷径。没有电子技术理论基础的爱好者如果为了省钱还是打消组装diy套件的念头吧,劝君多赚钱去买好机而别去装配套件!买已经组装调试好的成品实际上失去了60%的diy的乐趣。但是从观摩研究的角度来讲,新手买焊好了的成品还是有相当的趣味性,如果没有维修设备的经验和测试手段,应当买调试点很少且不需要仪器的玩具级或者sdk套件。
diy有多种形式,自己设计制作是diy,购买套件组装也是diy,mod产品机器同样是diy,对成品的机器(或组件)稍加改造而使用应该也是diy。最初级的可能就是简单的退役机器的维修和小改;再高级一点是买来一个本不能直接用于自己设备的东西加以改造;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少走弯路。
自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学习、使用、交流、拆、装、修过程中完成的(作为diyer必须准备好足够的仪器,否则就是盲人摸象!最基础的仪器有信号发生器、数字频率计和示波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无线电技术水平。只能常进行diy活动!不亲自做一下,好多书本里面的一带而过的实际上是很关键的东西就难以掌握。对于无线电电台,现在真正的技术已经逐步转移到细节处理上,只有通过diy才能发现问题,学到并逐渐掌握这些东西。
基于对diy的热衷,当业余无线电diy套件出现的时候,缺乏坚定意志的我也迅速地陷入了对它们的追捧和痴迷中。所以这几年来一直关注着国内diy套件的发展进程,因为喜欢,所以关注,呵呵。但是呢,从目前来看,对于大部分国产diy套件来说,情况不是很乐观哦,产品同质化好像越来越严重,没什么新的突破,难道国产diy套件就这样开始混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啦?作为一个对国产diy套件充满希望的发烧友,现在不能不说是有点失望了。那到底是为什么失望呢?diy套件从刚上市一度被认为是廉价二手电台等同类产品的替代者,但是现在却沦落成食之无味的鸡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技术上的缺陷。一款技术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产品在市场上能走的很远吗?估计不能!咱们暂且除去不说套件装成率的问题,就接收效果的问题就足以让我们恨不得把耳朵悟起来了。
1、对套件组织者的宣称的装成率的宣传要仔细研究,短波单边带无线电设备虽说组装简单,调试也简单,然而可实用型的无线电设备的套件(散件级)组装并不十分简单,如果有足够的仪器调试也简单,然而你只想用一块万用表最多加块数字式频率计,想一次性调试好一台diy作品,恐怕不会有60%以上的把握.调试必须有好的较为齐全的测试手段(这些测试手段并非一定要仪器级的,同样可以diy)做后盾。对于采用 dds 做一本振(杂散高,做不出好接收机)及 bfo(可以在经过窄带滤波器滤波后直接用) 的实用型差的套件,则装“成”率较高(同等成本和设计水平下模拟调谐机性能高些但调试难度大些)。
2、为数不少的套件没有dds芯片、外壳、话筒、喇叭、联结线等小附件,虽说这些东西单价不贵,但是你必须去买去找,路费和时间的花费不小,至于面板制作就相当麻烦!一堆丑陋的零件搭成的裸露的电路会引起严重的视觉污染不说,还容易损坏。
3、使用纯粹的dds做短波机第一本振的套件属于不追求卓越接收性能的象征!几百元的只用 dds 做本振的套件如果做个小于1赫芝步进很容易,良好的操纵界面稍微难一些,但相对最基本的收发性能来说,这并不代表先进技术,在商品电台或者收信机中,我还没见过专为远洋货轮设计制造的或者为军方设计制造的非高速跳频收信机或电台用dds直接输出作第一本振的,更多的方案是使用dds产生一簇步进很小的信号作频率合成器的参考信号,然后通过一个单环模拟pll频率合成器,经vco输出本振信号。这样一来,宽带dds杂散干扰信号被pll环路滤波器滤除了,步进小,电路简单,性能高.。一个电台的接收机最主要的是接收性能,如果连接收性能也保证不了,那么追求其他别的都没有任何意义。
4、由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模拟乘法器比如说ne602之类的集成电路作混频器的用在短波收信机上作一混频器时,其动态远低于场效应晶体管平衡混频器、场效应晶体管双平衡混频器和肖特基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目前凡是用由双极型晶体管模拟乘法器作第一混频器在做cw或ssb短波接收机套件,如果其输入端有lc调谐选频回路的还能作为唱响级的玩具,如果是用带通(含亚倍频带通滤波器)宽带输入则完全属于纯粹为学习而弄的功能验证型无实用价值的电子垃圾(我说得可能过了点,不过我曾经悬赏过,只见有缺乏纯正品行的人狂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就是没人拿出性能象样的作品,分析其原因很简单——利益驱使)!使用602类由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模拟乘法器做ssb机器第一混频器就是低档次低性能的象征(ne602或ne612这两个型号的模拟乘法器可以用于普及型短波机其他地方,但是远洋货轮上的短波专业机或者军方的短波收信机或电台里罕见)。
某些人经常举一些例子:xx商品电台就是用xxxx元件,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那是一派胡言!杀人,抢劫,在你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你坚持说是“合理”,那我真该查一下你是何时光临地球的!我还可以为你提供点依据:美国套件kx1用的是ne602、我国某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用mc3361做过ssb收发信机呢!不过它们的接收性能不上档次!
5、diy 套件的研制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作为购买者必须尊重他们的辛劳,不要去按每一个零件价格总和去算他们的“利润”,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去考虑,几百元左右的零件成本做成的东西按照单边带收发设备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是不可能全面达到或者超过原值上万元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定型的经典老设备(极个别的指标超过二十世纪末定型的高档设备也很正常)如wj8718、国产74收信机或sd-005a。也就是说不要以为其一两项指标很好就达到或超过xx商品电台的档次了。
6、不要相信"战绩"与机器性能有多大的关联。有朋友曾经问我:baxxx装成了xxxx套件,用那玩意还通联过1000公里以外的ham呢,这个东西如何?我的回答:越是这样宣传越是证明它这方面不行!我们这儿有朋友用xd-d2b通联过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ham,而我用msr8000(在状态)却没去通联过美国等的国家,是不是可以说xd-d2b要比msr8000好很多啊?还有:1901年12月12日,马可尼实现了从英国康瓦尔和加拿大圣约翰斯港之间横越大西洋的长距离的无线电报通讯,而直到1907年,德福雷斯特才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专利,不要说1900年的电磁环境和现在差多少个数量极,当时马可尼用的没有任何有源放大元器件的接收机的性能指标比如说灵敏度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想而知!在此提醒少数套件装成者请在宣传“廉价”玩具级套件的接收效果时搞台参照物对比一下,比如说老掉牙的339收信机(de1103也行,但最好给它前面加个lc槽路频率预选),以免误导初学者;同时初学者也要反思,怎么ic-7800、ftdx-9000mp等高档机却没人说用它通联到xxxxx公里以外的dx电台?
7、diy套件的实际元器件采购价格要高于元器件的单价之和的,一台1000元的diy套件,其零件材料费必须低于总价的30%。作为几百元的全短波频率连续可调的diy套件机,根本不可能在综合收发性能上与同等价格的二手商品电台(材料费远超过1800元)相提并论.要想只花800人民币的代价买diy套件组装,其成品想在国家标准范畴内想打败trk-90这样的二手机是痴心妄想!当然,极少数频率范围相对而言很窄的业余频率单段或多段机,在极其有限的频率范围内的听感可以接近或者超过bwt133或ft80c等全短波频率连续可调的短波全段机.
8、如果你组装的套件没有提供电路原理图,装配花费nn小时的元器件却不知道原理。你除了炫耀一下“我的技术很好——这是我diy的电台”以外,纯粹当了当了xx小时焊接工人。如果说目的是学习,还不如买二手商品机回来维修 学的知识更多。
9、到今天为止,国产800元以下短波全波段接收的商业diy“套件”只有极少数型号达到了可实用的水平,但是绝大部分如果按照现行电台的规范和标准,基本上属于玩具(别动不动就空谈什么性价比,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性能等于零,性价比也为零),国家标准范畴内的性能是远远赶不上买的同等价格的二手商品机(陕西烽火厂生产的产品除外)的,其ssb接收性能甚至赶不上加装输入lc槽路频率预选、可变天线衰减、换装了455khz的ssb滤波器的de1103(材料成本不大于150元)收音机!当然,个别频率的主观听感超过万元机是可信的。
10、如果想自主开发并成功diy“现代”电台,并且将它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中焊机派的“武器”,首先要有“牺牲”精神,即:花费一台ft-1000d的钱,购买一堆“垃圾”,而这些“垃圾”中没有一台能够赶得上trc-80!
11、无线电书籍的阅读,电子技术理论研究暂时不用提了;仪器是必需的;修理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台是起码的的;因研究而买进的很多用不着的电子元件、半成品、整机则是要舍得丢掉的;成功后的喜悦是短暂的;组织套件是很麻烦的;卖东西挨骂js被批判是靠得住的!
作为套件开发者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套件应当配齐所有的小东西:话筒、喇叭、插座、外壳、面板、接插件、旋钮、内部连接线等;
2、即便是“廉价”玩具级套件也应当把能够做到的性能做上去,由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模拟乘法器比如说ne602之类的集成电路作混频器的用在短波收信机上动态不高是事实,但并不等于不能用,作为开发者就应当把输入预选做到位,避免晚上广播电台干扰一大串(别说我没有依据,139a、239、339、js240都未采用高动态混频器,怎么就好得多)的尴尬低级效果。
3、在卖套件之前应当公布电路原理图,让买家心里有底(别和我说什么知识产权,国外套件和相当数量的高级电台都公布了图纸资料,你那点东西技术上能强到哪儿去)。
4、尽可能用国产元器件。别再找人去吹嘘什么进口磁性材料、石英晶体多么好,武汉市火腿买回来的k2里边的这两玩意都是中国造,我随便用漆包线绕的空气芯电感线圈其空载q均大于200!另外只凭磁性材料和石英晶体并不能完全决定整机电路里边滤波的效果和频率稳定性。
任何一款套件都凝结着开发团队的心血和技术,体现了开发者对业余无线电的热爱。由于必须达到一个最基本的销售量等原因,开发团队不得不在性能、功能、可靠性与装配难度、调试难度、总成本等技术方面和商业方面妥协和折中,并作出一个艰难的平衡。做出高性能设备的都是高水平的好师傅,但是只用那些能够用很低的成本做出高性能设备的是高水平的大师!
站在开发方的立场上进行核算:开发一款套件需要测试仪器的硬环境、高技术开发人才和使用大量设备的经验、pcb及面版的工程费、样机不成功的风险费用、样机成功后必须整包购买的元器件积压浪费费用、财务费用、售后服务费用等等。最后核算下来,同样的东西,作为diy套件来搞恐怕要比商业化批量生产成本高至少1/3
申明: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是二手设备供应商,也没有组织过任何diy成品或者套件,我的这些言论只代表我个人自从加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协会以来的感受,上述言论很有可能是谬论(我觉得一个论坛要存在反对意见,都是成年人,有辨别真伪的能力的),而且可能会危及某些人的利益,在这儿说声对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