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37阅读
  • 7回复

有源晶振与无源晶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Qforever
 
发帖
17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10-03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有什么区别?用作振荡器的是哪一种呢?

业余频率的晶振找不到。用4m和11.07m的晶振可以做7.05m的发射吗?怎么做?哪里有这方面的资料啊,一点都不懂
离线BG5CEH
发帖
72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0-03
11.0592mhz-4mhz=7.0592mhz
离线CQforever
发帖
173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0-03
这个我是知道的。。。
离线bd2ca
发帖
155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0-03
这个我不回答,高手会笑话。
离线bg2taw
发帖
7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0-03
有源晶振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目录

简介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
用法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btw:
现在提供一些实际数据:
简介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
用法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btw:
现在提供一些实际数据: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1.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
  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 无源晶振需要用dsp片内的振荡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议的连接方法。无源晶振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定的,同样的晶振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dsp,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振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使用时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晶体。
2.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
  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里面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如ti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
  ,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编辑本段用法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cpu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电路。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下面我介绍一下有源晶振引脚识别,以方便大家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10^-9/日,甚至10^-11。例如10mhz的振荡器,频率在一日之内的变化一般不大于0.1hz。因此,完全可以将晶体振荡器视为恒定的基准频率源(石英表、电子表中都是利用石英晶体来做计时的基准频率)。从pc诞生至现在,主板上一直都使用一颗14.318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基准频率源。 主板上除了这颗14.318mhz的晶振,还能找到一颗频率为32.768mhz的晶振,它被用于实时时钟(rtc)电路中,显示精确的时间和日期
编辑本段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
   有源引脚分布
1、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4-gnd; 5-output; 8-vcc   2、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7-gnd; 8-output; 14-vcc
btw:
  1、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   2、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   vcc out   nc(点) gnd
现在提供一些实际数据:
  测试样品为toyocom的711sc 1.000m的输出频率,1脚悬空,2脚接地,3脚输出,4叫接+5v;   1.4v就开始起振,峰值电压1.64v,但是工作频率会有一定的偏差;3v时峰值电压3.24v,工作频率1.000m,输出频率准确;5v时峰值电压为5.6v,工作频率1.000m,输出频率准确。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发帖
45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0-03
'
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有什么区别?用作振荡器的是哪一种呢?
[表情]
业余频率的晶振找不到。用4m和11.07m的晶振可以做7.05m的发射吗?怎么做?哪里有这方面的资料啊,一点都不懂
'
用ne602做混频器应该很容易得到7.05m信号!
离线CQforever
发帖
173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0-03
还是不懂。。平常情况下电路利用的是有源的晶振还是无源的啊?
离线CQforever
发帖
173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0-03
我想明白大概是怎么个原理了。。是把两个信号混频,然后结果是频率相加和相减的波,然后再把这两个波分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