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442阅读
  • 5回复

一种短波数字接收机模拟前端设计方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6-07-11
要:文章分析了短波数字接收机模拟前端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前端各部分增益的分配与计算、agc起控点与饱和点的选取以及整个前端噪声系数的计算,讨论了各部分模块的具体实现以及对器件选择的考虑,最后给出了本方案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数字接收机   模拟前端   短波

1 引言
  随着a/d及dsp器件性能的提高,目前,在短波频段内对信号进行直接射频数字化已经不存在问题,但对a/d之前的全频段中心频率连续可调抗混叠滤波器要求较高,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成本也相对较高,故目前在短波频段现实的做法仍然是采用外差模式。本文所讨论的短波数字接收机模拟前端采用一次变频方案,其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该接收机的频率范围从1.5mhz~30mhz,中频频率45mhz。前端接收滤波器组共分为8个波段,由at89c55控制74hc138译码器进行选通。本振部分采用dds激励pll技术产生所需频率,通过预置,可以产生的本振频率范围为46.5mhz~75mhz。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低噪声线性放大器3sk165放大后送入混频器ad831,混频后得到频率为45mhz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通过中心频率为45mhz的带通晶体滤波器后,由两片级联的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进行中频信号的放大,在agc电路的控制下使送入adc的信号电平相对稳定。
  该接收机的主要设计指标如下:(1) 灵敏度:-110dbm ;(2) 动态范围:120db ;(3) 接收频率范围:1.5mhz~30mhz ;(4) 频率间隔:1hz ;(5) 频率稳定度:10-8 。
  本文剩余部分组织如下:第二部分分析短波数字接收机模拟前端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前端各部分增益的分配与计算、agc起控点与饱和点的选取以及整个前端噪声系数的计算等;第三部分讨论各部分模块的具体实现以及对器件选择的考虑;第四部分给出本方案的实验数据。

2 模拟前端总体方案设计
  短波数字接收机模拟前端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所给出的接收机性能指标,重点考虑灵敏度与动态范围,而其它性能指标,如镜向抑制比、中频抑制比、倒易混频、三阶截获点以及带外衰减等都受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影响,并与具体器件的性能有关,在做总体方案设计时可暂不考虑。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前端的总体增益、总的噪声系数和agc动态范围的确定。
2.1 模拟前端增益的分配与计算
  模拟体制接收机前端增益的确定原则是:保证解调器输入端一定信噪比(即对接收机前端噪声系数的要求)情况下,把灵敏度信号电平放大至解调器工作门限。而对中频数字化接收机来说,由于中频信号先进行a/d变换,解调由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中的软件算法完成,因此前端增益必须保证足够大,理论上应使灵敏度附近的微弱信号电平加上接收机噪声电平在a/d的输入端至少大于一个a/d变换器量化电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总增益(db) = 量化电平(dbm) – 灵敏度电平(dbm)     ……………………(1)
而接收机的灵敏度由环境温度下的热噪声密度、等效噪声带宽和总的噪声系数决定,在标准室温下可表示为:灵敏度电平(dbm) = -174(dbm) + 10logbw + nf(db)   ……(2)
其中,bw为信道带宽;nf为前端总的噪声系数。结合(1)、(2)式,前端的总增益可表示为:总增益(db) = 量化电平(dbm)+ 174(dbm)- 10logbw - nf(db)   ……(3)
  考虑到实际短波信道以及器件基底噪声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a/d器件的低几位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因为信号电平可能被噪声所淹没)。我们研制的数字信号处理板选用ad6644进行模数转换,它是一个14位a/d变换器,满刻度电平为2v(p-p),从实际测量结果分析,它的低3位被认为是不可靠位,则它的一个有效量化电平为2×23/214=976.6μv(p-p),50Ω阻抗上的有效值为-56.2dbm。信道带宽定义为20khz,前端总的噪声系数定为16db,则由(3)式,接收机前端总增益可计算如下:总增益 = -56.2 + 174 - 10log20000 –16 = 58.8db 。考虑到一定的余量,设计时将接收机前端总的增益确定为60db。60db的总增益在前端各模块中的分配如图2所示。

图2 模拟前端增益分配图

2.2 模拟和数字agc控制范围的选取
  在短波数字接收机中,其模拟前端动态范围一般设计得较大,因此随着输入信号由灵敏度电平起逐渐增大,必须采用模拟和数字agc联合控制才能保证输出的恒定。确定前端模拟agc和数字agc起控点和控制范围,是短波数字接收机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种大动态范围的接收机中,保证a/d不工作在饱和状态就成了设计agc起控点的依据。为不使a/d饱和并尽量减小其非线性的影响,需要为a/d正常工作留出足够的“静空”(head room)。通常考虑以下因素来设置a/d的“静空”:(1)信号的峰/均值电压之比可能比较大,就调幅话音信号而言通常可达到20db;(2)落入a/d输入带宽之内,而位于信息带宽之外的强干扰信号可能存在,需要留出一定的“静空”,如20db,以防止a/d进入饱和;(3)如果要采用欠取样,则必须考虑a/d的满刻度功率带宽的影响,若不用满刻度输入,则可增加a/d的工作带宽,同时也因输出电平的降低,减小了扭动速率和孔径抖动效应引入的噪声。
  在我们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为ad6644正常工作留出40db的“静空”,也就是ad6644的高7位,其中20db用来处理信号波动, 20db用来处理外来干扰。ad6644的满刻度输入电平为2v(p-p),即10dbm(50Ω阻抗上的有效值),则其稳定输入电平为10dbm - 40db = -30dbm,即20mv(p-p),而接收机模拟前端的总增益(最大)为60db,所以模拟agc起控点对应的射频输入信号幅度应为-90dbm,即20µv(p-p)。我们假设接收机接收信号的最高电平为-10dbm,即200mv(p-p),而此时模拟agc的控制作用达到饱和,则模拟agc的控制范围为20log(200mv/20µv) = 80db,这就是接收机模拟agc的控制范围,由前端模拟电路提供。当射频输入信号小于20µv(p-p)时,模拟agc失控。如果信号再减小20倍,即以1µv(-116dbm)电平射频输入,那么信号经前端电路放大后送入ad6644时恰为1mv(p-p),刚好对应于ad6644的一个有效量化电平976.6μv,故1µv(p-p)为该接收机的灵敏度信号电平。图3描述了14位ad6644的分配情况。

图3 ad6644各bit分配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模拟agc起控点电平 = a/d稳定输入电平 - 前端增益 = -30dbm -60db = -90dbm ;模拟agc的控制范围 = -10dbm -(-90dbm)= 80db;数字agc起控点为灵敏度电平,即 -116dbm;数字agc的控制范围 = 模拟agc起控点电平 - 灵敏度电平 = -90dbm -(-116dbm)= 26db,数字agc用来补偿1µv(p-p)~20µv(p-p)之间射频输入信号的变化。另外考虑到模拟agc输出的信号电平可能会有一倍左右的变化,所以数字agc需要具有约26db + 3db = 29db的控制范围,这29db由后续的数字电路部分提供。
2.3 模拟前端噪声系数的考虑
  所有的射频接收都是对系统信噪比(snr)的一系列处理。所以,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以及本振产生的噪声都应该降至最小。对于无源、有损耗的器件,例如滤波器,其噪声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是器件的噪声系数,l是器件的损耗,t是器件的绝对温度。对于有损耗的元器件级联状态下的总噪声系数可由下式给出:

其中,f是等效的总噪声系数,fn是第n级的噪声系数,gn-1是第n-1级的增益。从上式可以看出,接收机的总噪声系数由系统内各级的噪声性能共同决定,前面几级的噪声系数对系统影响较大,特别是第一级的影响最大。因此,在选择位于接收机前端的元器件,例如lna和混频器时,其噪声系数应尽可能的小,以保证整机的噪声性能。

3 模拟前端主要模块器件的选择
  在第二部分讨论模拟前端总体方案设计时,我们涉及的系统性能指标主要是灵敏度和动态范围,而在选择器件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性能指标是噪声性能、三阶截点以及各种干扰的抑制性能等。根据图1所示总体框图,我们主要讨论三个模块器件的选择。
3.1 低噪声放大器(lna)
  lna位于接收机的前端,所以要求它的噪声系数越小越好;同时为了抑制后面各级器件噪声对系统的影响,还要求它有一定的增益;但lna本身是个宽带放大器,考虑到输入输出匹配以及带内平坦度,增益又不宜过大,根据我们的设计,增益控制在10db ~ 15db,同时具备一定的agc能力,agc范围在 0db ~ 10db。
  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我们选择了sony公司生产的双栅场效应管3sk165来完成lna的设计。该产品在室温测试下具有极小的噪声系数1.2db,工作频带可达800mhz,最高增益为20db,器件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改变增益控制栅对源极的电压,可使lna的增益在 0db ~ 10db范围内变化。
3.2 混频器
  在采用一次变频方案的短波数字接收机中,混频器是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整机的灵敏度、隔离度、三阶截点、各种干扰抑制性能以及动态范围等重要性能指标。我们在设计中选择了ad831。它是ad公司生产的低失真、宽动态范围的单片有源混频集成电路,由混频器、限幅放大器、低噪声输出放大器等模块组成,主要用于hf和vhf接收机中射频到中频的频率转换。ad831采用双差分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具有24dbm三阶截点,三阶互调失真小,同时有10dbm的1db压缩点,线性动态范围大,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
3.3 中频放大模块
  模拟前端的增益及动态范围主要靠中频放大模块提供。它是一个窄带放大器,容易将增益做得高一些,但我们采用的是一次变频方案,在一个频点附近也不可能把增益做得太高,否则容易自激,在我们的设计中将中频增益定为56db,agc动态范围70db(-14db ~ 56db)。我们选用了ad公司的低噪声可变增益放大芯片ad603。它在90mhz带宽范围内具有-11db ~ 30db的增益变化,增益与控制电压呈线性关系。我们用两片ad603级联起来实现70db的动态范围。

4 实验数据
  表1所示为模拟前端的实测数据。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输入信号的增大,模拟agc和数字agc各自的控制范围以及各部分增益变化情况,送入a/d的信号电平始终在控制范围内。
离线BG7PGG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7-22
dingg
离线BG7TBL
发帖
296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7-22
都是理论,做参考挺不错的!
离线bg8ht
发帖
339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25
今天翻老帖子,无意中发现3rj的这篇文章,没想到,和我准备做的短波计设计思路几乎相同哦,只是我的中放用的是sga5586+ad8330
离线huashao128
发帖
402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5-25
和cdg2000差不多
离线h198848
发帖
83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7-23
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