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猪猪]各有特点,根据自己的架设条件和经济情况去选择吧[/quote]
9494
水平极化天线已经横横地好了。再说用短波又何必在乎极化方式。不过,水平极化的天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叫做对称偶极子的天线。这种天线如果不加反射装置或者引向装置的话,它的垂直面发射角比较高,它的大部分能量就像打开的扇子一样向比较高的上空发射出去了,因此适合近距离通信。同样的,垂直极化天线中,多见的是鞭状天线,这种天线的垂直面发射角相对水平对称偶极子天线来讲要低,特别是二分之一波长的鞭状天线,不仅射角比较低,而且波束被压扁,产生一定的增益,因此适合远距离通信。同时,鞭状天线在近距离容易产生越距现象,常使通信失败。通信距离的远近可以近似用下面尺度衡量,1000公里之内为近距,2000内公里为中近距离,4000内公里可说中远距离,8000内公里可算作远距离,而超过8000公里就可以算作洲际通信了。一般以4000公里为界来区分天线的使用,水平偶极子天线适合2000公里以内用,垂直鞭状天线适合4000公里内用,而超过4000公里的通信一般都使用定向天线。对于远距离通信,任何极化方式的定向天线都可以互通,有的定向天线是圆极化的。对于接收,常使用极化分集。即同时使用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来接收,这样的话,衰落现象就轻得多了。某些高级接收站还用分集接收机配合分集天线用,通过自动的质量选择来输出较好的信号。不过对于极化分集接收,水平极化天线和垂直极化天线都常常使用对称偶极子天线,以便两副天线的电器性能是一致的。对于短波的另一问题是很近距离的通信,这常见于局部地区的野外勘探活动,这时常用特别设计的超高射角偶极子天线或缩短型鞭状天线。前者依靠电离层从头顶上反射电波完成通信,后者依靠地表波完成通信。无论如何,这种近距离通信的可靠程度都不如远距离的,超过100公里就可能中断。通常这种通信系统使用100、200、400、800公里的距离分类来衡量。近距离短波通信要注意极化方式,否则很容易因为失去电离层的反射后,收发两端的极化方向不一致而使通信中断。比如,你把中波收音机竖起来就很难收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