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t-450说明书中已经给出了镜像抑制指标,>80db@160-10m band;>65db@6m band。具体镜像抑制测试数据您就等arrl报告吧,当然如果不信任arrl数据则不用。
'
ft-450也用了一段时间了,我觉得(不算正式评价):
1,450是一个需要习惯的机器,我开始的时候对于450没有500hz以下的滤波器耿耿于怀,后来接受了450用shift和contour来突出弱信号的理念,yaesu认为窄带并不是提升弱信号的最好的方法。用500hz做cw也有其好处,不会丢偏频的信号。
2,450另外一个理念是他让你能调节的范围都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yaesu 认为有争议的都不在你可以调节的范围内。比如dnr,他调到最大的时候还保证了可懂度,这大约只是746p dnr一半位置的效果。对于带宽也是这样的,其他dsp的机器250以下的带宽明显有热水瓶效应,听感就差了,yaesu干脆不做。
3,我最头痛的还是带宽的问题,450的设置是ssb 3k 2.4k 1.8k 我希望他是2.4,2.2,1.8。cw 是2.4,1.8,500,这简直是开玩笑,2.4的ssb有什么用,至少1.2k 500 270这样的设置,我希望是500 240 100。不过450的带宽似乎比其他用晶体滤波同样标称的小点,3k的滤波实际上低频是300开始的,所以带宽实际上大约2.7k,实际对比接收信号的能力,cw500hz和875 500hz collins滤波器+dsp240hz 接近。不过在比赛的时候用觉得他的带宽控制的还可以,旁边的强台的干扰能抑制到可以接受的地步。
4,操作不是很方便,746p基本上面板操作很舒服了,就是要进菜单通常长按某个功能键就能直接到你需要的地方。450主旋钮偏小的问题倒是很快习惯了,但由于面板不够大,所以复用的键很多,最常用的dsp:contour,dnr,notch,width要用一个dsp键来切换,这还不如把旁边电键口的位置留给按键用,把电键口移到后面去更好。还有很多次常用的功能需要定义一个cs键来使用,比如发射监听,voice的录音、发送、监听、cw的发送等等都是这个键,看你当时想用什么,现场定义,比如ssb比赛的时候我要把cs设成voice的发送,cw比赛的时候则改成cw 信标发送,想监听自己的声音时,还要再改过来,不太方便,但这些功能有比没有好,勉强接受吧。
5,过分标新立意,改了个买不到的电源插头,买不到的功放(线性)接口,既然后面板这么空,象ft900一样搞些常用的插座多好。另外搞了个大屏幕和语音报告频率的东西好像是个残疾人用的。其实不如把屏幕稍微搞小一点,留出位置给大一点的主旋钮和增加几个常用按键。
6,机器性能,不用dnr噪声听感好于857,用dnr,接近746p但没有746p好。用了contour和shift的配合,信号解读能力还可以,能赶上746p的水平,特别是contour的选peak,在左右稍微偏移一点,小信号音频变响,略微能提高抄收能力。但是这时候agc不起作用了,正常的大信号明显过载。
7,前面那个roofing filter没有太大感觉,想想也是,我在ft2000上用3k的roofing filter也没啥感觉,不要说这个10k的了。让我头痛的是他居然有广播干扰,特别是前置放大打开的时候,每天天黑后的几个小时,我在14。250上下能收到广播的干扰,而我的857却没有这个问题,(我记得同一个qth用ic7000时也有干扰)。
总结,第一眼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感觉,慢慢习惯了后感觉尚可,排名:ic746p>ft450>ic7000>ft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