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415阅读
  • 277回复

WRTC2006(世界无线电队锦标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7LKJ
发帖
999
只看该作者 220楼 发表于: 2006-07-13
经过我认真细致的阅读,发现nq写的回忆录共有八个字有问题,涉及错别字、多字、顺序错乱等方面,当然还有个别用词不当的地方。从这个现象分析,nq过份激动,更希望尽快向大家汇报汇报,但身体机能已经让他不受控制了。
离线BA4TB
发帖
3431
只看该作者 221楼 发表于: 2006-07-13
想知道抽到1号host和17,42host的是谁?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222楼 发表于: 2006-07-14
看了照片后觉得很惊讶,这口井可真厉害,井底里还能架天线。。。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223楼 发表于: 2006-07-14
'
想知道抽到1号host和17,42host的是谁?
'

肯定不是rf和nq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224楼 发表于: 2006-07-14
'
想知道抽到1号host和17,42host的是谁?
'

还有5、14、15、20号是谁去了?

'
看了照片后觉得很惊讶,这口井可真厉害,井底里还能架天线。。。
'

从照片上看,那新建的小楼对于天线几无影响,而从夜景的照片看,
这个位置相当于海岛的山上,其半山腰的位置与北京龙风山庄颇象。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225楼 发表于: 2006-07-14
比赛中使用的ACOM 1010功放
放大倍数并不大,没有任何的表头,全部靠led显示,调谐非常方便,注意左边旋钮上方有3个led,图示中只有中间的亮,说明load已经调谐好了,否则两边的led中的一个会亮,这个时候只需要往反方向调节load旋钮,直到只有中间的绿色led亮即可。
而tune旋钮的调节原则就是得到最大的功率输出。
我的使用经验来看,只要输入功率50~60w就能得到大约600w的输出,输入功率太大的话容易g1告警。

优点:
调节容易,指示清楚
噪音极小,温度不高
hf/50mhz
两个天线接口

缺点:
开机需要等待预热
load tune旋钮没有减速机构,如果有的话调节将更加方便
价格贵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226楼 发表于: 2006-07-14
'
还有5、14、15、20号是谁去了?
从照片上看,那新建的小楼对于天线几无影响,而从夜景的照片看,
这个位置相当于海岛的山上,其半山腰的位置与北京龙风山庄颇象。
'

初看有点诧异,细味后感觉“中国第一”的眼光确实独到,一眼就看出新建的小楼是豆腐渣工程
小楼和小山或许成了天线的另类反射器,更有利于lp
离线BA7NQ
发帖
10258
只看该作者 227楼 发表于: 2006-07-14
'
但正北和西面就惨了:正北方向就是一栋建筑,离开我们可爱的天线大约4~5m远,楼的高度跟天线基本一样高(或者更高一些),由于还没有完工,还没有安窗户,裁判安慰我们说这些窗户洞有利于电波通过。
'

裁判和我说的是另外一个版本:terry,这栋楼是一个很好的反射器,可以帮你电波反射到其他地方,例如,你对这美国,可以通欧洲,对这欧洲,可以通美国。
离线BA5TT
发帖
2413
只看该作者 228楼 发表于: 2006-07-14
'
初看有点诧异,细味后感觉“中国第一”的眼光确实独到,一眼就看出新建的小楼是豆腐渣工程 [表情]
小楼和小山或许成了天线的另类反射器,更有利于lp [表情]
'

呜……呜……俺觉得是引向器……
离线BD4SQ
发帖
1306
只看该作者 229楼 发表于: 2006-07-14
相当有道理,考虑下以后架天线就架在高楼边上,反射来反射去,说不定效果更好

顺便问一下,通联到的wrtc比赛台能不能交换卡片?留个纪念蛮好的

我在14兆cw上听到pw5e的,也不知道就是你们,叫了几遍没有听到就算了。早知道的话就死命叫下去了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230楼 发表于: 2006-07-14
我的单线天线就在14层楼的3层,10米单线拉到楼下的电线杆上,配合天调,7/14居然能够到墨西哥:d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231楼 发表于: 2006-07-14
'
裁判和我说的是另外一个版本:terry,这栋楼是一个很好的反射器,可以帮你电波反射到其他地方,例如,你对这美国,可以通欧洲,对这欧洲,可以通美国。 [表情]
'
那你干趣向裁判提议,我通eqso算了
离线BD3RJ
发帖
18844
只看该作者 232楼 发表于: 2006-07-14
'
初看有点诧异,细味后感觉“中国第一”的眼光确实独到,一眼就看出新建的小楼是豆腐渣工程 [表情]
小楼和小山或许成了天线的另类反射器,更有利于lp [表情]
'
小心成了陷波器!
离线BA4RF
发帖
4101
只看该作者 233楼 发表于: 2006-07-14
'

顺便问一下,通联到的wrtc比赛台能不能交换卡片?留个纪念蛮好的
'
通过buro
离线BA7NQ
发帖
10258
只看该作者 234楼 发表于: 2006-07-14
比赛过程
在比赛之前,wrtc大会把一些巴西当地电台往年iaru、wpx等比赛日志,发布在网上给大家研究,我和rf通过这些日志,并结合传播预测软件,制定了我们的波段切换计划和通联区域计划。

同时,我们准备的资料还有,各个hq电台的缩写列表,以便校对比赛过程的抄收到总部电台的信号报告,大圆图等等。

比赛过后,通过和其他比赛电台的dx spots比较,我们发现这个通联计划还算比较正确,在比赛中,我们都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到了适当波段。但有一个错误,就是在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了20米波段,呼叫了10分钟一个qso也没有人回答,后来马上转换到15米cw。根据赛后大会的分析,本次比赛的前三名以及更多的电台,均采用了比赛一开始使用15米cw,这个也算是我们本次比赛中的一个失误。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发生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用ssb呼叫极差,回答的人不多,在比赛开始后,我只享受过3分钟左右的pile-up之后,就一直苦苦呼叫而没有人回答,于是,我们的信心有些动摇,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使用自己技术一般的cw作为主要通联方式,最后,整个比赛我们作了约1100个qso,ssb的数量不到100,这种情况,确实是在我们的经历中是极为罕见。

在巴西,通联北美和欧洲比在国内容易,这里到欧洲和美国都是8、9千公里的距离,在距离上,通联非洲更加容易。但通联大洋洲、亚洲、还有我们这里很容易通到的ua9(俄罗斯亚洲部分)都成为了稀有的dx。加勒比海的信号就更不用说了,比赛过程我通到了一个np4a,信号就像我们通ja一样响亮。

这次的比赛,每个裁判,每个小时把自己所在比赛队的成绩,通过手机短信,把成绩发到大会总部,总部在更新到网上,其他火腿可以通过网站看到每小时更新一次的选手成绩。

比赛中有一个亮点,就是我在20米听到了b7hq,当时信号还不错,很快就辨认出是bg7ixg的声音,我们从国内飞行了近两万公里,来到了地球的另外一端,此时听到了国内的信号,自然有些激动。第二次呼叫,b7hq便回答了我,给了我59crsa的报告,我们又多了一个新字头。由于比赛规定只允许说英文,同时不能和别人表达自己的个人呼号和身份等等,我心里虽然高兴,也很想让同时奋战在b7p的朋友们知道来自地球另外一端的信号就是我,他们当时知道了一定很兴奋,但也只能忍住,给上73 good luck就qsy了。有趣的时候,在颁奖的晚会上,冠军之一ve7zo和我说,这次没有通上一个中国台,所以连crsa的hq系数也丢掉了。

在我印象中,这次比赛的传播并不很好,我经常听到很多比赛电台在呼叫的时候没有人回答。比赛过程中出现过几次传播的高峰,但赛后分析,我们没有在这几次高峰中尽量通联更多的电台,而其他选手则凭借他们高超的技术,通到了尽量多地电台。在高峰期中,我们只能保持每分钟2、3个的速度进行通联,碰到守规矩的电台,偶尔也能达到4个,但有时碰到太多pile-up或一些奇特的呼号,打乱了我们的节奏,速度就慢了下来,例如那一把德国世界杯dq2006的特别呼号,刚开始就把我搞蒙了。赛后其他裁判告诉我们,他们看到最利害的人5分钟最快速度统计,超过300个qso/小时,1小时平均速度,最快的速度超过240qso/小时。

这次wrtc比赛,首次使用了评分规则,首先是根据世界的总体水平(考虑技术、火腿人口数量、火腿人口发展趋势等因素),给不同的国家分配了名额。有参赛名额的国家的火腿,可以向wrtc大会提出报名,wrtc大会根据报名的情况,按照评分的规则,计算所报名火腿的分数,居前者可以获得参赛资格。有些国家,例如美国、俄罗斯等,还真为这个名额和选择规则热烈争论过。所以,这次来到wrtc的,基本上是一些近几年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选手。

本次比赛,大家集中在同一个地方,在各种客观因素几乎相等条件下,我们和别人的差距,主要是个人技术上的差距,输就输在通联的速度、抓字头的搜索能力、对传播的了解等因素。通过这次wrtc,算是领教了世界高手的利害了。同时,我们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差距,这次的经历将成为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离线BA7NQ
发帖
10258
只看该作者 235楼 发表于: 2006-07-14
比赛的装备
根据大会的规则,我们准备了两台收发机,ic-756proiii和ic-756pro,其中proiii作为a电台(主叫台),pro作为b电台(收听台)。在比赛中,a电台可以用来发射信号和别人通联,b电台只能用于接收,搜索字头、听听传播状况。两部电台分别连接了两台笔记本电脑,两台电脑通过网线连接起来,同时使用一份比赛日志,两台电脑都可以在日志中输入、修改、检索记录。

在a电台通联的时候,b电台则不断扫描各个波段,当听到一个电台,b电台的操作员首先在日志中检查一下,这个电台是否已经通联、是否是系数台,如果发现是新台,尤其是系数台,则通日志软件的通信功能,把这个电台的呼号、频率等信息发送给a电台,告诉他这个情况。a电台看到后,只要鼠标一点,在日志软件的控制下,a电台的频率就会自动转到这个电台所在的频率。

比赛开始不久,我们就发现b电台的灵敏度有问题,几乎收不到信号,我意识可能是因为a电台的发射天线和b电台的接收天线太靠近,a电台发出的信号把b电台打坏了。经过简单得测试后,我们证实了b电台确实坏了。于是,整个比赛,我们就只有一部电台在工作,我们失去了用于寻找系数的接收台。赛后,我们也听到有几个电台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故,py2emc告诉我他坏掉一台ft-1000mkv。

这种事故,其实也可以避免,大多数电台都使用了bpf(带通滤波器)来尽量减少干扰,xe1kk告诉我,他们在两台机器上都接了一个六波段的手动bpf,同时,保证两台机器不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两台机器的干扰问题,在去巴西之前我也考虑到了,但当时我只有一套bpf,但要留在b7p给b7hq使用,所以,只带了b7hq没有使用的15米波段bpf去巴西。当时想,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最多就是损失一些收听的时间,但真的发生了最坏的问题,这也是我不够重视、报有侥幸心理的苦果。

ba7ia还为我们这次比赛,制作了两个all-in-one的接口电路,集ci-v、cw、功放控制、脚踏开关、头戴耳机/话筒接口与一起,非常方便。
离线BA7NQ
发帖
10258
只看该作者 236楼 发表于: 2006-07-14
WRTC2006主席 ---- PY5EG
py5eg,oms,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玩火腿50年了。我还深深的技的,7月3号报道的早上,我和ba4rf碰到了oms,他一把将我们两个搂住说:“孩子,你们终于来了”,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oms说话非常风趣,在wrtc2006的会议上,经常逗得大家一阵狂笑,我和ba4rf和桑巴女郎的合照,就是oms怂恿出来的。
离线BA4EG
发帖
2885
只看该作者 237楼 发表于: 2006-07-14
看了7nq写的,真正意识到了我们和世界高手的差距,还是那句话,继续学习,继续锻炼。
离线BA7NQ
发帖
10258
只看该作者 238楼 发表于: 2006-07-14
我们和B7HQ通联的录音
我们的呼号是pw5e

通联时间,7月8号utc1858,频率,20米

下载:
http://www.hellocq.net/ba7nq/b7hq-pw5e.zip
离线VR2KW
发帖
3110
只看该作者 239楼 发表于: 2006-07-14
ixg死罪,大佬的声音也听不出来,自哉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