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半小时下班,简单汇报一下。
这次原来的计划是做m2,当时我们有5个操作员:ba7ia ba7iag ba7nq bd7jlr bg7jsq。但后来bg7jsq只能来一个上午,ba7iag晚上有事要离开,于是在比赛前临时决定,换为ms的工作方式。事实证明,对于我们这种初哥,4个人搞ms还是比较累的,尤其是系数台要发挥好的话。
b7p的40米-10米的天线已经是固定安装好的,不用费心。80米天线每次都让我们头疼,这次比赛前,我用hamcap对传播分析了一下,发现80米的传播不好,决定不在80米的天线上花大力气,于是,我们在星期六上午,在两个天线塔之间拉了一条dp。
星期六比赛开始,我们首先在20米上呼叫,系数台在15米上找字头,并负责监听10米的传播。20米的传播不错,基本上是美国台,信号也不错,中美洲的电台也冲进来不少,我们的好朋友xe1kk过来的信59++,就像日本台一样,到了中午11点,开始转到15米呼叫,20米抓字头。事后分析,第一天早上在20米主加的时间长了一些,没有给系数台机会在20米上抓中美洲的字头,留下一些遗憾。星期天早上,反过来,先用15米主叫,20米抓字头,15米同样对北美的开通也非常棒。
星期六10米的开通情况不理想,只做了少量的qso,还好第二天的10米传播不错,并且我们抓住了对欧洲的开通时间,为我们增加了很多的系数分。
星期六的80米让我们很痛苦,通到的电台实在可怜,连普通的欧洲字头也很少,看着这些系数分丢掉,心有不甘。星期天早上,和vr2kw、ba4rf电话联系,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vr2kw告诉我,他们第一天晚上用20米长的垂直天线,在80米上收获不少,同时ba4rf用mfj-1792的也效果凑合。星期天早上,和bg7ibv、bg7kta、ba7ia四人,用18米的钓鱼竿,架设了80米波的垂直天线。18米竿的长度不足以满足80米波的1/4波长要求,于是,在ba7ia的建议下,我们在钓鱼竿的中间位置,直接用导线绕了一个家感线圈,手气不错,刚好合适,用mfj-259b一看,swr=1.2、r=49、x=10!这个垂直天线在第二天晚上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足足为我们增加了50多个系数分。
我们的40米波,上半夜信号不错,欧洲电台和美国电台过来的信号都很强,但到了凌晨3点左右,欧洲电台的信号逐渐减弱,qso的速度明显下降。从dx spots中,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在上半夜到欧洲的信号很好,但到了下半夜就明显减弱。qso过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抄送一堆弱信号的pile-up,从一堆微弱的信号中拣出一个呼号,对于cw水平一般般的我们,很不容易。记得在巴西wrtc的时候,我们的裁判dj2ya,一个60多岁的老头,却能够在这种微弱的信号中轻松听出一个呼号,我想这就是多年积累的功力。
第二天晚上的80米波,除了听by4vam和ba4rf的信号有59+以外,其他信号都弱弱的,仅仅可以听到,但是,只要能够让我们听到的,除了5a7a、tz5a这样被蜂拥的电台很难进去外,都可以喊进去,我也佩服对方op的抄收能力,我想他们听我们也很弱。我们这次的80米没有主动呼叫过,全部的qso都是系数台抓回来的。当时做出这样的操作策略,是考虑到40米的通联情况不错,而我实在对80米没有信心,抓够必要的字头就算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