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48阅读
  • 3回复

codan的2本振是怎样实现10Hz步进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4RFF
 
发帖
158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1-11-08
请教,有图,没看明白,资料说分频到1.1-2k
哪位老师给解答一下,谢谢啦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kenny21
发帖
47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11-08
首先看mc145159:
石英晶振输入的信号频率fx=6600khz,
参考频率的分频系数r的变化范围是3~16383;
总的nt=p*n+a,其中p是mc12017的分频值64,
n和a都是mc145159中的分频器。
n的变化范围是16~1023,
a的变化范围是0~127,
nt的变化范围是64*16+0~64*1023+127 = 1024~65599

本振2实现10hz的步进是比较巧妙的,我也是想了半天,估计是这样。
如果按照常规的pll设计,要实现步进10hz,应该将参考频率设置为10hz,然后
调整nt来实现。但是,由于晶振输入信号频率为6600khz,要得到10hz的参考频率,
r的值应该为6600khz/10hz = 660,000,显然超过了mc145159中r的变化范围(3~16383),因此无法实现。

电路中的巧妙之处在于,r和nt同时变,以实现10hz的步进。具体原理可以从pll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公式出发。
设pll输出频率为fout
fout = fx*nt/r.   fx为晶振输入频率6600khz
nt=1024~65599,r=3~16383, 要求fout=43,350,000~43,352,000 (一共200个频点)对应的r和nt。

求解方法:
对每一个fout频点用计算机求解,看哪个nt和r的组合得出的fout与该频点最接近。如此循环200次,就可得到这200个频点的r和nt的表格。设计者把这个表格存储在芯片中。电台工作的时候单片机可以通过查表输出对应频点r和nt给mc145159,就可以实现10hz的步进了。

不知道对不对,欢迎拍砖!
离线bg8am
发帖
144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11-09
2楼也许也是一种实现方式,但这个频率合成器不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输入到这个频率合成器的频率是43.350~43.352是经过了一个双模分频器,输入频率会除以64或者63,所以鉴相频率不会很高,采用双模分频器后,可以提高锁定时间和鉴相频率,并且不影响步进,所以鉴相频率一般会高于10k,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锁定时间
离线BG4RFF
发帖
158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11-09
谢谢两位老师回复
我的想法和二楼bi7mvu
老师的差不多,codan电台控制比较简单,也用个27c512,而且数据基本上是满的,我用c51反汇编,看中间有好多个数据表,就想为啥要那么多表格呢,bi7mvu
老师的解答和我的猜想比较接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