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65阅读
  • 9回复

请问:场强和增益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uwh
 
发帖
8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8-07-07
本人爱好diy,但是对天线的增益由于设备的缺乏有些难以测量,手头只有aw07a天线分析仪,对测试天线的增益好像没有任何的帮助,现有一问题不明?
增益和天线的场强是否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能否用diy的场强仪大致测算出天线的增益,比如说和一个1/4的手台天线的场强比较.
离线mig
发帖
11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7-07
不懂 ,关注! 帮顶。
离线yousuen
发帖
5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7-07
哈哈,看来得让周老师解疑答惑了。
离线老干部
发帖
764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7-07
近场,不受到反射的干扰,场强和天线增益呈现严格对应关系。
但是有反射的存在,所以实际使用环境是不能或者说不容易测量到天线增益的。一般实际的空旷场地仅能通过定向接收天线测定微波天线的增益。对于uhf频率以下的天线,实在难以做重复高的测量,所以意义不大。
离线BG1CNV
发帖
869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7-08
场强大小与功率和距离有关,成正比,增益大小与也和发射功率和距离有关,也成正比.你可以用设个条件对比两根天线,场强大的天线增益高,但要由下列条件两根天线驻波和中心频点要一样.
离线xuwh
发帖
8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7-08
半波折合振子的测试数据
前提:
按照434000谐振频率制作的折合振子,振子宽4cm,反射长40cm,导向1为32cm,后面的导向长度依次逐个减少1cm。
折合振子首先就做好了1:4的巴伦。
场强仪的测试数据是距离天线30cm处测试,始终以最前面的导向和场强仪的距离30cm测试各个阶段的场强数据。
设备:
diy场强表和aw07a。

测试数据

单纯折合振子的测试:
  振子开口对着场强仪:      场强26(之后的测试以开口向前为准)
  振子开口背对场强仪:      场强20
    435200频率处驻波4.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4.2

加入反射单元:
  反射与振子间距1cm处场强:31 (间距指反射和天线最近的地方)
    428500   驻波1.5 (驻波最低点频率)
      434000   驻波1.7

    反射与振子间距13cm处场强:30(以后的测试反射处于该点位置上)
    407000~414000频率的驻波:1.0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反射与振子间距17cm处场强:28
      405500频率处驻波:1.0(该处驻波最低)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加入导向1:
(间距指导向距离振子的最近位置)
  导向距离振子间距10cm处场强:30(后面的间距指场强最强位置)
  422000~425000频率处驻波:1.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加入导向2:
  距离导向1间距13cm处场强:45(此时场强仪间距导向2间距30cm处爆表,所以改为导向2间距场强仪40cm处测试场强数据)
  408000~417000频率驻波:1.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1.1

加入导向3:
  距离导向2间距18cm处场强:35(此处场强数据是距离场强仪30cm处测试数据)
  414000~421000频率处驻波:1.0
    434000频率处驻波:1.5

最后在保持导向1和导向3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导向2的位置所对应的驻波数据如下:
  导向2间距导向1位置19cm
        434000 驻波为1.5
    导向2间距导向1位置16.5cm
        434000驻波为1.1
移动导向2的位置对场强的影响不大,但是对驻波的影响却很大。

现有几个奇怪问题:
  1.为什么在加入第二个导向后场强达到了爆表的程度,而加入导向3之后场强却下降了呢?
  2.我按照434000频率制作的振子,为什么在其他频率上的驻波会是1.0。而之后通过调整振子间距又能将434000处的驻波调整下来。到底我这根天线的谐振频率是多少?
  3.通过场强数据来看,光振子的场强为26,加入导向3后的场强为35,定向后增益岂不是没有增加多少?35/26=?
离线xuwh
发帖
8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7-08
ham在业余条件下应该怎么调试天线,场强和驻波应该怎么搭配。
有时候场强最大的位置驻波不一定最理想;
驻波最理想的位置场强又未必最大;
到底该怎么做?请各位ham大大们指点。
离线xuwh
发帖
8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7-09
自己顶一下,期待高人指点。
离线zly
发帖
1007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7-09
'
半波折合振子的测试数据
前提:
按照434000谐振频率制作的折合振子,振子宽4cm,反射长40cm,导向1为32cm,后面的导向长度依次逐个减少1cm。
折合振子首先就做好了1:4的巴伦。
场强仪的测试数据是距离天线30cm处测试,始终以最前面的导向和场强仪的距离30cm测试各个阶段的场强数据。
设备:
diy场强表和aw07a。
测试数据
单纯折合振子的测试:
  振子开口对着场强仪:      场强26(之后的测试以开口向前为准)
  振子开口背对场强仪:      场强20
    435200频率处驻波4.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4.2
加入反射单元:
  反射与振子间距1cm处场强:31 (间距指反射和天线最近的地方)
    428500   驻波1.5 (驻波最低点频率)
      434000   驻波1.7
    反射与振子间距13cm处场强:30(以后的测试反射处于该点位置上)
    407000~414000频率的驻波:1.0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反射与振子间距17cm处场强:28
      405500频率处驻波:1.0(该处驻波最低)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加入导向1:
(间距指导向距离振子的最近位置)
  导向距离振子间距10cm处场强:30(后面的间距指场强最强位置)
  422000~425000频率处驻波:1.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2.1
加入导向2:
  距离导向1间距13cm处场强:45(此时场强仪间距导向2间距30cm处爆表,所以改为导向2间距场强仪40cm处测试场强数据)
  408000~417000频率驻波:1.0(驻波最低点)
    434000频率处驻波:1.1
加入导向3:
  距离导向2间距18cm处场强:35(此处场强数据是距离场强仪30cm处测试数据)
  414000~421000频率处驻波:1.0
    434000频率处驻波:1.5
最后在保持导向1和导向3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导向2的位置所对应的驻波数据如下:
  导向2间距导向1位置19cm
        434000 驻波为1.5
    导向2间距导向1位置16.5cm
        434000驻波为1.1
移动导向2的位置对场强的影响不大,但是对驻波的影响却很大。
现有几个奇怪问题:
  1.为什么在加入第二个导向后场强达到了爆表的程度,而加入导向3之后场强却下降了呢?
  2.我按照434000频率制作的振子,为什么在其他频率上的驻波会是1.0。而之后通过调整振子间距又能将434000处的驻波调整下来。到底我这根天线的谐振频率是多少?
  3.通过场强数据来看,光振子的场强为26,加入导向3后的场强为35,定向后增益岂不是没有增加多少?35/26=?
'
我也不懂。建议找本有关天线的简单读物看看。
离线BG1CNV
发帖
869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07-09
看样子xuwh你的场强仪是业余的,这样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