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了一遍各位发的帖子,说的不对别拿刀砍我,呵呵:
1,感觉40m 80m应该能有更多的台,可以看出80m通了不少欧美,但想必没有花精力在ja身上。毕竟这次是mm,策略应该跟ms有所不同。
'
呵呵,其实这次40和80,尤其是80,是b7p历史以来,通联次数最多的一次比赛了。这次比赛的ja确实比以前少,但我们也没有故意重点对欧洲啊。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给两个会说japaness的电台把大量ja吸引过去了----b1z和vr2c。
'
2,10m的数据让我们很眼红。。
'
这个世界是和谐的,如果说南方的低波传播不如北方,老天自然会安排一个波段来抚慰一下。
'
3,wintest的分区并不是不对,就看你选哪个数据库以及参数配置。当然,如果要真正符合自己的心意,可以自己做一些,我以前曾经干过,不过现在找不到了。
'
确实,这次也是在比赛前1个月,才决定使用win-test。软件自动自动猜cq分区的问题,在3.16和3.17默认安装后就存在的,和默认使用的cty.dat文件有关。这次比赛过后,在win-test的讨论组里面,很多老大们都反映这个问题了。解决方法是换用其他的cty_wt_mod.dta文件。如果自己干,工作量大大的,在比赛前短短的时间内是解决不了的。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这次b7p的大部分op,在赛前没有去熟悉win-test的使用。
'
4,我不清楚各个台距离有多远,但如果确实是wifi已经不能覆盖了,那就说明你们已经违规了:) 其实我建议的方式是用wifi搭建局域网,用一台单独的机器cdma拨号上网,然后通过路由器共享之。因为我发现wintest似乎在两个网段存在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次b4r就是采用这种方式,避开了很多问题,当然比赛期间除了telnet其他无关的网页游览必须禁止,以保证inet带宽够用。 这方面4xng是高手。
'
我们只分了两个设台地址,离是1200米,赛前已经和k3est申请,也得到了他的同意,这已经不是第1次。
您说win-test在两个网段存在的时候,会出现问题,是不是指一个vpn的网段和一个原来的局域网网段?问题不在于有多少网段,而是在于win-test的数据同步机制。比赛后关于这个问题,f5mzn在讨论组上回答我的问题,说在网络同步的时候,会存在少一个几个qso的问题,在这次比赛中,出现过几次,win-test报“出现qso索引冲突”的问题。所以,在m2、mm等情况下,作者建议最后用win-test日志合并的功能,最后对所有电脑的log处理一次。
'
5,160m ssb比赛中从来没有尝试过,对取得的qso数无法评价。但如果天公作美用气球绝对是一个好主意。另外,我对使用架空、谐振的地网一直心存疑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比过实际效果?主要是架空的高度有限。
'
呵呵,160米这次确实有些遗憾。由于大家对160米没有什么经验,无论是通联还是天线。至于气球天线,比赛前有一些op都提出来了,bg7jsq和ba7ia还作了相关的准备,后来没有实施,是因为其他非技术因素,时机不成熟。
但对于这次的160米gp,我个人觉得存在几个问题:
1)采用了军用升杆+钓鱼竿,有一部分振子沿着军用升杆下,升杆的金属部分对振子会有一些影响。
2)地网的数量只有2根,少了一些。
'
6,“果你能够用很快的速度、简练的语言来进行联络,那么,别人就愿意在频率上等你,pile-up就是这样形成的。”讲的太好了,深有同感!
组织多人参加的比赛很不容易,尤其是m/m,对广东的大佬们能多次组织mm比赛,由衷地佩服!
'
呵呵,这点是我在比赛后第二天,到vr2c找vr2kw求教,他给我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