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578阅读
  • 35回复

谁用过这种天线适配器(双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3-01-19
谁用过这种天线适配器(双极)
mn-100 antenna matcher: match thetransceiver to a dipole antenna. covers all hf bands from 1.5 to 30mhz. 8 m x 2 antenna wires comes attached.
它的原理是什么?
多谢指教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3-01-20
这是图片
离线侯阳
发帖
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3-01-20
Re: 谁用过这种天线适配器(双极)
最初由 bg7nr 发布
谁用过这种天线适配器(双极)
mn-100 antenna matcher: match thetransceiver to a dipole antenna. covers all hf bands from 1.5 to 30mhz. 8 m x 2 antenna wires comes attached.
它的原理是什么?
多谢指教


  这是宽带天线用适配器,我现用于短波接收机上。据称此天线主要用于舰船上。该天线我购于:广东健博通天线厂,型号:tqj-30b,具体参数如下:

频率范围:1.5 – 30mhz
带   宽:全波段
增   益:2.15 dbi
电压驻波比:小于等于2
标称阻抗:50 欧姆
极   化:水平
最大功率:150 瓦
长度尺寸:15 米
重   量:1.5 公斤
抗风强度:60 –m/s
接头型号:sl16或l16
备   注:水平对称振子

    以上数据供你参考!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3-01-20
这是舰船拆下的,用铸铝制作,光这适配器就2公斤,不知道宽带的原理是什么,楼上说的不是这种结构,因icom mn-100 对称结构振子一边只要八米,而那种健博通出厂的是环型折合振子,吸收电阻在顶端。
离线BG5FYA
发帖
6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3-01-20
我有一个icom的巴仑,样子一样的,不知线如何配。是巴仑吧?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3-01-20
这巴伦我拆开看过,里面也是一个大磁环,用特富龙线绕,还有一些大功率电阻,但全用环氧封住,看得不清楚. 还有就是见到配套天线,不知是否这种。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3-01-20
this?
离线侯阳
发帖
3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3-01-21
最初由 bg7nr 发布
这是舰船拆下的,用铸铝制作,光这适配器就2公斤,不知道宽带的原理是什么,楼上说的不是这种结构,因icom mn-100 对称结构振子一边只要八米,而那种健博通出厂的是环型折合振子,吸收电阻在顶端。


我说的就是你贴图的这一种!健博通宽带天线有两种型号,环型折合振子吸收电阻在顶端的这一种的型号是:tqj-30a型,你讲的这一种的型号为:tqj-30b型,此款天线的用料比较考究,辐射线、固定支架、螺钉、垫圈以及弹簧垫圈均使用不锈钢材料。
离线BG5FYA
发帖
6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3-01-22
我现在用的天线就是上面的这种,
icom的巴仑现在没用上。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3-01-25
我做好了,就等有时间上楼装,希望到时一次成功
离线bd4uc
发帖
88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3-02-01
Re: Re: 谁用过这种天线适配器(双极)
最初由 侯阳 发布
这是宽带天线用适配器,我现用于短波接收机上。据称此天线主要用于舰船上。该天线我购于:广东健博通天线厂,型号:tqj-30b,具体参数如下:
频率范围:1.5 – 30mhz
带   宽:全波段
增   益:2.15 dbi
电压驻波比:小于等于2
标称阻抗:50 欧姆
极   化:水平
最大功率:150 瓦
长度尺寸:15 米
重   量:1.5 公斤
抗风强度:60 –m/s
接头型号:sl16或l16
备   注:水平对称振子
    以上数据供你参考!


效果怎样?价格多少?
离线mylcq
发帖
84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02-02
你要弄请楚阻抗变换比是多少?
你要弄请楚阻抗变换比是多少?如果是1:1你的振子特性阻抗应为50欧姆,如果是1:4你是振子应为200欧姆如果不成,你加一个负载在20w的功率上用,并调整仰角1000km发射没问题,但接收就不好说了,主要取决于材料和集肤理论的实现如能在1/4波长有良好的谐振接收也没有多大问题。老李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02-04
转载T2FD
如果对所有的短波 dxers 做一次调研来看看他们都用的是什么天线,我猜想大多数用的是长线天线,其次可能是商品化的斜拉天线和水平偶极子天线。
  然而,天线的流行程度并不说明其有优异的性能,虽然长线天线安装非常简单和廉价,但是极易受到电磁干扰,且相对于不同的接收频率,呈现了很宽的阻抗变化范围,难以与接收机取得匹配。


  这个端接的,倾斜的,折合的偶极子天线(t2fd) 虽然很少为人所知,但性能非常出色。与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尺寸要小很多(60米波段天线大约有67英尺长),t2fd有增益高,频率覆盖宽和噪声低的优点。

  最早关于t2fd的讨论出现在1949年6月出版的qst(一本在业余无线电界非常上受欢迎的杂志)。更近一点的关于t2fd的文章发表于1984年5月的73杂志上。

  1988年的wrth手册给出了t2fd天线的详细描述和图表,那一年的wrth通讯稿提供了制作的资料。更多的细节发表在1989年的wrth上。但是wrth也出现了一些另人误解的或者不完全的信息,这些文章在后来被更正。

设计

  一些人称t2fd为“压扁的菱形”天线。t2fd具有一些与非谐振菱形天线相似的设计,但是理论上性能要差一些。虽然,t2fd在大多数频率上的性能很好,然而菱形天线可以做得更宽--事实上是不切实际的--在所有的swbc波段上。

  t2fd本质上是一个两端折叠后用一个无感电阻连接的环型天线,传输线可以是300-600欧姆的扁馈线。

  由于扁馈线会被附近的金属物影响(落水管,金属窗框等等),更好的传输线是同轴电缆,并用balun做阻抗匹配。
t2fd具有5或6比1的频率特征,这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工作在设计的最低频率到5或6倍的频率间。打个 比方,t2fd的设计最佳频率在4.9mhz,但可以工作在一直到25-29 mhz 的范围。事实上这个天线可以满意工作到75-90米的热带波段,但是效能没有专为75或90米设计的水平或三角天线那么好。

性能


  美国海军于1940年在加里佛尼亚的long beach对t2fd的发射和接收性能做了大量的测试。他们使用了一个model tcc navy 1kw 的发射机,频率范围从2.0 到 18.0 mhz。经过一年的使用,发现在所有的频率上t2fd的性能要优于各个波段的单独天线。

  在同样的时段,日本九州的电子局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他们的实验说明这个端接、斜拉、折合的偶极子天线性能要优于以前通常使用的“zepp”和半波偶极子天线。他们注意到这个天线的宽带特性,并且发现在不同的接收地点,使用t2pd后接收信号强度增加了4到8db。

  我的体会是当条件只允许架设一根天线时,由于有宽带的特性,t2pd是最佳选择。另外相对于长线天线甚至于偶极子天线,它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好。

终端电阻

  正如qst的文章提到的,终端电阻的取值是非常临界的。这个值取决于馈点的阻抗,通常还要大些。比如,如果使用300欧姆传输线(或者使用75欧姆的同轴电缆,4/1的balun),合适的值是390欧姆。如果使用600欧姆的传输线,650欧姆的值是最佳的。假如使用450欧姆的传输线,正确的值是500欧姆左右。我并不是太清楚为什么终端电阻的值要高于馈点的阻抗,也不清楚两者换算的公式。

  当馈点阻抗降低时,终端电阻取值变得更为临界。当使用低阻抗馈线时(包括直接和50欧姆同轴电缆连接),临界值在5欧姆以内(qst杂志没有给出使用低阻抗传输线时得精确的值)

  wrth 有误,认为t2fd天线需要500欧姆的电阻和10:1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使用50欧姆的同轴电缆。其实并不是这种情况,尽管你使用这些参数天线会工作得很好,但是t2fd的推荐值是使用75欧姆的同轴电缆(rg-59 or rg-6),普通的4:1 baluun,和390欧姆的终端电阻。

  电阻一定不能选用线绕型的,自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效能。一个1/2到1瓦的碳质电阻就非常好(t2fd仅仅用来接收)。1988年的wrth 通讯上指出t2fd的线必须使用3mm-5mm的纯铜线。其实线的直径和线的类型很少影响到t2fd的接收性能。你要考虑的主要是线的强度而不用关心直径的大小。

安装技巧

  t2fd比典型的水平偶极子天线有更多的部件。要保持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间隔的均匀度,还要考虑天线的坚固度,第一次吊升天线时t2fd就损坏了,我低估了线两端的张力,现在的t2fd已使用1-1.5年,使用了14股的冷延铜线。

  天线间隔的支撑棒可以是直径5/8" (最小值)的木棍,甚至是聚丙烯棒。在两端钻孔,以便电线通过。这些间隔棒不能损害线体,也不能滑动。

  非常有必要将终端电阻用一个塑料合保护起来,可以防止风雨。另外避免这个电阻受到线的张力。

  我推荐在分割棒的两端使用羊眼圈螺钉以供线体通过。很多无线电商店提供4:1的成品balun,您只需要将连接部分密封起来以防止水气侵入。同轴电缆的连接器最好选用pl259。

  插图说明了这样的构造,使用通常的4:1balun,390欧姆电阻合75欧姆同轴电缆。

t2fd尺寸的计算公式:

1.从一端到中心的a的长度是50000除以最低的操作频率(使用khz)再乘3.28,结果单位用英尺表示

2.两条线体的间距b等于3000除以最低的操作频率(使用khz)再乘3.28,结果单位用英尺表示

3.如果是非方向性的设计,斜拉角度是30度,但是在20-40度范围内是可接受的。

例子:设计一个3300khz频率(90m)波段的天线


"a"
(50.000 / 3300) x 3.28
49.70 英尺

"b"
(3000 / 3300) x 3.28
2.98 英尺

天线的总长是 99.4 英尺 (2 x 49.7), 宽是2.98英尺 ("b").

完成这个天线总计需要用线为 204.76 英尺 (4 x 49.7) + (2 x 2.98).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3-02-04
转载T2FD
如果对所有的短波 dxers 做一次调研来看看他们都用的是什么天线,我猜想大多数用的是长线天线,其次可能是商品化的斜拉天线和水平偶极子天线。
  然而,天线的流行程度并不说明其有优异的性能,虽然长线天线安装非常简单和廉价,但是极易受到电磁干扰,且相对于不同的接收频率,呈现了很宽的阻抗变化范围,难以与接收机取得匹配。


  这个端接的,倾斜的,折合的偶极子天线(t2fd) 虽然很少为人所知,但性能非常出色。与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尺寸要小很多(60米波段天线大约有67英尺长),t2fd有增益高,频率覆盖宽和噪声低的优点。

  最早关于t2fd的讨论出现在1949年6月出版的qst(一本在业余无线电界非常上受欢迎的杂志)。更近一点的关于t2fd的文章发表于1984年5月的73杂志上。

  1988年的wrth手册给出了t2fd天线的详细描述和图表,那一年的wrth通讯稿提供了制作的资料。更多的细节发表在1989年的wrth上。但是wrth也出现了一些另人误解的或者不完全的信息,这些文章在后来被更正。

设计

  一些人称t2fd为“压扁的菱形”天线。t2fd具有一些与非谐振菱形天线相似的设计,但是理论上性能要差一些。虽然,t2fd在大多数频率上的性能很好,然而菱形天线可以做得更宽--事实上是不切实际的--在所有的swbc波段上。

  t2fd本质上是一个两端折叠后用一个无感电阻连接的环型天线,传输线可以是300-600欧姆的扁馈线。

  由于扁馈线会被附近的金属物影响(落水管,金属窗框等等),更好的传输线是同轴电缆,并用balun做阻抗匹配。
t2fd具有5或6比1的频率特征,这意味着它可以有效工作在设计的最低频率到5或6倍的频率间。打个 比方,t2fd的设计最佳频率在4.9mhz,但可以工作在一直到25-29 mhz 的范围。事实上这个天线可以满意工作到75-90米的热带波段,但是效能没有专为75或90米设计的水平或三角天线那么好。

性能


  美国海军于1940年在加里佛尼亚的long beach对t2fd的发射和接收性能做了大量的测试。他们使用了一个model tcc navy 1kw 的发射机,频率范围从2.0 到 18.0 mhz。经过一年的使用,发现在所有的频率上t2fd的性能要优于各个波段的单独天线。

  在同样的时段,日本九州的电子局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他们的实验说明这个端接、斜拉、折合的偶极子天线性能要优于以前通常使用的“zepp”和半波偶极子天线。他们注意到这个天线的宽带特性,并且发现在不同的接收地点,使用t2pd后接收信号强度增加了4到8db。

  我的体会是当条件只允许架设一根天线时,由于有宽带的特性,t2pd是最佳选择。另外相对于长线天线甚至于偶极子天线,它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好。

终端电阻

  正如qst的文章提到的,终端电阻的取值是非常临界的。这个值取决于馈点的阻抗,通常还要大些。比如,如果使用300欧姆传输线(或者使用75欧姆的同轴电缆,4/1的balun),合适的值是390欧姆。如果使用600欧姆的传输线,650欧姆的值是最佳的。假如使用450欧姆的传输线,正确的值是500欧姆左右。我并不是太清楚为什么终端电阻的值要高于馈点的阻抗,也不清楚两者换算的公式。

  当馈点阻抗降低时,终端电阻取值变得更为临界。当使用低阻抗馈线时(包括直接和50欧姆同轴电缆连接),临界值在5欧姆以内(qst杂志没有给出使用低阻抗传输线时得精确的值)

  wrth 有误,认为t2fd天线需要500欧姆的电阻和10:1的平衡-不平衡变压器,使用50欧姆的同轴电缆。其实并不是这种情况,尽管你使用这些参数天线会工作得很好,但是t2fd的推荐值是使用75欧姆的同轴电缆(rg-59 or rg-6),普通的4:1 baluun,和390欧姆的终端电阻。

  电阻一定不能选用线绕型的,自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效能。一个1/2到1瓦的碳质电阻就非常好(t2fd仅仅用来接收)。1988年的wrth 通讯上指出t2fd的线必须使用3mm-5mm的纯铜线。其实线的直径和线的类型很少影响到t2fd的接收性能。你要考虑的主要是线的强度而不用关心直径的大小。

安装技巧

  t2fd比典型的水平偶极子天线有更多的部件。要保持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间隔的均匀度,还要考虑天线的坚固度,第一次吊升天线时t2fd就损坏了,我低估了线两端的张力,现在的t2fd已使用1-1.5年,使用了14股的冷延铜线。

  天线间隔的支撑棒可以是直径5/8" (最小值)的木棍,甚至是聚丙烯棒。在两端钻孔,以便电线通过。这些间隔棒不能损害线体,也不能滑动。

  非常有必要将终端电阻用一个塑料合保护起来,可以防止风雨。另外避免这个电阻受到线的张力。

  我推荐在分割棒的两端使用羊眼圈螺钉以供线体通过。很多无线电商店提供4:1的成品balun,您只需要将连接部分密封起来以防止水气侵入。同轴电缆的连接器最好选用pl259。

  插图说明了这样的构造,使用通常的4:1balun,390欧姆电阻合75欧姆同轴电缆。

t2fd尺寸的计算公式:

1.从一端到中心的a的长度是50000除以最低的操作频率(使用khz)再乘3.28,结果单位用英尺表示

2.两条线体的间距b等于3000除以最低的操作频率(使用khz)再乘3.28,结果单位用英尺表示

3.如果是非方向性的设计,斜拉角度是30度,但是在20-40度范围内是可接受的。

例子:设计一个3300khz频率(90m)波段的天线


"a"
(50.000 / 3300) x 3.28
49.70 英尺

"b"
(3000 / 3300) x 3.28
2.98 英尺

天线的总长是 99.4 英尺 (2 x 49.7), 宽是2.98英尺 ("b").

完成这个天线总计需要用线为 204.76 英尺 (4 x 49.7) + (2 x 2.98).
离线BD8AAI
发帖
140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3-02-05
Re: 你要弄请楚阻抗变换比是多少?
ok!
离线bd2bh
发帖
2570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3-09-11
r r   mn-100 antenna matcher:
match thetransceiver to a dipole antenna. covers all hf bands from 1.5 to 30mhz. 8 m x 2 antenna wires comes attached.
它的原理是什么?
--------------------------------------------------------------------------------
这钟宽带天线用适配器,主要用于舰船上。频率范围:1.5 – 30mhz。 带 宽:全波段。增 益:2.15 dbi
电压驻波比:小于等于2。标称阻抗:50 欧姆。极 化:水平。最大功率:150 瓦。长度尺寸:15 米。重 量:1.5 公斤。抗风强度:60 –m/s。接头型号:sl16或l16。备 注:水平对称振子
============================================================
  我认为mn-100是一种d.p天线,属于驻波天线的一种。由于它是双极平衡天线,因此它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应该有不平衡-平衡转换电路--巴伦和相应的阻抗匹配、谐振自动适应等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应该不同于t2fd、菱形天线等终端有吸收电阻行波天线。行波天线为了减少驻波的反射采用了吸收电阻,虽然在3-30m驻波在2、3以下,但也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有用功率,效率很低,大约在8-75%以下。尽管不知道mn-100天线它的具体原理和制做方法,但mn-100天线直接在根部调谐,效率除了80m稍低外,d.p.天线效率都应90%以上。希望有识之士剖析其原理,便于爱好者仿制。
离线bg7nr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3-09-11
找个时间我拆开研究一下,不过厚厚的环氧树脂太可怕啦
最初由 bd2bh 发表
r r   mn-100 antenna matcher:
match thetransceiver to a dipole antenna. covers all hf bands from 1.5 to 30mhz. 8 m x 2 antenna wires comes attached.
它的原理是什么?
--------------------------------------------------------------------------------
这钟宽带天线用适配器,主要用于舰船上。频率范围:1.5 – 30mhz。 带 宽:全波段。增 益:2.15 dbi
电压驻波比:小于等于2。标称阻抗:50 欧姆。极 化:水平。最大功率:150 瓦。长度尺寸:15 米。重 量:1.5 公斤。抗风强度:60 –m/s。接头型号:sl16或l16。备 注:水平对称振子
============================================================
  我认为mn-100是一种d.p天线,属于驻波天线的一种。由于它是双极平衡天线,因此它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应该有不平衡-平衡转换电路--巴伦和相应的阻抗匹配、谐振自动适应等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应该不同于t2fd、菱形天线等终端有吸收电阻行波天线。行波天线为了减少驻波的反射采用了吸收电阻,虽然在3-30m驻波在2、3以下,但也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有用功率,效率很低,大约在8-75%以下。尽管不知道mn-100天线它的具体原理和制做方法,但mn-100天线直接在根部调谐,效率除了80m稍低外,d.p.天线效率都应90%以上。希望有识之士剖析其原理,便于爱好者仿制。
离线BD8CD
发帖
1479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3-09-11
最初由 bd2bh 发表

  我认为mn-100是一种d.p天线,属于驻波天线的一种。由于它是双极平衡天线,因此它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应该有不平衡-平衡转换电路--巴伦和相应的阻抗匹配、谐振自动适应等电路。它的工作原理应该不同于t2fd、菱形天线等终端有吸收电阻行波天线。行波天线为了减少驻波的反射采用了吸收电阻,虽然在3-30m驻波在2、3以下,但也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有用功率,效率很低,大约在8-75%以下。尽管不知道mn-100天线它的具体原理和制做方法,但mn-100天线直接在根部调谐,效率除了80m稍低外,d.p.天线效率都应90%以上。希望有识之士剖析其原理,便于爱好者仿制。

有道理!这找到的全部原理(有图分开发的), 并不复杂完全可自制。
总的叫:匹配变阻器 (原理在下分一、二)。
  该匹配变阻器主要使用在短波发信机的馈电系统中,能承受1kw的平均功率。阻抗变换比为600欧/50欧,其驻波比s<1.5,工作频段为2mhz一18mhz。在环境温度一40℃~+60℃的室内、室外均可使用。
    此变阻器是传输线变压器,它由不平衡--平衡转换和阻抗变换两个部分组成,如图
离线BD8CD
发帖
1479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3-09-11
一。
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由童、陈(大)老师写的书上的巴轮原理及图。
1.不平衡一平衡转换
  不平衡一平衡转换部分是一个1:1=的变压器)它的作用是将不对称的50欧阻抗变为50欧
对称输出。为了使传输线变压器中的磁通尽量减小,以降低磁芯损耗,增大功率容量,应该
使传输线变压器两绕组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采用同轴线代替平行双导线绕制,可以
使两个绕组导线中流过的电流更接近于相等。另一方面、由于同轴线的外导体和芯线间的距
离保持恒定,使沿线分布电容更加均匀,因而具有更好的传输特性。
  为了改善低频端的传输特性,又在高频磁芯上绕制了一个与同轴线绕组紧耦合的、导线
长度相同的另一绕组,构成三绕组1:1的不平衡一平衡转换器。其原理电路如图所
示。从图中可见,2点和4点的对她电位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因而获得平衡输出。
离线BD8CD
发帖
1479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3-09-11
二。
2.阻抗变换
    这部分的作用是用来把对称的50欧阻杭变为对称的600欧输出阻抗、因为工作频段比较宽(2~18兆赫))在高、低频端,阻抗变换机理又各有所侧重,因此分别介绍。
    阻抗变换部分主要是用一对平行双导线绕制在高频磁芯上,其绕组分别以a’、b’、c’和d’表示。在低频端,由于绕组的电尺寸较小,用传输线方式传输能量的效率较低,因此,更多地依靠磁耦合方式进行能量传输并完成阻抗变换关系的。低频端的等效电路如图8一37所示。它相当于一个普通的自耦变压器,a、b为初级端,c、d为次级端。如果把空气线圈c。、d。短路,由于绕组c’和d’是同向并绕在同一磁芯上的,实际上等于一个线圈,圈数仍然为5,只是相当于把线加粗了一倍而已。所以初、次级线圈比n=5/15=1/3。而按照实际阻抗比所要求的圈数比应等于n=跟号50/600=1/2.83,是一个非整数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采用增加初、次级的圈数的办法,使其比值达到1/2.83,显然这样作是不合适的,因为增加圈数
就增加了对地分布电容的影响,将会严重影响高频端的特性。另一个办法是在ab端的线圈c’、d’外,又另外串接了一对空心绕组c。、d。,调整c。和d。的电感量,使得ab端的总电感量与cd端的总电感量之比为1:8 (也是阻抗比),这样就可基本满足初、次级的线圈比为1:2.83的要求了。
在高频时,主要是用传输线的工作机理来完成阻抗变换关系的,其等效高频传输电路如图3一38所示。在绕制线圈a’、b’、c’和d’时,根据阻抗变换比的要求,确定平行双导线的直径和间距,并使其特性阻抗zc=215欧。由图3一38可知,阻抗变换部分相当于三组特性阻抗为215欧的双线高频传输线构成,a’、c’为一组,b’、d’为一组,c。、d。为第三组,它们在始端并联,形成215/3约=50欧的输入阻抗,与平衡转换部分的输出端相匹配。而在终端则采取串联形式,其阻抗为3*215约=600欧,使与600欧的负载阻抗相匹配。
    以上两个部分一平衡转换和阻抗变换部分,可以把它们分开各自绕在一个高频磁芯上,然后再把它们连接起来使用并不影响性能。
    把所有的图中75欧看成50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