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35阅读
  • 27回复

今天下午DIY了一个假负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AMHAM
发帖
1263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4-29
[quote=老汉]毛病出在m头与电阻之间的连接线,应该再粗一点,保证是50欧姆的

那根连接线的直径应该是1/3的粗细[/quote]



请问什么1/3?? 那连接线是1/3m头内芯直径??还是三倍?
离线机器懒猫
发帖
235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4-29
等着学习1/3
离线chney
发帖
9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4-29
我也等着学习呢,嘿嘿,这1/3怎么回事。学习一下。高手不吝赐教啊。
离线huashao128
发帖
4025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4-29
顶不了大功率。。。
离线BG8AVH
发帖
178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4-29
[quote=机器懒猫]等着学习1/3[/quote]
在传输线理论中对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阻抗是这样的:同轴电缆的主体是由内、外两导体构成的,对于导体中流动的电流存在着电阻与电感,对导体间的电压存在着电导与电容,这些特性是沿线路分布的,称为分布常数,若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感、电导、电容分别以r、l、g、c表示,则其特性阻抗为:
  z=r+jωlg+jωc(ω=2πf)
  显然,特性阻抗随f不同而不同。如果我们假定内、外导体都是理想导体,即r和g忽略不计,则z=l/c,特性阻抗与频率无关,完全取决于电缆的电感和电容,而电感和电容取决于导体材料、内外导体间的介质和内外导体直径,则简化计算式为
  z=138ε×d/d(Ω)
  式中ε为绝缘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它随材料的种类和密度而不同,这个假负载我们的绝缘体是空气ε设想为1吧,d为外导体内径即我们假负载铣出槽子的内径,d为内芯线外径。
我们要得到z为50欧,d/d的比大概为1/3。
  呵呵,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离线BG9DW
发帖
4574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4-29
很漂亮的假负载,我的假负载在是在小散热器上裸奔呢。
离线HAMHAM
发帖
1263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4-29
'
在传输线理论中对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阻抗是这样的:同轴电缆的主体是由内、外两导体构成的,对于导体中流动的电流存在着电阻与电感,对导体间的电压存在着电导与电容,这些特性是沿线路分布的,称为分布常数,若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感、电导、电容分别以r、l、g、c表示,则其特性阻抗为:
  z=r+jωlg+jωc(ω=2πf)
  显然,特性阻抗随f不同而不同。如果我们假定内、外导体都是理想导体,即r和g忽略不计,则z=l/c,特性阻抗与频率无关,完全取决于电缆的电感和电容,而电感和电容取决于导体材料、内外导体间的介质和内外导体直径,则简化计算式为
  z=138ε×d/d(Ω)
  式中ε为绝缘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它随材料的种类和密度而不同,这个假负载我们的绝缘体是空气ε设想为1吧,d为外导体内径即我们假负载铣出槽子的内径,d为内芯线外径。
我们要得到z为50欧,d/d的比大概为1/3。
  呵呵,我可不是高手,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

应该是d:d=3:1 吗???


俺之前是用这方法找50欧二手同轴线的

同轴电缆特性阻抗计算公式:
zc=[138/√ε ]× log(a1/a2)
a1——外导体(屏蔽层)内直径;
a2——芯线直径;
对于75-5电缆,zc=75Ω,
a1=4.8mm(限定不能改变)
ε—绝缘层介电常数(实心:2.2-2.4介电衰减大;发泡:1.4-1.8左右,介电衰减小)
介电常数越大,只能减少芯线直径a1,才能保证特性阻抗为75Ω;
优质物理发泡电缆sywv75-5芯线直径为1mm;1km直流电阻为19-20Ω;
实心电缆syv75-5芯线直径为0.78-0.8mm; 1km直流电阻为39-40Ω
离线zad
发帖
17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5-04
非常漂亮,改进后就可以批量生产拉。我先预定三个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