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IW的感慨我觉得是在感叹现在象过去那样玩百分之百DIY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的确是个现象,不过我觉得这个现象和套件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也跟钱惹祸挂不上一毛钱关系。换句话说吧,这个因果关系完全搞反了。客观上说,是因为玩百分之百DIY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才导致了DIY套件的出现,而不是相反。这是个关键,如果这个因果关系搞反了,就会引出DIY套件原罪的悖论。
我本人是1993年加入的CRSA,到今天20年了。我经历了解放后大陆个人业余电台从开放到发展到今天的所有历史阶段,也经历了国内业余DIY活动的所有发展阶段。
拿我们安徽省的活动发展来看,早期业余电台器材基本上没有商品电台可言,而安徽省最早开台的几位HAM几乎无一例外的是自制的发射机,我知道的比如当年的BG6AG,BG6AX等,当然我的第一台发射机也是自制的。这是有其当时的客观现实所导致,例如可流通的电台设备极其稀缺,而全新的商品电台价格又极其昂贵。应该说一直到2000年以前,购置商品电台的HAM都是极少数人,而当时能够开台出来的人多半都是使用自制的电台。那时候,应该是国内百分之百DIY的鼎盛时期。
这个话说起来似乎很辉煌,但经历过这个时期的人其实有太多的痛和无奈。那时候的可用于发射活动的零件配套极其困难,比如我在1996年前后自制第一台SSB收发信机的时候,所遇到的购买零件的困难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只2SC2078发射管当时卖5~10元一只,而购买周期从汇款到收到管子至少是半个多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实验过程中不小心烧坏,再次购买又是一段难熬的过程。我相信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都有和我类似的记忆。
后来个人组织的DIY套件第一次出现了,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BD6RA组织的四波段散件。这个套件极大的缓解了爱好者购买零件所带来的不便和困难,也是第一次让自己拥有电台成为一件可以普及的事情,而不象96年以前仅仅是极少数人可以涉足的领域。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能力的增长和国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商品电台大幅度降低售价,拥有一部电台再也不是几年前那样是个奢侈的事情。于是个人DIY活动逐渐从过去纯粹为了解决开台设备问题,而转向一种个人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自此,个人DIY活动的目的性已经和2000年以前完全不同了。而此时购买零件却仍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因为有关发射的零件仍然在很多城市都无法买到。还有,当年自制设备开台的人很多逐渐淡化了业余活动,而新加入的爱好者从无线电技术和动手能力上相对最早开台的那批人要弱很多。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电台设备对这些人来说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套件又继续为了这些爱好者提供着技术上的保证和零件上的配套,这样才有了从2000年一直到今天的业余DIY活动的延续。
同时期,互联网的普及也极大的冲击了业余无线电活动,互联网远程通信的便利再也无法让HAM们拿短波电台作为炫耀的话题。同时大量车腿的加入,让短波爱好者所占的比例大幅度的下降。而商品电台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也使有动手能力的原教旨火腿很多也失去了百分之百DIY的热情和动力,应该说从2000年以后,百分之百DIY的爱好者数量就开始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这个趋势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业余无线电套件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四波段这个级别一直发展到今天的高度,也是不停的适应着原教旨火腿的减少而形成的。由于业余无线电门槛大幅度的下降,现在DIY爱好者这个群体的动手能力及技术修养,远不如上世纪90年代开台的那帮原教旨火腿那么深厚。这些HAM如果要求象原先那些老HAM一样自己设计并自己制造自己的电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DIY套件适应了这个变化,提供了越来越全面的配套,从而使得DIY这个活动虽然流于浅层,但起码还在继续着。
所以,目前百分之百DIY的项目很少,并不是DIY套件造成的结果。这个减少的趋势其实从10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猛的一回头发现了这个现实,觉得接受不了而已。而DIY套件的高度发展,也并非是百分之百DIY活动减少的原因。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百分之百DIY活动的减少,才导致了DIY套件的高度发展。
所以DIY套件的完善,是结果,而非原因。
[ 此帖被BA6BF在2013-07-24 15: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