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CAMSAT与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的共同努力,CAS-2(CAMSAT Amateur Satellite - 2)业余无线电卫星双星计划正式以"青少年双星科学实验小卫星"(简称"青少年双星计划")的名称公开运作。卫星将完全由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自己设计、制造和测试,并有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现已完成第一阶段试样星的研制工作, 并在5月19日开幕的201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展出,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正在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搭载发射的支持。
以下是新闻通稿。
73!龚万骢,BA1DU--------------------------------------------------------------------------------------------------------------------------------------------------------------------------
青少年双星科学实验小卫星计划 (简称青少年双星计划)
2009年希望一号小卫星搭载着青少年的科学实验项目:五色土顺利升空。全国广大青少年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征集、业余电台通信等一系列活动中,在青少年中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浪潮。上世纪末以来,许多热心于青少年航天科普的航天专家,业余无线电专家努力推动与青少年一起设计制作一颗属于自己的小卫星,他们做出了大量前期工作。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是在北京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丰台区政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共同策划下,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钱学森办公室及家属的同意,依托北京市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成立了"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宗旨在于充分发挥其地位优势和多年积累的航天科普特色教育活动,及三十年来的专家队伍、科技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探索培养方式,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努力探索校内外结合开门办学方式,与北京十二中在全市招收热爱航天的初三毕业生,共同创建"钱学森航天实验班"和成立各种航天科技小组。小卫星设计、研发作为一个项目,得到了院士、专家、志愿者的大力支持,由学生共同参与的"双星计划"试样星己初步完成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我们将转入样星的研发,争取尽快实现正星的问世。
青少年双星科学实验小卫星,由A1星和A2星两颗子卫星组成。该系统依托业余无线电卫星平台和遍布全球的业余无线电地面站(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小卫星地面站己运行二年多,培养了一批小无线电爱好者)。该星将完成无线电信标信号发送,语音、电码和图像的无线电中继转发通信、数据存储转发通信、青少科学实验太空搭载、双星自身的遥测和遥控操作等。
通过青少年参与使更多的学生学习航天、了解航天、触摸航天、走进航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能力、创造能力。
小卫星研制发射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实现发射还要协调方方面面,还需更多的单位和人们来关心青少年自己的小卫星,助它一臂之力,将青少年的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