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864阅读
  • 53回复

最新DIY的手摇大电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3-01
电容做的差不多了,又试着做了个电感,样品没有镀银大概37uh,凑合看,可能上批量后就会加改工艺,大家多提意见,以便让diy做的更好,喜欢diy的人首先,得看着作品舒服,这是最基本的。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d7tq
发帖
222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6-06-23
挖坟党,这个大电感还做吗?呵呵
离线BG3BUO
发帖
90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9-07-04
'
电容做的差不多了,又试着做了个电感,样品没有镀银大概37uh,凑合看,可能上批量后就会加改工艺,大家多提意见,以便让diy做的更好,喜欢diy的人首先,得看着作品舒服,这是最基本的。
'

多少米一个?是否出?
离线bg1iwk
发帖
3636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9-07-03
。。。。。。。。。。。。。
离线BD2VBB
发帖
2286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9-07-03
'
这种滑动触点确实可以清理,而且是四个触点!牢靠!但那两个塑料片主要作用是均衡滑动平移受力的吧?没啥清理作用。
'
你说的作用有,但是它是靠接触滑动的,也可以刮掉线圈上的污物。
离线7600
发帖
16242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9-07-02
'
触点本身就有清理功能,另外那两个聚四氟片也有清理作用。
'
        这种滑动触点确实可以清理,而且是四个触点!牢靠!但那两个塑料片主要作用是均衡滑动平移受力的吧?没啥清理作用。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9-07-02
明白了,关键我没实物,不好研究。
离线bg1iwk
发帖
3636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9-07-02
好,多上几位高手,多上些图。
离线BD2VBB
发帖
2286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9-07-02
触点本身就有清理功能,另外那两个聚四氟片也有清理作用。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9-07-02
带接触银点,清理是毛刷吗?
离线BD2VBB
发帖
2286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9-07-02
'
明天帮你上个滚筒线圈的图,有氧化物自动清理的结构,可以借鉴。
'
五个字好麻烦。
本主题包含附件,请 登录 后查看, 或者 注册 成为会员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9-07-02
多谢了,做个马扎等着看。
在线fxtk
发帖
348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9-07-01
都是一帮牛~~~~~~~~~~~~人~!
离线BD2VBB
发帖
2286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9-07-01
'
目前还没有呢,最近忙于by1cw基地建设,踏实踏实就着手。
'
明天帮你上个滚筒线圈的图,有氧化物自动清理的结构,可以借鉴。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9-07-01
目前还没有呢,最近忙于by1cw基地建设,踏实踏实就着手。
离线BG2BHZ
发帖
5964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9-07-01
'
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可变电感器的设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材料和工艺上。
对可变电感器的要求,除与回路线圈一样,有一定的l值、q值、精度和稳定度外,还有:lmax和lmin、变化的平滑性规律性(连续、阶跃)、定位的参数稳定性、变化的特性(线性频率、线性波长、线性电感)等等。
  常用可变电感器的类型结构,按调解分连续和阶跃,而现代电子发展开始模糊这两者界限,如数字化继电器的2的n次方组合自动天调,早期的机械调节按结构大致分短路匝变感和磁芯变感,短路匝变感常用的有外滚轮变感、内滚轮变感、双滚筒变感,磁芯变感常用的有直线移动式和旋转移动式。
  楼主所制作的就是外滚轮变感器,它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的科学家经常使用的设备之一。但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一定的狭窄领域范围内大量使用,但在材料和工艺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导电金属的接触存在“接触电阻”,由两种电阻构成,一种是“收缩电阻”,一种是“表面电阻”又称“膜电阻”。
  任何金属的加工表面,不可能绝对的平,实际接触只有几个点,即导电截面缩小了,电流流过就会产生严重的电流收缩,导电性变坏,电阻增大。这部分电阻称为“收缩电阻”,加工的工艺直接影响到活动接触稳定性和一致性。
  经常暴露在大气中,总有尘埃、水气、纤毛、金属微粒、有机物微粒等粘附,大气中的氧、硫等无机气体和材料、元件、焊剂挥发的有机气体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导电性很差甚至不导电,因此接触面的的电阻很大且不稳定,这部分电阻称为“表面电阻”又称“膜电阻”。
  接触电阻的危害众所周知,就不用多说了。
  对抗接触电阻的第一个措施是压力,自然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且稳定性趋好,但压力不是无限的。
  其次,是材料;
  再有,是接触的结构形式;
  还有,就是加工工艺;
'

请问:
在天调的家族里,调磁芯式的有样品吗?
离线BA4II
发帖
27809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9-06-11
'
受益非浅,感谢各位老师。
  我diy不是专业厂家,没什么知识,正在学习,抽时间干点,最近忙于by1cw基地建设,所以一直没上来,下月就轻松点了。
'


预订一个!多少米?
离线BG1RUH
发帖
355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9-06-11
受益非浅,感谢各位老师。
  我diy不是专业厂家,没什么知识,正在学习,抽时间干点,最近忙于by1cw基地建设,所以一直没上来,下月就轻松点了。
离线BG3OCK
发帖
100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9-06-09
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可变电感器的设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材料和工艺上。
对可变电感器的要求,除与回路线圈一样,有一定的l值、q值、精度和稳定度外,还有:lmax和lmin、变化的平滑性规律性(连续、阶跃)、定位的参数稳定性、变化的特性(线性频率、线性波长、线性电感)等等。
  常用可变电感器的类型结构,按调解分连续和阶跃,而现代电子发展开始模糊这两者界限,如数字化继电器的2的n次方组合自动天调,早期的机械调节按结构大致分短路匝变感和磁芯变感,短路匝变感常用的有外滚轮变感、内滚轮变感、双滚筒变感,磁芯变感常用的有直线移动式和旋转移动式。
  楼主所制作的就是外滚轮变感器,它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9世纪的科学家经常使用的设备之一。但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一定的狭窄领域范围内大量使用,但在材料和工艺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导电金属的接触存在“接触电阻”,由两种电阻构成,一种是“收缩电阻”,一种是“表面电阻”又称“膜电阻”。
  任何金属的加工表面,不可能绝对的平,实际接触只有几个点,即导电截面缩小了,电流流过就会产生严重的电流收缩,导电性变坏,电阻增大。这部分电阻称为“收缩电阻”,加工的工艺直接影响到活动接触稳定性和一致性。
  经常暴露在大气中,总有尘埃、水气、纤毛、金属微粒、有机物微粒等粘附,大气中的氧、硫等无机气体和材料、元件、焊剂挥发的有机气体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导电性很差甚至不导电,因此接触面的的电阻很大且不稳定,这部分电阻称为“表面电阻”又称“膜电阻”。
  接触电阻的危害众所周知,就不用多说了。
  对抗接触电阻的第一个措施是压力,自然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且稳定性趋好,但压力不是无限的。
  其次,是材料;
  再有,是接触的结构形式;
  还有,就是加工工艺;
离线bg1iwk
发帖
3636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9-06-07
手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