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61阅读
  • 9回复

民国初年的“业余无线电台条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amliu
 
发帖
6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4-10-10
                                                                                      民国初年的“条例
        看到民国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公布的“实验及业余无线电台条例”(共22条), 孤陋寡闻的我,真是吃惊不小。民国十七年,应该是1928年,不知当时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政府?那时,北伐战争应该是刚刚结束。
        从设台申请的资料来看,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但多了个“附具就近科学团体之保证书”。不知是否指现在的“业余无线电协会”之类。另外,“输入电力不过五十瓦特”,“电波须为等幅式”(CW。那时,似乎FM还未流行),“拟用频率(波长)”等,也有规定。只是对于设台申请者,仅要求“必须具有相当无线电学术及收发技能”即可,似乎不必考试。
        这可有点乌龙了吧?不过,我又想,那时,除了那些“具有相当无线电学术及收发技能”之人,还会有谁会去摆弄那些“滴滴答”,还会有谁会去把那些电子管“老爷机”搬到车上,在全家旅游经过伏牛山时,会停下车,竖起十多米的天线(那时,国内好像还没有开通14兆及以上的频率),“滴滴答答”地向同好问路?不幸的是,忙活了2个小时,好不容易联到一个,对方竟然回答“SRI”!这位仁兄刚要生气,突然发现对方呼号不对。赶紧找出呼号划分表一看,差点气歪了鼻子:吉布提,在非洲!
        其实,这个笑话中的仁兄,却是位真正的“具有相当无线电学术及收发技能”之人,而且是位真正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其兴趣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利润。”试想,当时,如果不“具有相当无线电学术及收发技能”,还要"涉及谋取利润",谁还能“爱好”了起来!
        另外,检查处罚也不少。其中第十九条规定,“得没收其全部机器”!真狠!为什么?因为违反执照范围(第三条),因为没有每三年换发执照(第五条)。当然, “另换新照并照付执照费”还得交十个“现大洋”。 十个“现大洋”,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字。我听说,那时,我爷爷作工人,每月才两个“大头”,但可以养活一家4口,还可以捎点钱给老家。当然,那是种很低的生活水准。
        扯远了。总之,从这份文件(我不怀疑它的真实性)可以看出,对于业余无线电的管理,至少在1928年(民国十七年),我国就已经有政府正式文件了。“业余无线电”绝不是像打扑克牌那样的“娱乐活动”,也不是报告路况的“交通台”。它有它的专门使命,也必然有它的专门规则。各国莫不如此,“古”今莫不如此。我们应当好自为之,因为“业余无线电”,是我们自己的。














[ 此帖被Hamliu在2014-10-11 10:04重新编辑 ]
离线BH4KQJ
发帖
18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4-10-10
离线BD4NU
发帖
569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4-10-11
好贴!            顶!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离线bg7qwu
发帖
52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4-10-11
好帖!

那时,AM已是高端技术,业余家中也仅仅是个别在尝试,至于FM,或在概念的襁褓之中。。。

电台移动?那更是梦想。虽然那时的无线电杂志上也有移动台的设计,但作者于开篇便已说明“此乃经验的移植,非实际之物也”。

至于“滴滴答”也有不具操作技能而好奇为之者,条例中禁止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好奇者。

如今电台技术不再是上世纪初那样,拥有电台的人群也和那时有了很大区别,但作为业余爱好者还是要秉持一贯的理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离线鹰仔
发帖
1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4-11-20
那时没现在这么繁荣
常用手台频点:430.430MHz
◆体谅、忠诚、进取、友爱、适度、爱国◆
离线BG2BHZ
发帖
594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11-29
回 bg7qwu 的帖子
bg7qwu:好帖![表情]
那时,AM已是高端技术,业余家中也仅仅是个别在尝试,至于FM,或在概念的襁褓之中。。。
电台移动?那更是梦想。虽然那时的无线电杂志上也有移动台的设计,但作者于开篇便已 .. (2014-10-11 13:13) 

说的对,顶你
BG2BHZ@qq.com
4大QQ群:
CQ语音交流HAM群:297149662
HAM国际技术群:26923662
中国业余无线电官方群:286067296
健伍TK -80,TRC-80交流群:72033389
离线BG4ITE
发帖
685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11-29
学习了
呼号:BG4ITE
姓名:谢业友
地址:山东邹城市金山大道666号
邮编:273500
电邮:czjxyy@163.com
中继:439.900 -5
亚音:88.5
手机:15605373861
离线黄琦斌
发帖
4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12-04
谢谢楼主的资料,真是第一次知道在兵荒马乱的也有咱通联的规矩。礼!
学无止境,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的意外。
离线BG3GAC
发帖
221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12-02
那是一个能人辈出的年代!
呼号:BG3GAC (B类操作证)
电邮:bg3gac@163.com
离线bi4vbq
发帖
8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12-12
要知道 那时候发报的话会影响电灯的,只不过大部分人没有这个知识或者因为当时供电不好,白炽灯正常使用也会一闪一闪的。当然发报时灯闪是和莫斯码同步的。很多特殊任务的人被揪出来也是因为这个 。
民国时代要在行进间报务通信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即使到了50年代在朝鲜行军时也没法做短波cw通讯,不要拿王成背的71型报话机 来作比较。
当年一个报务员可比现在的IT民工值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