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423阅读
  • 138回复

IC-706 vs FT-897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7CE
 
发帖
128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2-12-29
原来一直对ic-706梦寐以求,现在看了ft-897,感觉ft-897在不少地方胜出,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共同点:
都是 hf/6/2/0.7全段全模式,100w输出,移动兼固定电台。

体积: ic-706 小很多;
价格: ft-897 贵10%不到,但是已经内置了dsp组件。如果ic-706+dsp价格会超过 ft-897;
消耗电流: ft-897接收状态耗电1a,ic-706为2a;
变频: ic-706 为一次变频,if=9mhz, ft-897为两次变频, 68.33mhz/455khz。

我现在倾向于购买ft-897了,尽管现在还只是在计划中。。。
离线bd7cx
发帖
122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2-12-29
我强烈建议你考虑ft897
现在ft897的国内现货价格为8500元,和706mkiig差不了多少了

论功能ft897很多地方都很适合我们这种贪大求全的爱好者,我刚看了eham上的评价,很不错,ft817已经很不错了,ft897应该是他的优化组合,各方面设计应该更加完善,我现在已经是做梦都在想了!
离线BD7CE
发帖
128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2-12-29
呵呵,不急,再等等看。

我的天线都还没有弄到呢,现在ft-897估计和xdd-a差不多。 :-)
离线ba4if
发帖
31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2-12-29
IC-706是2次变频!
:d :d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2-12-30
897不见得比706好.
新机型,还没有经过考验.比如706 第一代就比较差.但现在的就好多了.

706mk2g接收耗电在1a左右.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2-12-30
706MK2G的价格还会降的!
897的卖点是电池供电.
离线bd8uk
发帖
1167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2-12-30
ft897!我一定要把你搬回家……。
离线BD3RJ
发帖
1884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2-12-30
7ce 如果706是1次变频,我就送你一台!!!请看图纸后再说!706关屏灯后为1。1a
离线BD7CE
发帖
128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2-12-30
是吗? 我以前看过 ic-706的介绍,记得它好像是一次变频,见笑了。。。
离线BA6BF
发帖
16969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2-12-31
ic-706第一代并非你们说的那么差,事实上从性能上讲和第二代和第三代是差不多的,并且工作温度比706mk2g要低的多。

706是2次变频的机器,而且第一中频非常高。

706工作在100瓦的时候非常稳定,我曾经用706从晚上6点和朋友用100瓦功率嚼烂布到凌晨2点半,中间没有出过任何问题,机器摸起来只是有点温温的感觉。同样的功率,我用ft757gx2和ft900at和ft100的时候不用1个小时,散热片上就感觉非常热了。

从性能上讲,706除了比ft900at要差一点以外,比ft757和ft100要强上不少,尤其是ft100。

ft897我没用过,但凭我的感觉,yaesu这种价位的宽频段机器在性能上肯定不会比706更好。

评价一台机器的性能好坏不能只在14兆以上干净的频率进行,要在干扰相对较大的低频段如晚间的7兆和3.8兆试一下,另外也可以在比赛的时候对比一下。因为只有这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部机器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的优劣。
离线BG6RAV
发帖
71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2-12-31
bg6rav
严重同意。
现在我更觉得我的ft-757gx2好用多了。
关键是价位低廉,分量又足,而且还能用。呵呵。
离线ba4if
发帖
31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3-01-01
7FT您好!
您讲的第一代的706与后来的706mk2g差在哪里?
ba4if     73!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3-01-01
Re: 7FT您好!
最初由 ba4if 发布
您讲的第一代的706与后来的706mk2g差在哪里?
ba4if     73!


1.没有400m
2.2m灵敏度比较低
------
一下想不起来.
我也是听使用过的人说的,自己没有比较过.
离线BA6BF
发帖
16969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3-01-02
Re: Re: 7FT您好!
最初由 bg7ft 发布
1.没有400m
2.2m灵敏度比较低
------
一下想不起来.
我也是听使用过的人说的,自己没有比较过.


1,没有400m和性能没有关系,那只是少了个波段。

2,2m的灵敏度至少和ic-28a是一个水平。抗干扰能力继承了icom公司v/u段机器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2米段上的表现的非常出色。我曾经用第一代的706加gp天线10w功率通到过山东和江苏连云港,距离在600公里以上。

3,如果没有使用过这种机器,最好别下这种定义性的评语,否则会给初学者产生误导。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3-01-02
Re: Re: Re: 7FT您好!
最初由 ba6bf 发布
1,没有400m和性能没有关系,那只是少了个波段。
2,2m的灵敏度至少和ic-28a是一个水平。抗干扰能力继承了icom公司v/u段机器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2米段上的表现的非常出色。我曾经用第一代的706加gp天线10w功率通到过山东和江苏连云港,距离在600公里以上。
3,如果没有使用过这种机器,最好别下这种定义性的评语,否则会给初学者产生误导。


我确实没有把两台机器放在一起对比.但我认为他人的比较还是可以相信的.当然,也不能排除个体的差异.(比如一台用得很差了的g型和一台很好的一代机就不具有可比性)

下面转两篇文章,一字不改.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3-01-02
ICOM IC-706MKIIG
icom ic-706mkiig

              ja1wfc 铃木 英治

  在产品发布四个月后,终于收到了我定购的ic-706mkiig。 在写
成这篇文章之际,这个产品终于顺利地推出市场了。
  在体积细小的机壳里做出从hf到430mhz来是很不容易的。尽管是
经过基本设计,但要在生产线上批量生产还有一定的困难,这从产品
公报后要拖延一段时间才见有面市销售就能看出其中的苦衷。后来才
知道首批新产品甚至要用手工焊飞线及补加零件哪。 但是mkiig整体
性能得到了提高也是不争的,靠的是ic-706"三代"以来专业知识经验
的积累。
  这个机种从最初的ic-706(1995年5月上市)到第二代的ic-706
mkii(1997年4月上市)再到现在第三代ic-706mkiig(1998年8月公
布)不断走向成熟。
  ☆ 在ic-706mkiig以前
  从它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这个机型是如何进化的。
  在1995年5月第一代的ic-706上市,从那时起就兴起hf车载机,
而且是独占市场。 此后经过了两年推出了第二代的ic-706mkii,它
有以下的改善。
  (1) 提高了在ic-706中饱受批评的vhf频段的灵敏度。
  (2) 功能得到扩充,加上了sub拨盘旋钮和频段开关, 提高了
操作性。
  (3) 采用了改善特性的滤波器和加大了机内喇叭的口径,很好
地改善了音质。
  (4) 可装入两个可选件滤波器。
  (5) 提高了vhf的发射功率 (144mhz 10w-->20w,50mhz 50w-->
100w)
  (6) 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噪音。
  还有一些细微的改动。对第一代ic-706使用者的大部分不满的地
方进行了修改,但价格却提高了1万而达138000日元。 另外,传闻要
加入430mhz频段并没有成为现实。还有,在mkii上市后不久,就有dsp
可选件面市了,使机器具有内置dsp的功能了。
  ☆ 关于ic-706mkiig
  现在的ic-706mkiig(1998年8月公布)更进一步。我认为最具魅
力的就是增加了430mhz频段,总的来说机器有以下的功能和设置的改
进。
  [1] 增加了430mhz频段。
  [2] 进一步提高了音质。
  [3] 有照明键。
  [4] 提高了vhf频段的功率 20w->50w。
  [5] swr扫描显示功能。
  [6] 新设有9000bps/1200bps的数据插口(微型din六脚)。
  [7] 哑音频(ctcss)扫描(检测采用ctcss静噪的电台所使用的
哑音频频率)。
  [8] 内置哑音频静噪功能。(以前是设定为可选件 ut-86:3800
日元)。
  [9] 新型电子键可选件(mb-72:800日元)。
  即使不由图示菜单g2取出,if移位量的位移的详情也可以在if移
位操作后一秒内被表示出来,提高了操作性。除此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作为可随身携带的机器,无论是车载还是在野外的移动运用,我
都总是把ic-706等带上。由于总是那么用,以致机上的许多功能若不
是通常用的,连操作方法都忘了。 在此把ic-706、mkii、mkiig新旧
三代一起来作个比较。
  <操作性>
  操作性在mkii时就已经有大幅的改善了, 现在的mkiig除了前述
的图示化if移位量外,就没有改变的地方了。对于不常用的功能这次
经仔细使用后,我感到前后改进的功能还真不少呢。
  <音质方面>
  接收的音质也同样在mkii时就有大幅的提高了, 现在的mkiig也
有了一些改善。从最初的ic-706到mkii的主要改变是采用大口径的喇
叭,现在的mkiig所采用的是和mkii相同的喇叭。
  接收声音的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喇叭所决定的。我用可选件外接
喇叭sp-7试听,发现音质有大幅改善。象ic-706这样的受空位限制的
小型机种,外接喇叭确实是有改善音质的作用。
  发射音质也同样是ic-706-->mkii-->mkiig不断地改进。 拿起手
上大型的拖咪来试验,感到音质有大幅改善。可见,与玩音响一样,
声音的入口和出口都是重要的。
  <dsp>
  随着dsp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机器上的dsp只是一小片就能发挥良
好的效果了。由dsp带来了anf(自动陷波滤波器)和nr(噪声削减)功能。
nr可以通过菜单功能设定十五级电平变化。 dsp在fm模式也能工作,
因此对fm迷是个喜讯。
  <430mhz频段>
  这次改变型号最瞩目的就是加入430mhz频段。伴随着增加入430
mhz频段,因考虑使用转发器而加入了单按钮设置转发器功能和自动
转发器功能。另外,在hf、50、144和430mhz四个频段都能独立设置
双重频率偏移。
  我与原来用的ic-375(单频段固定机)一起比拼,发现全无逊色。
sn比和音质似乎是mkiig更胜一筹。而附加功能方面mkiig明显优胜。
  与最新的v/uhf专用机相比较,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卫星通讯时用
的跟踪调谐功能。
  这次为了写使用报告我买了两台mkiig进行测试,首批产品中出
现的灵敏度参数离散问题已经几乎没有(初期的ic-706的vhf频段的
灵敏度参数离散是非常大的), 可以看出工厂大批量生产技术的稳
定。
  <图示swr功能>
  新增加了在显示屏的横轴代表频率,纵轴表示swr的简易图示swr
分析功能。 横轴的频率可以选择每格10khz/50khz/100khz/500khz四
种及3/5/7/9个测量点。纵轴的swr从1.0到4.0以每级0.5共7级来显示。
在使用频带窄的hf移动天线时应该会有用。作为辅助功能我感觉比在
工作时会中断接收的简易频谱分析功能更有用。
  <综合评价>
  前一次型号变成mkii时售价提高了一万日元,感到物有所值。而
现在mkiig加上了430mhz售价却没有变。一个频段值多少钱?笔者认为
确实超值。
  从hf到uhf的性能不存分别, 由于这个机种的出现,今后将不会
像以前哪样分为hf机和v/uhf机了。这种机型面向非常广泛的使用群,
也适应了各种要求。这种机型有把占ham大多数的v/uhf爱好者吸引到
hf频段的作用。
  <今后的希望>
  作为使用者是有无穷的欲望的,那么以此为前题,我个人期望厂
商的下一个机型是怎样的呢?
  1.dsp要成为机内标准配置
  若设计成机内dsp只需要不到成本的几分之一, 而且效率也会更
高,应采用一体化设计而放弃再用可选件形式。
  2.在v/uhf也有swr表
  对于接收损耗来说v/uhf外接swr检测器不是很好。其实机器里的
运算和显示的功能都已经具备了,应该很容易实现。
  3.天线端子的转换
  两个天线端子(ant1/ant2)分别固定对应于hf、50mhz/144、430
mhz,若ant1能转换成hf~430mhz,则使用天线厂特制的全频段鞭状
天线时就不必再用混合器了。我在移动运用时hf常用长线型天线,
v/uhf常用三频段鞭状天线,这样情况下如何能同时工作于hf/50mhz、
144、430mhz。 使用者为此要在超小型的机器外专门串两个混合器,
不但增加费用,而且增加麻烦。做成可选件也是麻烦的,应该在机内
电路板上设计混合器的电路。
  4.设置各频段的模式选择功能
  在24mhz以下就不必要fm模式。不用cw的和在v/uhf不用rtty的使
用者也不少,而现在的模式选择功能,要经过很多使用者不需要的功
能才能拣选出要用的。
  5.降低耗电
  这一点在mkii的使用报告中就提出过,应考虑到用电池作移动运
用时,不论是接收还是低功率其效率都需改善。
  6.卫星通讯频率跟踪功能。
  7.在扫描时不要中断接收。
  希望icom在设计上有更严格的要求。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3-01-02
IC-706印象
ic-706印象
                          ba4in 2000年11月

  近日拿到一台ic-706故障机。虽然是706系列中早期的第一代产品(1995年产),维修和使用过程中其性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体积小:
  用惯了台机,ic706拿在手上感觉特别小,尺寸167*58*200(长*宽*深),明显比ft-757、ts-50s之类的机器小,只比tm241两米车台稍大。体积虽小,面板上显示频率字符比ts450还大些,频率手轮大小也与ts450相当。
  二、灵活的结构设计
  此机一大特色是面板可以与主机分离,分离后主机就象一个大铝块,不怕碰撞,运输时只需将面板保护好就行了。音量电位器等采用数字处理,将很多常规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加上面板上的其它功能通过两根线与机内cpu进行数据交换,这样面板分离时只需用一根七芯电缆与主机联接。 机器后部和前面板上各设一个mic插座,功能相同,使用起来很方便。
  三、惊人的频率稳定度。
  说明书上说频率稳定度在正负5ppm,实际用时远优于此指标。用标准频率台差拍法测量,在7mhz长时间接收和满负荷发射一段时间后,频率漂移很难跑出几hz以外,性能比ts450s还要高。看其电路,与大多数电台不同:采用在基准晶体上串联电感的办法微调频率,并且振荡器屏蔽盒位于机体底部进风口处。这样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最小。
  四、高效的散热。
  机体用铸铝制造,内部中央暗藏一个风扇,平时微转,发射时转速提高,由底部前侧进风,后部吹出。看起来整个机器就是一个散热器,而且里外都散热。使用相同功率qso后温升低于ts450。
  五、精细的调谐。
  频率调整手轮在步进1hz时为每圈200点,而一般的机器(如ts450)仅为100点。也许为降低成本,编码器没有使用光电式的,使用一种类似电位器的工艺,以接触方式进行,编码原理与光电式相同。
  六、操作方式有所创新。
  因为面板面积小,所容纳的按键有限,ic-706采取了菜单方式调整许多功能,象功率、话筒增益、自动键速度等,而且菜单不同于以往的ts-50,使用起来更直观。功率调整虽然有0-9档,但实际在每档中间功率也在变化,可以达到用模拟电位器的感觉。接收高放打开、关闭及衰减只用一个键,通过按键时间长短来完成,并有相应指示。ic-706面板除不能直接置频外,只比ts-450少一个“notch”功能。对这么小的机器来说,能做到这点是很难得的。
  七、接收灵敏度。
  说明书指标和实际收听与台机看不出差别,此机采用二次变频,在7m段如打开接收高放,会感觉噪音比ts-450大,去掉高放或按下衰减后,就没问题了。
  八、发射声音调制较小----此为缺点一。
  也许为车载时抗干扰设计,话筒灵敏度较低,在家里用时需要用比较大的声音才能获得满功率,即使加上“comp”压缩功能,改善也有限。这样qso时很容易累,声音给对方的感觉也“单薄”。这种情况只要加大mic放大器增益(需要改动电路),再辅以合适的压缩即可解决,另外ic-706用的ssb滤波器参数为2.3k/-6db,4.0k/-60db,矩形系数指标比其它机器高,但发射声音带宽听起来稍窄,新型的ic-706mkiig等对以上电路上已有改动,使用了频带稍宽一些的滤波器。
  九、发射静态耗电大----此为缺点二。
  由于体积小,ic-706可能成为ham野外通讯的首选设备,在缺少电源的情况下,耗电指标是相当重要的。在接收状态下耗电与普通短波机相当,甚至还要稍小一些,但由于其功放电路的设计,此机在发射时的静态电流高达4a,一般的短波电台只在2-2.5a之间。这样用ic706在10wssb发射时效率与其它机器用am或fm模式差不多。原因是其电路上为了兼顾两米及降低成本、体积,功放推动级采用了单vmos管甲类放大,此管静态工作电流有1.2a,功放级为两支新型mos管,每支发射时静态耗电高达500ma。在改进型的706mkii、706mkiig发射时静态耗电也在4a左右,也没有什么改善,实在令人遗憾。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3-01-02
注意!
文中提到的图示swr功能应为swp(simple band scope),ICOM的中文说明书介绍是"简易波段扫描",是一种简易频谱分析功能,实用性不大,并非SWR驻波比分析功能.

这个问题,被以讹传讹,误导了一些HAM(包括我).
离线BG7FT
发帖
3984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3-01-02
Re: Re: Re: 7FT您好!
最初由 ba6bf 发布
1,没有400m和性能没有关系,那只是少了个波段。
2,2m的灵敏度至少和ic-28a是一个水平。抗干扰能力继承了icom公司v/u段机器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在2米段上的表现的非常出色。我曾经用第一代的706加gp天线10w功率通到过山东和江苏连云港,距离在600公里以上。
3,如果没有使用过这种机器,最好别下这种定义性的评语,否则会给初学者产生误导。


我个人认为:
1,有无400m应该也是机器的性能之一.(性能:机械或其他工业制品对设计要求的满足程度.---现代汉语词典)
2,请参考前文和3
3,自己虽然没有比较过(甚至可以没有使用过),但应该也可以引用他人的评语.
否则------,如果每个结论都要自己去试验才能相信的话.

看法或比较结果各人不同,正好给初学者参考.

706一代也是很好的机器,只是706mk2g更好一点(否则就不是"改进型"而是"改退型"了),当然706mk2g仍然有很多缺点.
我的结论是仅就hf段的接收而言,全新的706mk2g还没有一台保养得不错的旧751a好.有时间把这两台机器在特定条件下(斜拉天线+自动天调)的比较情况写上来.

另外,本来我对是否选择706mk2g也很犹豫,就706的一些问题请教过6bf,通过几次email之后,就下定了决心.谢谢6bf!
离线BA6BF
发帖
16969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3-01-02
Re: Re: Re: Re: 7FT您好!
这两个文章很早以前我都看过了。

我想,我们对性能的理解大概是有些差异。我对性能的理解是指实际的接收性能(尤其是hf段的低段和比赛时候的表现),而不是包括外观和功能等等在内。

我注意到了,在第一篇中,我通读全文发现的改进仅仅是在周边设备和功能上有所进步,并未提到在hf段的改进如何如何。而恰好你提到的751a我正好也有一台,从实际的使用来看(注意,我这里指的是在晚间的40米波段),706要比751a要清晰和干净的多。

事实上,现代机器中灵敏度指标是一个非常容易达到的指标,信噪比和选择性才是现代接收机努力要达到的目标。ic-751a也是一款不错的机器,怎奈糟糕的信噪比总是让我提不起精神。

706mk2g的确比706总体上进步了很多,但我看那只是附属品的提高,而非性能上真正的提高。比如,把机器内部的扬声器的口径加大了,加上了dsp(音频dsp的作用有多少,以后有机会把我使用ft100的体会介绍给大家),增加了一些菜单功能而已。

706在2m业余段的灵敏度已经达到了0.16цv,706mk2g能增加多少?0.016цv???706在2米波段灵敏度最高的段在业余段,把频率调到143.999999mhz,在往上调1hz,你感觉到了变化了吗?就算mk2g的2米波段的灵敏度真的提高了,我怀疑也只是把非业余段的灵敏度提高了,因为从电路来看,mk2g不可能在业余段上把706第一代甩的很远。

我记得mk2g的晶体滤波器是2.7khz或者更宽些,而第一代的706是2.3khz,这样声音听起来的确是mk2g要柔和醇厚一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接收和发射带宽的增加,平时聊聊天还行,dx或比赛的时候是福是祸我看也不一定。

我个人觉得,mk2g真正的一个退步是散热风扇的重新设计,这绝对是个败笔。原先706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风扇在接收的时候也是微微的吹风,发射的时候风扇高速旋转带走大量的热量,所以706第一代和第二代工作的时候,机器温度非常低
甚至比许多中型机器的温度都要低许多。mk2g的风扇就不同了,平时是不转的,发射的时候或温度很高的时候才转起来,而风扇的温度起控点又比较高,所以机器经常性的处在比高的温度下工作。bg6qbr甚至说接收的时候机器都稳稳的,发射一会连天线插座都是热的。为了706温度的问题,我们争论了很久,最后他才发现这个原因。

ba4in的文章我几乎是第一个读者,他说的甚合我意,基本上就是替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