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1IIJ 2018 CQWW CW SOAB(A) LP SO2R
单操作员低功率双发射机有辅助



10米没留神

,结果吃了鸭蛋。
到时分析分析再补总结

SO2R应该是第二次体验了,上次是两台电脑分别独立控制两部电台,这次是一台电脑控制两部电台,各有利弊吧,需要总结。


环境不错,就是有点冷。
首先,万分感谢BG1QQT和BH1HUk和BH1HUK大领导周末休息时间特意来帮助架设天线,感谢BG1HAS提供的4SQ控制器和天线切换器。
上个月参加了CQWW SSB MS组别的比赛,感觉髙波段传播没有预测的那么糟糕,所以产生了一个参加11月底的CW竞赛的想法。其实吧!每年都必参加11月底的比赛的,有句话说的好“先占领什么制高点”。
去年的由于工作和其它的事情,只参加了40米单波段的比赛,而且由于电脑问题日志还丢了(通联数量不多,但是应该不会造成通联朋友扣分)。
我们有个小团伙儿,大家都用SSB对CW一直有恐惧感,所以一直都是参加多人的SSB比赛,凑CW操作员太难,本打算找俩外援,但是大家感觉有点疯狂,就没然后了。其实北京11月底已经到了真正的冬季,白天还行穿啥都行,晚上必须羽绒服棉服。所以野外过夜搞比赛真需要一点执着。
言归正传!为这次比赛YY时间很长,实际做的事情不是很多。其实就是想用多点选择的天馈系统和策略多出点成绩。
天线:
①20/15/10米三波段SB蛛网YAGI
②40/20/15/10米四波段陷波器DP
③80米4SQ(10米鱼竿加载线圈)
④160/80米两波段陷波器DP
⑤40米GP
⑥Beverage(BV)天线(160多米长)
髙波段天线没啥选择,40/80米比较难取舍,到了24日比赛当天还在商量搞啥天线,因为考虑到80米相对40米传播来说更需要一些功率,并且80米只能用加载线圈工作,是全尺寸80米的一半长度,效率看介绍有80%(不包括地面损耗和天线阻抗降低造成的振子电阻损耗),24日当天最后决定出一个临时方案(最后也没按方案执行),24日夜间操作80米4SQ,如果通联效果不好,那么第二天改为40米全尺寸4SQ,80米可以用160/80米陷波器天线弥补,40米24日临时架设一根GP。
其中,四波段陷波器DP任务是每天白天6:00-18:00接s9c+skimmer解码,然后上传到RBN网络,但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切换为发射天线供两部电台使用,想着可以弥补接收SB屁股后边信号,实际没发挥作用。BV接收天线负责是每天18:00-6:00夜间,通过BG5TOX的SDR切换器一路给S9C+skimmer解码和另一路给TS590接收天线口,当辅助接收天线使用(经过两天比赛,感觉低波段使用4SQ能应付)。
传播情况还是很平静的,没有很高的A和K指,并且有很低的SFI,对于低波段通联是相当好的(我觉得,因为家中没有80米天线,所以对传播不了解,瞎猜测),也就苦了北方的髙波段。临近比赛都会每天关注下传播情况,如这个网站
https://dx.qsl.net/propagation/index.html 一般会有三天的预测,如果想看的远点可以去ARRL官方网站
http://www.arrl.org/news/the-k7ra-solar-update-552 这个在新闻News里边发布,一般预测15天到一个月的A,K,SFI啥的。
其实我还比较关注天气预报,因为北京到了11月份经常刮风,而且都比较大,所以野外耍的话很受影响,直接会导致无法参加。(记得有一年11月底在B1Z比赛,风刮都邪了,记得特别清楚714天线都转不动了,第二天发现下边的接收天线R8也斜着挂在铁塔的拉纤上了)。
想要很好的系数分那么可以关注下都有谁会参加这次比赛,像比赛大台K3LR,W3LPL,ES9C,OH8X就不用说了必参加,主要看看非洲,中美州,南美洲都谁会去操作,可以来这里看看
https://www.ng3k.com/Misc/cqc2018.html 这个一般远征的信息会发布到这里的,还会有一些重要的参赛者信息也会发布到这里。
其实我还打印了一份,准备坐坐功课计划计划,争取在RBN网站上给过滤出来,最终没有用上,如果是MS组别可以试试。
今年的各种传播指标和去年类似,可能SFI更低几个点,所以把2017年11月底的RBN网络比赛数据
http://www.reversebeacon.net/raw_data/ 下载好分析了下北京地区BG8NUD/1、BD1RX比赛数据,大致分析出了80-10米的各个地区对北京的开通时间,并制作操作策略波段切换和天线方向的选择时间表(由于第一天架设天线时间严重超预估,所以第一天白天无法执行计划表)。


这次想出好成绩,所以打算试试SO2R模式,这样可以把手头上的设备都用起来。
设备:
TS590+FT-857D(本打算用IC-725+BA5SBA做的SDR实现频谱显示,结果IC-725的CIV口比赛头天晚上发现有问题无法同步频率)。
三工器+带通滤波器(按照现成的资料和模拟软件+不断调整制作)。
SO2R声道控制盒+脚踏开关实现日志录入窗口的选择和左右声道和立体声的选择。
1000瓦小型发电机,烧水冲咖啡取暖两不误。(这次的发电机还是很给力的,不管多么冷的天几下就能着车)
值得一提的是睡袋(黑冰B700),这个睡袋用过几次,但是都是在室内使用,所以温度没有在零下使用过。这次第一天晚上担心后边的比赛完整,所以25日凌晨1点到4点没有发电取暖,直接脱个精光钻进睡袋,当天零下5℃(此睡袋极限温度-8℃),身体一直很暖个没有觉得冷,感觉很棒。
根据平时使用SB的经验1.5个小时单人可以架设完毕,架设帐篷和摆放 设备,再加一条四波段DP三个小时可以搞定,因为有个轩友BG1QQT说要帮我来架设天线,所以就更有信心8点之前架设完毕,八点之前可以热身先在频率上通联。后来发现经过几年没用SB快忘记怎么装了,就这样搞完白天两个天线已经是9点多钟了,计划10点停止通联继续架设晚上用的天线,也因为这样的延误把结束通联时间放到了10点30分。其实大戏还在后边,计划10点至13点架设完其它天线,后来又来一位轩友BH1HUK+轩友大领导,一同努力下在16点30分完成了所有天线的架设。
非常感谢他们舍去周末的休息时间帮我来架设天线!赞!
24日傍晚领导来送睡袋和一次晚饭,后边的比赛都是方便面、咖啡、带的包子、火腿肠度过。领导盯着吃完才回去,所以操作时间减少了一个小时。
14兆底燥非常低,开着前置放大,滤波器500HZ没有强度显示!虽然已经到EU和AF传播的尾声,信号强度有3个S(开前置放大),听着信号非常响亮,但是叫不通,期间也在用第二台设备FT857D在做40米,发现40米在单根GP的情况下底噪S8,第一感觉晚上40米要歇菜,事实这是这样了,晚上听到的信号不多,通联数量很有限,第一天夜里总共通联66个电台。80米底噪S5西南和西北干扰能到s7,对欧洲接收有一定影响,发现如果切换到东北和东南方向,和160/80米的dp底噪相当为s5。80米没怎么操作过,但是看RBN的数据北京在5点至8点对欧洲和非洲传播会很好,事实这是如此,80米到7点来钟有一点一个接一个堆积的感觉,所以影响到了6点半切换到20米对NA的计划,等切换到20米感觉有些晚了,由于没有底噪,所以频率被占的很满,只能到14.088附近摆摊,想着能赶上一个NA的小高峰,但是没有出现,也扫了扫系数,发现加勒比地区信号不错TI9W信号很强,日本排队的超多,也不想在这上花太多时间只能放弃,我觉得有几个系数很难做的,像TI9W,ZF1A这两是变态组合,都是玩单人双机,而且估计这是PK赛,应该还有几个也是这个情况。他们可能会忽略弱信号,照顾另外一个波段,周一早上他们信号很强,但是一直在CQ,偶尔会回应日本电台。24日160米信号不多,而且是AS部分,拿下了几个系数,没有做摆摊呼叫(比赛结束后脑袋清醒后,感觉操作有很大问题,像在80米扫地或者40米扫地同时,完全可以外另一个波段摆摊操作)。
25日白天终于可以感受下髙波段了,21兆无底噪,大洋洲的信号过来有S2-S3,听BD7LMD信号声音小到几乎无法分辨,估计达到了接收机的极限,到了下午15米的欧洲信一样微弱不法通联。就这样把10米忽略了,纳过闷来已经下午14点了,扫了一圈没有声音,这次没有接频谱显示有些可惜,效率会降低很多,也会错过很多信号。
原本计划16点半切换到7兆通联NA的,但是发现15点半日本已经开始通联NA了,比咱们早一个小时这是正常,后来下载下来25日的RBN数据发现14点半北京地区已经开始收到美国西部很多很强信号了,估计是电离层太弱造成的吧。在15/10米没有传播的时候总盼着有奇迹发生,突然传播打开不断有欧洲信号涌来,这样的想法稍微影响的通联NA的时间。
25日到了下午16点半天已经黑了,听着很多强劲的信号和24日区别不大,通联吃力。反倒觉得80米传播要比20米要好。40米第一天使用的GP底噪太大无法操作,说句实话不如DP来的实在,beverage在40米不能给857做接收天线,所以觉得废掉了。25日中午休息时间为了让40米数据好看一点,把原计划的80米效果不好时才更换到40米的4SQ给否定了,改到了40米4SQ。
去年用同样的天线在40米操作过单波段,干扰源为西南方向(我们村居民区)和正西(草场村),这次没有变化,西南、西北底噪是s7,东北、东南底燥S3,NA信号过来很容易分辨和通联,几乎能挺到就能通道,欧洲西北方向就比较郁闷了,用天线指向东北听欧洲信号S5,但是通着费劲,不是对方没反应,就是对方让重复重复,天线指向西北听自己听着又费劲,但是很容易通联,所以总是来回来去切换。
160米第二天感觉比第一天传播要好,能挺好远一些东欧电台,但是无法叫通。160/80米25日为双波段陷波器DP,天线太长旁边的树应用有限的10米高,所以两端离地面两米高,效率不好说,再加上功率100瓦,只能这样了。
到了比赛的后段人困得不行,听着电台的声音已经坐那快睡着了,立马恶补两个小时的睡眠,汽油明显充足的很,就让它发点取暖吧。到了后段其实第二部电台已经是摆设了,力不从心!记得那会儿精神时候,扫街差不多了会偶尔双机同时交替CQ,会有一种忙的不亦乐乎,如果这边一个弱信号你要让他重复,那么那边的通联对象就要跑掉或者被别人把频率占了,所以这边发完对方的呼号信号报告,很对方回应的时候,赶紧切换到另一部电台CQ或者输入记住的对方的呼号回应、像我脑袋内存小的,就会让对方重复发AGN,等对方开始重复呼号时候,赶紧切到这边发TU BD1IIJ,脑袋开始记那边的电台呼号,这种情况不是很多,如果是高功率估计会疯掉的手忙脚乱。所以我觉得周一早上叫TI9W应该无望了,事实这是如此。
比赛整体感觉不错,没有乌龟带来的堆积让人兴奋的感觉,但比赛不温不火通联也很快乐,虽然成绩不是很好,本身好成绩也是给准备充分的人的,这点我认为没毛病!
这次准备的不够充分,如,比赛头一天晚上才调试电台的工作,网络连接等,天线架设考虑的太过于简单,应该避免当天架设天线(要求高的话),如果玩双机尽量使用同一种电台。
这次160米没有对比BV和DP的区别,会不会有信号在BV上突出来,BV天线噪声在S3左右(不开前置放大),DP在S9底噪,BV在160米波段才一个波长效果不是很好,看介绍到2.2波长或者3.3波长会好很多。
短暂的比赛两天时间到了,频率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期待来年再战,也希望髙波段传播越来越好,祝大家通联快乐!
VY73 BD1IIJ
[ 此帖被BH1IIJ在2018-11-28 22:0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