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示非常支持hocool大胆的科学考察行动,必将传诵在ham间成为佳话。
在技术方面个人感想如下:
1、感觉拉动比偏低,探空设备升至一万米高度时已经接近引力平衡,可是这时仍然没有脱离气象层面,以时速100多公里/小时急速向东漂浮,如果拉力比再加大些(这个量一定要有记录)探测设备将升高超过这个层面,进入无风高空。
2、传感器太少,感觉要有包括温度、压强等传感器会更好、更有意思了,目前国家、国际正在大力宣传碳排放,温室气体,如果再能加入三大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检测记录,会更有科学考察的意义。
3、升空设备臃肿,份量太重,这也是探空设备没有继续升高的原因,建议下一次一定要减低重量,加大拉力比,争取能在几分钟之内就升到超过一万米高空的无风层。
4、设备集成的较多,造价偏高,感觉丢失可惜,建议全部设备为diy自制,减低成本,除了数据存储卡以外其他都为一次性使用,发动ham喜欢这一项目的捐赠。
有时间再交流,先到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