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ecsun.com.cn/tiandi/27/27.htm超动态、宽频响优质晶体管调幅收音机
【上海无线电三厂:李传钟 曹锦馨】
高放、混频、振荡电路
在混频级前加一级调谐高放对于提高相对灵敏度和信噪比,加大agc可控范围,减少本振反向辐射、减小人体感应,改善像抗与组合干扰等指标均为有利,但增加了一个调谐回路,将使成本、制作与调试复杂程度大为提高。本机采用两只3dg201a晶体管bg1(高放)、bg2(混频)组成直流并馈的“级联高放-混频器”。
由于共发高放的负载就是共基混频的输入阻抗(仅一百几十欧姆左右),所以该级的电压增益较低,但仍有6-12db左右的功率增益,这对提高短波段的信噪比还是有利的。同时,共基输入低阻抗的隔离作用,使本振反向辐射大为减小,这对于改善人体感应、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亦极为有利,因此,即使采用基波振荡的混频电路,其频率牵引也很小。这种电路还可大幅度地扩展整机的接收动态范围。并对为增设性能稳定可靠的高放宽带agc电路提供了必要条件(即使工作在短波时亦是如此)。
混频级的工作电流控制在0.17ma左右,此时的混频跨导不低、而混频噪声较小。本机为了减小组合干扰和有尽可能高的相对灵敏度与信噪比,每个波段均采用基波混频方式。
本振管bg2采用接成共基极基波振荡方式,并适当提高振荡回路q值以改善振荡波形,使组合干扰较小。
agc电路
1、宽带agc电路
在信噪比足够的前提下,最为有利的控制方式是从收音机的输入端就开始控制其信号强度,使第一级晶体管不至于过载,而引起严重的包络失真。
本电路在第一只高放管bg1的基极就加有宽带agc电路,电路如图2所示。
中频信号从一中放管bg4的基极经c40送入bg7,进行放大,b12、c42组成输出谐振回路,谐振在465khz,放大了的中频信号经d4整流,r32、c44滤波,取出直流成份的负电压,再由d3的延时(它和d1、d2一起,保证高放agc延迟到整机有足够高信噪比时才起控)后经r34(隔离电阻)送到agc的控制元件d1、d2、r21的作用是降低高放agc放大级输出槽路的q值,使此级谐振曲线顶部宽且平坦;这将有助于使整机偏调时,高放agc电压不会迅速下降,使高放agc失控而致后级过载。故对偏调失真有一定的裨益;c41是高放agc放大管的中和电容。
d1、d2在直流回路中是顺向串联的连接方式,而在控制二极管导通的交流回路,d1、d2却是反向并联的连接方式,见图3。这时,使agc起控有以下优点:
(1)d1、d2交流呈并联状态,其等效电阻比单个二极管要小一倍,于是就有较大的agc控制深度。
由于本控制系统是在阻抗较低的第一只晶体管基极输入回路(其总阻抗近于1kΩ),当二极管起始导通,电流很小,特性曲线率较大时,其等效交流阻抗较大,实际上没有显著的分流控制作用,因而其阻抗的非线性也几乎不影响总阻抗,当继续导通、电流上升等效阻抗显著下降、分流控制作用明显时,其特性曲线曲率已有显著改善。
(2)在交流回路中,由于两只二极管是反向并联,可以明显地改善单只二极管在导通时的非线性,结合上述工作条件与工作点的选择,大大减小由于一般单只控制二极管且工作条件未妥善安排选择而必然存在的由于非线性而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如使交调、互调、组合干扰等指标恶化;当然也会明显改善因交互调制的双信号选择性。
agc的控制作用是当无信号或小信号时,由于信号小,经d整流的负电压ve很小,此时vb的电压对地只有0.65v左右,所以d1、d2均不导通,它们的交流电阻rd1很大,对高频回路的影响很小。当信号逐渐增大时,经d4整流后的负电压ve就逐渐增大,当d1、d2两端的电压vdb大到一定程度时,d1、d2、d3导通。此后,ve便随输入信号增加而增加,即a点的电压向负的方向增加,此时便会发生以下三种连锁反应:
(1) id1、2 二极管的交流电阻r d1、2 天线回路的次级负载阻抗z次 反射到天线回路初级阻抗z初 天线回路的ql Δf 。
(2) 随着二极管d1、2、3导通 vb ib1 ic1 使 vc vac 使 id1、2更 控制二极管的交流电阻rd1,2更 天线回路次级负载阻抗z次更 反射到天线回路初级阻抗z初更 ql更 ,Δf 更 。
(3) va vb ib ie 高放管的电压增益
gv (∵ gv=vo/vi=[(1+β)ib*rl']/(ib*ri);ri=rbb'+(1+β)26/ie;当
rbb'<<(1+β)26/ie,ri=(1+β)26/ie,∴gv=ie*rl'/26;ie gv )
在以上三种情况的同时作用下,使高放级增益明显下降,天线回路通带展宽,达到agc的目的。高放agc的控制量可在48-50db左右。这里将高放agc又称为宽带agc,是因为 其控制信号是从一中放管的基极取出,此时信号经过包括天线输入谐振回路在内只有三个选频回路,而放大管的负载槽路又并有r31,使该槽路q值下降,其总调谐曲线如图4中a所示。较之整个高中频调谐曲线b来讲,平坦得多,这种agc程式可有效地避免较强信号偏调后由于agc失控引起的被控级和后级过载而产生的严重失真。
增加高放宽带agc有以下好处:(1)有效地控制输入信号强度,不使高放、混频级过载,从而避免了在强信号时第一二级过载而引起包络失真及一系列组合干扰。(2)在强信号时,可以降低天线输入槽路的ql使整机的通带进一步增宽,音质得到进一步改善。(3)由于agc控制作用宽于整机信号通带,不会因偏调而引起失控造成严重偏调失真。
2、中放、agc电路
高中频调谐曲线能否在输入信号强弱发生变化时保持对称,对整机尚未过载时的谐波失真是个重要因素。
当输入信号强弱变化时,要保持谐振曲线形状不变,这对电子管收音机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这是因为电子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其在一般中波或中频工作时的输入、输出阻抗要比一般晶体管高上若干个数量级,甚至比作为信号源的槽路谐振阻抗还要高出一至二个数量级,且变化很小,动态范围很大,其高中频谐振曲线特性很稳定,一经调整,基本不随输入场强信号变化而变化。晶体管收音机则不然,由于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件,实际应用时有明显的双向性,其动态范围很小,输入输出的阻抗又较低。当机器的高中频部分自动增益控制线路工作时,为了控制放大器的增益,往往要改变受控管的工作电流ib、ie等,这将使受控管的短路输入电容ci和输出电容co,尤其是ccb均随之改变,如图5,
引起回路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而失谐,这样高中频部分总的谐振曲线就会变得不对称,如图6中的曲线i所示,ii为调准时的谐振曲线。如前所述,曲线i的形状肯定将使通过该回路的调幅波的上、下边带幅度改变,因而改变包络形状,必将导致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产生严重的谐波失真。与此同时,受控晶体管ie减小,晶体管的短路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的通带变窄如图7中曲线i,整机频响将受明显影响。考虑到实际调试中(特别是kq近于1或≥1)各槽谐振频率可能有参差,ri、ro的变化常影响谐振曲线顶部的对称性,如图8中曲线i所示。更伤脑筋的是:由于晶体管ccb的存在且随vcb而变,使得它反馈到输入回路的阻抗随信号强弱和agc电压而变化,更容易使输入槽路曲线随之而变。因此,由于谐振曲线不对称而造成的包络失真几乎也是难免的。本电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了谐振曲线对称稳定性,可以在信号变化很大范围时,保持谐振曲线基本对称不变。
1.电路采用两组双调谐回路与一个单调谐回路,包括宽带agc六只中频变压器都采用同一种型号(tf102s)。由于中频槽路所配电容较大(1000pf),槽路的特性阻抗(zt=q*1/ωc)较小,同时中频采取低抽头、大电容的耦合方式,这就使晶体管输入输出阻抗zi、zo对槽路的旁路和影响减小,其次,由于槽路的电容较大,ci和co的改变对槽路的影响也减小,从而大大提高了中放的稳定程度,改善了谐振曲线的稳定性。
(1) 一中放晶体管的负载电阻取得很小,仅120-130欧姆(一般晶体管收音机内的中放管输出负载阻抗在几千至几十千欧左右)。控制一中放的增益仅在16-17db左右,这样,不用中和电容内反馈也很小,该级电路工作得相当稳定。此级的直流工作点由w1控制,电流在1.5-2ma左右。
当一中放bg4工作电流变化时,由于负载电阻很低,尽管晶体管的输出阻抗zo有变化,然而输出回路总的阻抗变化量小到已可忽略的程度。另一方面,晶体管内部反馈作用也因此原因减小到忽略程度。这就避免了一般中放电路输出端对输入端的较大影响。
为了弥补一中放的低增益,二中放采用了由npn型bg5与pnp型bg6组成的对在交流来说呈现共发共基组态,而对直流来说是并联在电源两端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这种接法对扩大二中放动态范围是有利的。面pnp管作为末中放,其输出末中频变压器冷端就可直接接地,这就可不要次级,而将检波二极管直接接到末中放pnp管的集电极,既简化了电路,统一了各中频变压器型号,又提高了检波电压,减小了耦合损耗。它们的直流工作点同w2控制,该级电压增益高达52-54db左右,而且稳定性也好。
采用了上述措施,明显减小了晶体管参数变化时对槽路的影响。为进一步将晶体管输入阻抗的变化也减小到最低限度,使中放agc电路还具有对晶体管输入阻抗的变化起补偿的功能见图9,通过将检波输出的直流成份经d7一定的延迟后,由r26、c39等元件送给d6控制一中放的工作电流。小信号时(<0.25mv/m)d7不导通,当有较大信号,使d7导通,如图11
..................................................
...............................................
.......................................
................................
【编者按】 1981年初,《无线电与电视》发表了这篇《超动态、宽频响优质晶体管调幅收音机》的文章,当时便在无线电爱好者中引起了轰动,事隔20多年,大家还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这篇使全国收音机爱好者魂牵梦萦的文章。多少年来,很多人都梦想能如法制作出一台高质量的调幅多波段收音机。今年初,《广播爱好者》网站的网友又重新提到这篇文章,公司领导决定响应,邀请网友和公司内有兴趣的同事一起来diy这台机。
附:公司领导在《广播论坛》发布的倡议。
网友发言:1983年第一期《无线电与电视》杂志刊登了上海无线电三厂的李传钟、曹锦馨文章--《超动态、宽频响、优质晶体管调幅收音机》一文,该文对影响晶体管收音机音质的各种因素作了精辟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且提供了完整的收音机电路图、各线圈绕制数据和完整的1:1印版图。第二期又提供了该机的调试、统调步骤和方法。
鉴于优良的性能指标和独特的电路设计,本人用锯条自抠线路板,自绕中周和各线圈,累计费事约20天,完成了整机制作(因买不到琴键波段开关,短波没有焊接)。经开机调试,感触颇深:因为检波二极管没有偏流,背景噪音极低,声音洪亮、清晰,杂音极少,无信号时听不到任何沙沙声;检波电压很高,在塘沽收听中洋一、二台,检波电压在0.8v左右,天津台有时达到1.5v(无有点自毫伏表,只能用万用表测量检波滤波电容两端电压)。当时加中也有两架不错的晶体管机(一台式,一便携),但是声音质量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其相比。摆在桌子上听了一年多,因为没有机壳,实在有伤大雅,放入箱底近20年。前几天心血来潮,翻箱倒柜折腾出来一通电,没有一丝声音,何处故障也懒得寻找。工作已经够繁忙,恐怕再也没有时间重温以往的乐趣。
上海无线电三厂的春雷3t9-b电路基本与其一样,只是agc电路较简单和末级功放少了温度自动控制电路,但是无防大碍,整体性能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无非是强信号控制稍弱一点,不在电台发射天线底下使用,绝不会出现大信号阻塞失真。3t9-b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优质的声音,希望拥有着好好善待它。拥有3t9-b很幸福。顺便说一句,哪位拥有者如果肯出让,请与我联系(wangxguo@yahoo.com.cn),以圆我多年的梦。
laofan:我提个建议好不好…….同意的举手!超过100人就干。请那位有这台原版机的网友,借给我,让德生复制一套件,让大家重温旧梦! 我给恶霸领导说了,他笑说:“我知道这台机,超过100人就干,把我也算上” 现在开始报名: l2,laofan……
shwx :100个?够不够开模费用呀?外壳改进吗?电路性能保证吗?oem还是侵权生产?敢打春雷的牌子吗?解决这些问题,我算三个!
阿原:算我一个。
harbour::准备好钱吧,同志们!幸福的日子即将来临。
……
如果各位同事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请到用户服务部或工程部索取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