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07阅读
  • 0回复

地震救援要准备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墨迹
 
发帖
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04-19
作者:流行病学专家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贺雄教授 >>作者博客 >>作者微博

  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浅源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已造成多名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国家迅速采取行动,驰援灾区。当天晚上,我们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委、市政府、卫生部的指示后,立即筹备物资,并在一小时内组建了两支防疫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前往玉树藏区地震灾区开展公共卫生救援工作。虽然大部分队员都参与过1998年特大洪水灾后防疫、印度洋海啸国际救援、汶川抗震救灾等任务,在灾后公共卫生救援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高原地区工作还是第一次。据我们了解,此次地震灾区地处高原,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救援人员不仅需要克服余震的危险,还须克服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青海玉树地震救援——克服高原反应

  青海玉树地震一带,海拔多在3600米以上,当地空气的氧含量相当于平原地区的3分之2。救援难度之大、条件之艰苦可想而之。虽然当地海拔高度有限,高原反应不会影响生命,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自然条件无疑会影响救援人员的体能发挥。当地海拔大多在3600以上,从平原过去的人要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应付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伴发的症状多是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产生脑积水、肺水肿等,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下撤到低海拔地带,或者吸氧,这些大家在一些登山节目或者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果体能不过关,去了反而需要别人照顾(成为被救援对象),给别人造成负担。

  我要特别提醒从南方,或者是从一些低海拔过去的救援人员,可能会有高原反应。所以在这次救援过程中,国家首先从就近调拨队伍,启动西北区域联动应急救援机制,把西北的一些队伍,如甘肃、陕西,还有西藏的队伍过去,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好地适应高原地区。

  出发前应做哪些准备?

  高原反应,是指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中氧分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高原不适应症。提醒救援人员,在出发前必须要确定心肺等主要脏器是否健康,在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启程。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病变以及有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当地平均温度只有零下4度,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引发急性高原病,救援人员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以防受凉感冒(而且千万不能感冒)。

  救援人员应尽量携带些防治急性高原病、感冒的药品以及维生素类药物。实践证明,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前2天,持续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原反应的发生;在进入高原的途中,应继续服用抗高原反应的药品。

  抵达后应注意什么?

  从平原到高原,高原反应一般人人都有,即使提前使用药品,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原反应的发生。由于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寒冷干燥,刚到高原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如果高原反应不很严重,建议最好不要吸氧,以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身体健康者2至4天后,上述症状一般可以好转或消失。在此条件下开展工作,须保证足够的休息,原则上6-8小时工作后必须从岗位撤下来休息(此处指的是返回住地休息),不然易导致战斗力丧失。

  进入高原后尽量争取多吃碳水化合物、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及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同时注意避免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或思虑过度也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自愈时间延长。此外,初到高原的前几天,要避免受凉引起感冒,而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出现高原病怎么治疗?

  急性高原病是人们初到高原时最容易出现的疾病,它是因急性缺氧反应引起的,分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3类。在到达高原数小时后至一两天内,若发生头痛、头晕、疲乏、烦躁、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眼花、耳鸣、手足发麻或双手抽搐等症状,便可能患上了急性轻型高原病。此时要立即停止重体力劳动和吃药,症状即可逐渐消退。 如果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出现头痛、心悸、失眠、厌食和恶心等症状,然后频繁干咳,并渐渐加重,伴有紫绀、呼吸困难,接着咳嗽更厉害,咳痰,痰液呈粉红色泡沫状,或呈薄稀的橙黄色液体,状如啤酒或橘子水,或呈白色清水样,就是患上了高原肺水肿。这种病病情急、发展快,发病后需要及时抢救,只要诊治及时、准确,症状可在数小时内缓解,一般7日至10日可痊愈。患上高原病不必惊慌,只要科学、及时地采取医疗措施就可以好转。

  重点加强传染病防控

  要防止灾后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对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卫生部门、各级政府非常重要的一个责任和任务。地震过后,任何国家都会第一时间派出医疗卫生救援队。防疫队在灾区现在要抓紧时间完成这些事:

  1、灾民安置:因为很多民房都被破坏了,要给灾民找到适当的安置地点,不能随意在那里安营扎寨,要事先做卫生处理;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人口密度较大,增大了各种呼吸系统感染疾患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建议定时对居住房间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通风换气。

  2、保证水、食品的供应和卫生安全:震后房屋倒塌,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而水源和供水设施被破坏、污染,也令饮水存在安全隐患。教育当地群众不喝生水和不明来历的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取水点周围50米内禁止大小便和乱丢垃圾,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将生活饮用水消毒可以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张贴非饮用水标示,警示难民不要饮用非饮用水;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后,必须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3、尽快建立起灾民安置点的环境安全检疫设施:教会灾民科学处理垃圾,生活垃圾、粪便要得到有效的管理,不能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大小便应定点用漂白粉消毒处理,临时搭建厕所应征求防疫人员的同意和指导;集中堆放的捐助衣服,要进行分类存放,清洁后日光暴晒后,再穿用。

  4、尽可能创造洗手的条件。提倡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用流动水洗手,时间至少在半分钟以上,尤其注意对手背、指甲缝、手指指间等有皱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有条件者擦以肥皂的洗手液。

  5、加强对重点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登革热等的监测与报告。

  6:开展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提高对几种主要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的认知,普及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就医等。

  在此呼吁志愿者暂时勿集中前往救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危,十分关注抗震救灾工作的进展,许多志愿者纷纷表示要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目前,救援力量和物资正相继赶到,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鉴于玉树州地处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加之灾区地势狭窄,交通条件也难以满足大批人员迅速聚集。为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应提倡尽可能采取专业救援为主,为此呼吁广大志愿者暂时不要集中来灾区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