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上面画图我还不会,等在纸上画好后,拍下来上传。
混频的重要性:混频增益(不很重要,比如二极管环形混频器的增益是负的,要靠后面的中频放大器来弥补),组合频率干扰,按理论,混频后会有nf1+-mf2的成分,n,m=1,2,3,...一般我们只要f1+f2或|f1-f2|,其余的是不需要的成分,后面要加高性能滤波器(如选频放大器,集中滤波加宽带放大器等)。如有条件应当把第一中频设计成高中频(针对短波3--30mhz,中频为50,70,90mhz等),大大提高抗镜频干扰能力,同时输入选频回路可设计成不调谐带通滤波器,简化调谐手续。动态范围:三极管,集成电路等混频器动态范围较小,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结形场效应晶体管(idss最好大于100ma以上)的动态范围都比较大,而且组合干扰小,噪音低。原来参量混频器用于高频电路(如vhf,uhf,微波等)现在也有用于短波段的。动态范围,噪音,干扰等指标都很好,但构造复杂,需要泵源电路。(可参阅南京工学院《电子线路》,大约是1979,1980年版,记不清了,共五册)。解调不同的信号方法各异,如am,fm,ssb...等等。ssb解调也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可以使用成品模拟乘法器,严格控制bfo信号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