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参赛的一年赛前三周:无奈的选择
赛前三周:低波段上有辅助组的优势比想象中大
统计至2020年的历年CQWW CW 80米波段的成绩,包括多人组的80米波段
赛前三周:想在家出好成绩有难度,寄希望于竞赛经验吃老本
赛前三周:低波段传播不与天斗与地斗赛前两周:低波段噪音是永远的痛短暂的低噪音状态和常规高噪音状态对比,本地干扰贡献了10dB,远地干扰只贡献了3dB左右
赛前二周:尝试80米波段通联,FT8大功率烧坏天线赛前一周:更换巴伦,调试并不顺利升高立杆后,天线顶端终于超过了房顶
赛前当天:功放测试未通过,只能参加小功率组
比赛结果:虽然是低功率单波段,但态度还是端正的
参赛数据总览
因为是单波段,而且是低功率,比赛实际上非常轻松,但是感觉上和结果都像是在参加160m比赛,低波段低功率比赛是第一次,也算是累积点经验吧。 对比赛两天的噪声略微有点失望,之前观察噪声的时候,深夜时段会有间隙几十秒到几分钟的特别“安静”期,可是比赛时并未出现,噪声一直在-90到-95dBm之间,一个固定的本底掩盖了我周边的干扰,以前很明显的电梯上下引起的波动也被“隐藏”起来了,不过对于低功率来讲,这个噪声貌似是“匹配”的,整个比赛中大概有几十个听到而叫不到的情况,因此更低的噪声可能并不会带来本质的差别,只是在主叫时可能会略微增加一些小信号QSO,幸亏不是参加大功率组,要不然可能就是“聋子”。
家里所有的电台设备被堆放到一个角落(夜景模式)
近一年多,已经非常习惯遥控操作了,因此即使在家,也很少坐到电台室上直接操作,这次比赛不会很“忙”,所以照常坐在厅里的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比赛,一副很休闲的样子,但具体操作还是比较激进的,使用了SO2V模式,主叫时间至少有一半,在主叫的同时,还用另外一个VFO对频谱上每一个看得见的信号都进行收听并标注,即便是无辅助,也不至于在系数上吃亏。第一天做了283个QSO,前150个QSO左右的时候,平均得分居然只有0.9,北美只做到两个台,差点全军覆没,幸好欧洲还算不错,所以一天就超过了原有纪录的分数。和预想中的一样第二天异常艰苦,大部分台都已经做过,扫地需要更加仔细,尤其到了深夜欧洲时段,主叫已经几乎没有用了,干脆停下主叫,全力挖掘小信号,终于又增加了102个QSO,幸运的是第二天的北美比第一天好很多,增加了十几个,其中不少是ZONE4,连没有抱希望的ZONE5也收入了两个,总体来讲系数还算满意,大约只有不到5个系数因为功率太小而失去。
白天补拍的客厅“休闲远程”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