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6bs
:6BF老师你说的很对,我的说法可能有偏颇但我绝对没有嘲讽的意思我是很支持老师师出的套件,我只是想说的是如果把工艺和外观做好一些就有很多HAM不会买外国产品,就我个人感觉使用8HT的XIM和 ..
(2012-09-30 00:20) 
从您积极参与8HT的XIM套件活动,可以看出您是热爱业余无线电DIY活动的,所以和你讨论有关的话题,我也感到十分愉快。
从您提到的机器外观和工艺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10多年前BD6RA赵老师的四波段或者说7年前我设计的第一款收发信机套件KN710。那时候,我们的经验都不足,而且配套市场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于是国内第一代和第二代业余短波套件都是裸体的,根本就连个外壳都是没有配套的。后来,配件市场和物流越来越方便,于是从KN900开始,国内的套件开始有了正式的外壳。基于不同的设计概念,我和BD6RA后来分别走了不太相同的机箱造型的路子。6RA逐渐开始使用定制的冷轧钢板机箱,而我则从07年的KN-Q7开始使用铝合金型材机箱。工艺上,也都在各自探索着最合适的方法,也许这种探索将继续下去。但无论结果如何,客观上都在为今后的国产套件积累着宝贵的经验。
仍然是前面的话题,在我们国家大多数HAM都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制约着机器工艺和造型的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总呈现为经济能力的高低。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内容大致是这样的:1000块钱的成本。第一种设计方法是把800块钱用于机芯,200块钱用于外壳。第二种方法反过来,800块钱用于外壳,而把200块钱用于机芯。结果我问了10个人,有9个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种设计方法。当然,我这种提法有点极端,但却很朴素的反映了大多数人对机器的真实需要。
同时,有人又提出他的看法。那就再给机箱增加600元,这样既保持了机器的性能不下降,又保证了有好的机箱。这样的说法,看似很好的结果了我前面说的矛盾。但是,把帐再算一遍,却发现又陷入了另一个深坑里,机器的成本达到了1600元。平心而论,按大中城市白领的收入水平增加的这点钱应该是可以轻松负担起的。但是,我不可能以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来衡量绝大多数也许并不富裕的HAM。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中国HAM中有钱人多的很哪。的确,我承认就我认识的有些HAM的年收入都可以超过20万元。但是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一个中国人的通病,有钱的人经常以眩富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富有。通俗的说吧,有钱人往往以使用昂贵的顶级设备为荣,而根本不屑于使用DIY的机器。当然,我承认我这话说的有点绝对了,但起码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现实。
正如您所说,我做过的DIY套件有几千台了。而据我所知,购买人群中,中低收入者占了绝大多数。起码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在目前,我国的DIY爱好者仍然普遍做不到可以愿意花掉自己2个月的工资去买一台5千元的K2,或花掉半年的工资去买一个只能供自己玩的2万元级别的高档电台。毕竟大都是工薪阶层,谁家不要过日子啊?谁家的老人孩子不要养活啊?
这就是大多数HAM的真实状况,有钱并且喜爱和愿意用DIY机器的毕竟是极少极少数。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但是如果那瓶酒要花掉整整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过日子钱,我估摸着恐怕也很少有人冒着最后被饿死的危险去喝它吧?
我的观点,在不太增加成本负担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DIY机器的造型和工艺水平,但绝对不能脱离国内的大多数HAM的经济负担能力。这10几年中,随着我们的经济支付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的业余DIY套件的造型和工艺水平也在有目共睹的逐渐提高中。而且,我也十分确信当大多数人终于可以真正达到富裕标准以后,我国的DIY套件水平一定能够达到世界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