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我询问他家本底燥音的问题,他告诉我大概10年前,2015年左右,底噪就开始变高了!现在是非常高!请注意2015年这个时间点,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的时候! 我询问在家楼顶上弄大天线,后期的维护怎么处理?他告诉我FTI帮他来完成!
FTI是日本连锁的吊装服务提供商,从基础的塔基施工到后期的天线维保都可以做,因为火腿数量的庞大,这个已经形成了产业,FTI目前大概有4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HGY的天线不需要任何火腿的帮忙,只需要出钱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就可以完成天线的后期维保工作,这点在BY是暂时无法实现的。
再往后的聊天限于翻译问题以及对方的英语能力,想深入的聊天就没法完成了……总之和老前辈的简短聊天能学到太多的知识了!respect!
到日后的情况:
关于行程安排: 这次因为和BG9JDI搭伴出行一起住酒店,决定双人成队,相互有个照应,在出行前我们把想去的地方全部标记在google地图上,并且这个标记我们两个都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看到,再通过地图来规划每天的行程。
每个标记点都可以再次做备注,这样以便规划具体的每日行程▼
最后得出的详细每日规划如下: 周三:机场→东京铁塔→涩谷→涩谷买鼓棒→涩谷十字路口→涩谷超市→(歌舞伎町)→回酒店 周四:酒店→0930开馆 NHK博物馆→(田宫旗舰店)→警视厅大楼→中午→浅草寺→(毋妻桥)→天空树 周五:台场MUJI→(台场自由の女神像)→(台场优衣库)→中午吃完饭→去千叶市→回市里 周六:全天展会→吃晚饭聚餐 周天:展会?→(消防博物馆)→秋叶原→(秋叶原唐吉可德卖场)→ham商店 4家电→大巴? 周一:酒店→机场
在实际执行中发现每天的项目安排太多,只安排参观项目不限制时间,造成一个项目无法结束,下一个项目无法进行,最后只能砍掉多余的项目。 括号中的项目都是我没有实际去探访的。
到日后我发现东京不是一般的热,气温有35度,湿度70%。这还不是最热,9月第一周日本直接发了气象警报,灾难级的高温天气来临……
从机场出来乘坐交通工具时有两个选项,天空快线(skyliner)or普通地铁,后者花费的时间是前者的一倍!考虑到旅途劳累以及带有行李箱,果断选择skyliner,skyliner是指定席位乘坐,如果是普通地铁没座位很可能要站一路。
在购票时可以选择直达最终目的地车站购票or日暮里出站,我为了稳妥,选择日暮里出站后再进站的方式。而且买票时走的是双人一次性现金自助机购票,而不是分开买,这样在选座时可以坐一起。
在前往日暮里站的路上我发现日本房屋顶部有高耸的避雷针和电视接收YAGI,我还看到了两座HAM的大YAGI,一个是stepIR,另一个是带有trap的大YAGI。
从日暮里站出来以后去西日暮里,一站地导航指示我们徒步前往西日暮里站,这一走不打紧,没把我热死…… 日暮里→西日暮里途中有很多的轨道交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