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都有参加南美洲组织的CQMM DX CW比赛,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参与人数还是较多的(2000多日志提交),同时与QRP通联也会有10分的比分,所以上周末完整的参与了一次比赛,期待能有新的收获。
按照惯例,赛前一周计划参赛的电台都会上机热身。在4月18日周五下午的16点半,使用升级后的EU天线,终于与4Z5ML在28兆实现了通联,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老友Alex给了我559的信号报告,相较于去年11月的CQWW CW比赛只闻其声而无法通联强了太多。紧接着在17点21兆又遇到了老友ZL1ALA(John),给我了539信号报告。对方是我与大洋洲新西兰通联的第一个台友,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去年2月25日,当时接近午夜0点,在7兆听到其清晰的信号,并与之完成通联。17点半在24兆第一次听到了非洲马里TZ4AM的信号,稳定的589,十分清晰。立即对其展开追击。最开始对方同频操作,后面转为异频,不久对方便发送了QRT,前后总计不过10几分钟,真是稍纵即逝,后面继续努力!
比赛是在周六下午17点开始,看灰线图,当时接近巴西南美的日出灰线时间,但是马上要到我这里的LED灯开启,想到马上要到来的S8底噪,属实紧张。
比赛一开始,热度还是可以的,21兆的强信号较多,在比赛的头3小时实现了10QSO/h的速度。中间底噪期间抓紧休息了2小时,23点起床连续战斗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期间或许是比赛的兴奋加上普洱茶的功效(比赛必备),直到日出东方才感到明显的困意,趁着灰线时间已过,高波段传播还没有起来的空档,紧急进行2个小时的睡眠补充。
再起床时发现传播不对劲,高波段应该有的许多大洋洲电台、日本台都没有踪影,好不容易与jf6uzs/6/qrp、bx2akp通联都只是进行一半,QSB非常严重,基本上消音了。查看空间天气报告,才获知是地磁暴爆发,感觉今天的高波段要凉。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下午14点半,传播才开始有了转机,可以陆续听到欧洲的信号。但是通联效果始终不如昨天3小时,21兆强信号存在但是叫不到,28兆信号很少,就这样坚持到下午18点关机收工,期待明日早上灰线有好消息。
21日6点。休整一夜的我再次开始守听。因为前面两天的比赛没有新DXCC入账(后续发现在比赛第一小时就成功通联到了太平洋岛国帕劳——T88UW),所以早上的时候期望值已不高,比赛最后一个小时,加勒比WP3Z的信号在14兆出现,稳定的589,清晰可辨,虽然对方不断发出"wp3z test",追台的人不是很多,但对方始终无法听到我的呼叫,未能达成通联。
但转机往往在最后出现,让人意想不到!
21日7点25分在系数图上发现14兆出现了红色的EL2DT呼号,查看短路径方位角296度,立即切换频率,传出的信号音清晰可辨,再切换至EU天线后,信号反馈稳定的589。仔细辨认确认其也是在参加MM竞赛后,立即对其展开呼叫,经过多次呼叫后,对方准确反馈了我的呼号,感觉当时对方发出的每一个字母都是那么缓慢,并回复我599 af,原来是非洲的友台!信号属实清晰强劲。自此,在2025年CQMM DX比赛的最后半小时,第120DXCC目标(利比里亚)——EL2DT达成。
在此次比赛中,除比赛本身通联的乐趣外,还有以下几点感触:
1、N1MM辅助功能非常实用,可以大大提高找台的效率,及时发现稀有台的出现。
2、对BA7NQ老师在哈工大交流学习时所提到的电台高动态范围有了直观感受。比赛某些时刻,在波段图辅助切换到电台频率时,首先听到的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