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再发一点。
五月30(周五):
一早起来,开始为前进村发放帐篷,按村会计提供的户籍名册,每户一顶。接着是南桥村、南店坡村。在顺城村发放点,由于人多(正好在发口粮),村民和村干部间、村民与村民间互不信任,秩序很乱,有12顶帐篷被人顺走了,义工们回来都感觉难堪,我劝了几句,做了损失记录。
我们除了按户籍资料发放,还开始灾民灾情调查,发现有许多下山到县城做生意或租住的外来户,由于户籍地不在当地,流动性大,没有或偶有领到政府发放的救济,相比之下更困难。政府的救济主要是每人每天一斤米。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调整了工作方法,开始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通过直接探访县城周遍的受灾村,根据村户籍资料,对困难户按户发放;一方面直接探访县城街上的受灾户,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根据优先照顾老弱病残孕及特殊情况的赈济准则,核实后即发放帐篷。
我们探访了许多受灾户,以及欢欢(私立)幼儿院(四位教师有困难)、伊斯兰教协会(已得到了三批物资)、州福利院(得到了政府优先照顾,全部住进了大救灾帐篷,5位老人,其中两人有精神疾患;37个儿童、少年,最小2岁多,3、4岁的6个,7、8岁的10个,最大的17岁,脑瘫残障儿1个,义工山东特意拿了绒毛玩具等送给他)。
第二批物资里有荷花池商家捐赠的410双童鞋,除了准备给福利院一些,还和幼儿园的园长约好,由她通知缺鞋的儿童家庭明天来领,希望给灾区的孩子们一份六一礼物。
县财政局一个挂职干部来替渭门乡椒元村要帐篷,并喊来椒元村张书记,我和医生想立刻去十公里外的村里探访核实灾情,但此时天快黑了,他们都说不安全,有落石。太阳落山后,白天晒热的石头开始冷却收缩,山风会加速这个过程,使石头松动,造成落石。于是改为早上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