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我做这个数据通信/电脑控制器完全出于自用和一些朋友的需求,所以我对这个控制器能干什么?和各种软件的适配性如何?如何用好各种软件等等问题十分关心。在数据通信/图像通信/dx竞赛方面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初学者,站在这个立场上谈一下自己的摸索和使用体验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控制器分为两大模块:一个就是应用电脑声卡进行数据通信、图像通信、莫尔斯电码通信的音频通道,这个部分的控制部分就是一个ptt开关----当相应的软件发出tx指令后,电脑的com口相应端口(dp9的7号脚)就变成低电平,使电台进入发射状态,而相应的文字、图片或cw码就以声音的形式通过电台发射出去,这就是用模拟射频电路发射数据信号的基本框架。(顺便说一句,在无线电数据传输专业领域也有很多这样的应用案例)。在现代电脑声卡技术的支持下,这一部分也完全可以简化成不用音频变压器的模式。经过反复的试验,我觉得tx通路的音频变压器是可以省略的(也就是从电脑声卡的音频输出口到电台信号输入这一个通路),因为电脑输出的声音是原始信号,很纯正,直接通过一个隔直流电容(103p左右的瓷片或独石即可)输送到电台的data输入口就可以,但从电台接受到的信号由于hf波段特有的传输特性所形成的信号干扰、衰减等原因,会形成一些带外噪声,这些噪声对电脑软件正确还原接收到的rtty或sstv等信号是有害的,这个时候加上一个音频变压器效果就会好一些。
对于ptt信号而言,使用低电平触发是一种标准,鲜有例外。因此,用一个三极管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使用光耦的目的是出于电路的稳定和安全考虑,并没有其它功能上的特殊性。
上面讲的其实就是这个小盒子的第一部分:数据通信功能,下面介绍一下它的控制部分:
了解计算机硬件原理的朋友都知道,串口技术是通过电脑软件来监测、控制外围设备的最“原始”也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现在所用到的大部分ham软件基本上都是通过串口来进行工作的。比较新潮的笔记本没有串口了,人们就用usb到串口的转接电路来实现串口控制功能。我做的这个小盒子和其他ham朋友做的一样,就是把usb到com口的转接功能集成在控制器中了。这个转接芯片连接电脑的一侧是usb的功能定义,而连接电台的一侧就是一个标准的com串口定义。我们主要用了它的三个通路:一个是drx,一个是dtx,还有一个就是dstr(这个就是用来实现cw模式发射的)。通过一定的电平转换(使控制器和电台的基准电平相匹配)就可以使电脑连接在电台,实现控制功能了。很不幸的是,这种基准电平和控制信号的数字逻辑在各个电台厂家中并没有统一,这就使得用一套电路通过不同的外接线来控制所有厂家的电台变得比较困难,这也是我在这个控制器设计时花费了最多时间的地方。可喜的是,我摸到了它们的规律,并进行了有效的匹配,这就暂时不说了。那么,这种控制功能在我们的通联操作中究竟有哪些作用呢?我摸索的情况大致如下:
1. 通过第三方软件的帮助,使得mmtty、mmsstv、mmvari等软件显示的频率与电台锁定(同步显示电台的实际工作频率),这就为用这些软件做qso时的电台日记提供了便利。
2. 在mixw这个软件中,可以通过相应的设置来同步电台的工作频率、模式等,而且可以在软件界面上直接更换工作模式和频率。这个软件在全球ham中有大量的拥趸者,它可以完成包括cw收发、分包通信、rtty、psk31、sstv、fax等十余种业余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