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通联之外,业余无线电的另外一个乐趣是收集各种各样的通联卡片(以下简称卡片),也就是曾经通联过的两个火腿,互相给对方邮寄一张类似明信片大小的卡片,用来确认双方的通联。为什么说收集卡片是一个乐趣呢?第一,在卡片上,除了有一些技术数据之外,通常还有对方及其设备、工作室的照片,或者对方所在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图片,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第二,装卡片的信封上,通常会有世界各地的邮票,因此许多火腿同时也是集邮爱好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卡片的数量是火腿申请各种竞赛奖状的依据。以著名的 DXCC 奖状为例,火腿必须有至少 100 个国家或地区的通联卡片,才有资格提出申请。
10.1 如何获得空白卡片?
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可以获得空白卡片。第一种方法是购买。在许多国家,业余无线电俱乐部(ARC)都出售空白卡片,需要少量卡片的火腿可以在这里购买。不过这种卡片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卡片的式样与图片都是统一的,不能反映每个火腿的个性。第二种方法是定作,也就是火腿自己设计式样与图片,然后委托当地的印刷厂印制。这种卡片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每个火腿的个性,缺点是一批卡片(几百张甚至几千张)全部是一种式样、一张图片,无法更改。第三种方法是自制,也就是从文具店买来空白的卡片纸,用黑白或彩色打印机打印卡片。每次打印之前,火腿都可以临时设计一种新式样或者指定一张新图片,因此这种卡片是完全个性化的卡片。
在中国,按照惯例,火腿在定作、自制卡片时,应当包含下列三项内容。
① CRAC 的会徽:是否包含 CRAC 会徽,纯属自愿,不过据我观察,大部分火腿已经包含了 CRAC 会徽。另外,少数老火腿出于对 CRSA 的深厚感情,可能会将 CRSA 的会徽也包含进去。这两个会徽的图案在本帖最下面。
②火腿所在的 CQ 分区和 ITU 分区,这两项内容都是用来指示火腿所在的地理位置。北京的 CQ 分区是 24,其它省份有可能是 23,北京的 ITU 分区是 44,其它省份有可能是 42 或 43,具体分区请向当地老火腿咨询。以北京火腿为例,在定作、自制卡片时,应当包含下列两行内容。
CQ Zone 24
ITU Zone 44
③“中国业余无线电台”的英文译文,即:Amateur Radio Station in China
10.2 卡片上的栏目
对新火腿来说,卡片上应当包括下列栏目。
①自己的呼号
②自己的姓名
③自己的地址
④对方的呼号
⑤通联日期
⑥通联时间
⑦通联频率
⑧通联方式
⑨ RST 报告
⑩请求(或者感谢)对方给自己回卡的提示
此外,卡片上还可以有下列栏目,没有也可以。
①电台型号
②发射功率
③天线类型
④天气
⑤温度
⑥留言
⑦签名
⑧其它信息
10.3 如何填写通联卡片?
火腿应当按照通联日志的内容,填写通联卡片。一般来说,只要将通联日志上某个栏目的内容,无须修改,直接填写到通联卡片的对应栏目中即可。请看一个范例(参看本帖最下面的插图)。
VR2UNA(对方呼号)
21-05-2005(通联日期)
11:47 UTC(通联时间)
21.400 MHz(通联频率)
SSB(通联方式)
59(RST报告)
ICOM IC-718(电台型号)
25 Watts(发射功率)
GP(天线类型)
PSE [ ]TNX(请求对方给自己回卡)
关于栏目内容,另外补充几点。第一,自己的呼号,应当用大号字体,填写或印制在卡片的醒目位置上。第二,自己的姓名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