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是一年中最适合野台的季节,安排回乡下打个酱油,QRP比赛中SSB摆摊效率比较差,只能扫地为主,痛苦指数比较高,天线是JPC-7 dipole(5米高度),和XWF 3单元八木(10米高度)。这次低高度的dipole天线效率惊人,特别是对于太平洋大洋洲东南亚香港台湾一线的电台属于逮谁通谁,是八木天线很好的补充辅助。
15m的传播总会有些波动,夜间没有传播,一早上一串一字排开的7/8/9/10区加勒比电台信号都不错,但对于QRP电台基本属于听听算了不浪费精力。间歇中搞到个字头PJ2T比较兴奋,听到我是QRP电台也对我非常感谢,哈哈,火速上传lotw的风格我很欣赏,还收获了一个W2CG的新泽西州WAS系数。
这次八木没有带旋转器,按既往的经验人工旋转(角度15/30/60/180/280/310/330),个别字头对准发射,基本能够应付。
2015年BD9XE的73440分记录有些难度,不断评估计算中,最终纸面分数超过了一点。
凌晨5点仰头转着八木天线时,感叹好久没看到这么美丽的星空了。
后记:水流体引力波弹弓放大效应?
这两天在思考这次比赛中的dipole天线展现出来惊人的发射效率到底是什么原因?
5米是很低的高度,这么低的功率在南方的dx地区抄收反馈出来的信号报告都很强劲,中等信号以上强台基本1到2遍抄收到位,经常在日本台的围攻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情况和很多北美和欧洲台抄我八木天线的信号有云泥之别(经常要反复前后缀复述多遍)。
首先想到的是我天线旁边的这条运河,在50年代因为太湖流域的水患动员了十几万人开挖扩建疏浚,老父亲经常讲起他小时候跟着劳动的父母在这里待过。这条运河非常规整,宽度有160米,南北走向长度也很长。
dipole天线设置是南北辐射方向,回忆起2018年在镇江长江南岸(长江这段宽度2公里左右,东西走向大致对向欧洲方向)用1.2米高度的Alex loop天线在15米波段用kx3 ssb通联意大利电台也有不错的信号报告,当时也很惊讶。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低高度的短波天线在特定发射仰角下,触发了方向性的水流体引力波弹弓放大效应?
如果真的是这样,可以选址设台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东南亚三个方向水流交汇处,自带水流体功放,岂不美哉?
感兴趣的兄弟们也可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