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好 的 开 端
— 记江西HAM井冈山黄洋界高山通联
●BG5IR 徐强
原载《HAM`s CQ 业余无线电家》 1999年第3期
处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黄洋界,海拔高度一千三百余米.其作为革命摇篮的一大哨口早已是家喻户晓,但这里壮阔的云海和绚丽的日出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八月中旬,山下的省会城市南昌依旧是酷热难耐,而在黄洋界的阵阵细雨中,山风吹来却让人感到了初秋的凉意。BJT八月十四日上午七时二十一分,当连续不断的CQ呼叫从位于东经114°7'48",北纬26°36'41"的黄洋界云海中发出的时候,江西HAM“九九年井冈山的黄洋界高山通联”终于拉开了序幕。
江西的业余无线电活动因起步较晚、设台的HAM不多,在国内业余无线电界的影响较小,有时还被朋友们善意的戏称为“稀有电台”,对此大家都感到惭愧和重任在肩,为了使HAM们深刻的认识江西的火腿,本着“有海下海、无海上山、因地制宜”的想法。BG5IR于九九年三月份提出了“井冈山高山通联”的设想,并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但万事开头难,筹备工作一开始首先遇到的就是呼号的困难,高山通联不象上海岛可以申请BI呼号,也不属于什么重大活动,批不到BT的前缀,如果在活动中用个人呼号出联,会给朋友们造成寄卡的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南昌的BG5IO等人的努力,在BY5NC钟新台长和江西省无委姚平凡工程师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得到了“BY5NC/5”的电台呼号,从而使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呼号获得后BG5IR多方奔走,取得了吉安地区无委和井冈山市无管组的批准,经多次空中商议和分头准备,大家终于按计划在八月十三日成行了。是日清晨,BG5IF王九田、RG5IO徐鹏、BG51Q徐猛在南昌新火车站与从戈阳赶来的BG5IL张志刚首次相见,一起登上了“创业号”火车顺京九线向吉安进发,上午十一时许到达了古安,刚一下车就听到了BG5IR徐强在2米波段上的呼叫,得知他正在出站口等候,出站后大家见面一阵欢呼,连忙把设备装上了为此次活动准备的江铃双排座,进入吉安市区,5IR的XYL早已准备了午餐,以尽东道主之谊。下午四时许,车到井冈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茨坪。稍作停留后便沿三一九国道盘旋而上直奔黄洋界景区,路边不时闪过“水口彩虹瀑”、“小井仙女潭”等景区的指示牌,最显目是两块大型标语牌,上面写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风景好”,“昔日星火燎原地?今朝观光旅游城”,极大的浓缩了井冈山的历史与现实。黄洋界景区群峰耸立,山峦叠嶂,作为这次高山通联活动基地的黄洋界电视台,就座落在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上,一条砂石公路与干线相连,远远的看上去,就象是童话故事中的高山城堡。汽东一直开到机房大楼前,大家在已熟悉了情况的5IR带领下将三台XDD950和其它设备卸下,放到了楼顶的一间空机房内。在推开窗户的瞬间,大家都被美妙的风景给迷住了,只见白云从脚下升起,雨丝却是横着过来.........感叹之后大家看时间尚早,便动手顶着山风细雨架设天线。待21MHz的天线架好后开机一试,驻波较高,经几次修剪还不大理想?此时夜色渐浓,山雨趋大,一行只好暂时撤下夜宿茨坪。
十四日凌晨,大家早早的就起了床,六时出发,六时三时分到位,分头设台忙得不可开交。由于在准备阶段大家都想的是宁可备而不用,所以各种电线、接头、拉绳一应俱全,5IR甚至带了角铁地桩和榔头。最令人感动的是电视台的女保管员,本来是轮休,也专门为这次活动放弃了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