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188阅读
  • 5回复

志愿者青海地震救援要有足够的体能贮备克服高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墨迹
 
发帖
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0-04-14
截至今日(14日)13时,青海玉树地震已经造成至少300人死亡,8000人受伤。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介绍,因震缘离县城只有30公里,而且多数人还在家中,破坏力和伤亡数可能都会比较大。但是因为玉树经济不发达、地处偏远地区、多数房屋为土木结构,所以相比于同等级别的地震,伤亡人数会相对较少。
 

  
  青海玉树地震一带,海拔多在3600米以上,当地空气的氧含量相当于平原地区的3分之2。高反不会影响生命,但是会影响救援人员的体能发挥。高反伴发的症状多是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产生脑积水、肺水肿等,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下撤到低海拔地带,或者吸氧,这些在一些登山节目或者电影中经常看到,。
  
  玉树地震地带,因为海拔所限,高反不会产生生命危险,但需要强调的是青海地震救援所需的前提条件:体能。当地海拔大多在3600以上,平原过去的人要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应付高反。如果体能不过关,去了反而需要别人照顾,成为累赘,给别人造成负担。平原到高原高反人人都有,用药品效果几乎没有,但是用意志力和足够的体能贮备可以克服。
  
  青海救援前期所需基本装备:
  露营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头、汽罐、套锅
  服装类:打劫帽、手套、雪套、冲锋衣裤、抓绒衣裤、羽绒服、排汗衣裤、袜子、登山鞋、风镜雪镜
  医疗装备:冻疮膏、净水药片、绷带、肠胃药、药棉
  技术装备:头盔、安全带、绳索、滑轮、主锁、快挂、岩塞、机械塞、岩钉、压力剪、千斤顶、撬棍等
  
  交通信息:
  玉树航线,航班号为mu2313/4,7点30分从西宁起飞,8点30分降落西宁,9点20分从西宁起飞,10点20分到达玉树;11点整从玉树起飞,12点整到达西宁,12点50分从西宁起飞,13点50分到达西安。目前玉树巴塘机场航班是每周二、周四、周六各一班。
  现在机场关闭,今天的票早已售出,但是西宁机场旅客滞留不知到什么时间可以起飞或者退票。
  
 
  青海玉树7.1级地震最新消息更新:
  青海玉树地震已致约400人死亡8000人受伤
  玉树应急指挥部发布震区急需物资及联系方式

  青海玉树7.1级地震天涯在行动:
  玉树,挺住!——“天涯爱心直通车”第一时间紧急再出发
  玉树大地震,天涯网友志愿救援队伍召集中
  玉树地震 寻找志愿者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相关链接:
  青海省玉树县今晨发生7.1级地震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祈祷!不断更新现场!
  青海省玉树县今晨发生7.1级地震(最新消息持续更新中)
  震后大量学生被埋 青海地震图片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震 至少300人死亡
  最近一年地震一览
 
离线BG6QCG
发帖
52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04-14
强烈支持!因为工作缘故,无法参与。遗憾不能直接为灾区同胞做什么!
离线墨迹
发帖
2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04-14
地震发生后,玉树州政府已经成立了应急指挥部,武警和驻军开始抢救伤员,并公布灾区急需物资及联系方式。据悉,目前,灾区急需挖掘设备、帐蓬、被褥、生活物资、防寒物资。有意者可与玉树州政府副秘书长黄立明联系,电话:15352985890、15352985892、15352985896。
离线BD9TD
发帖
406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04-15
玉树结古镇是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之地的玉树州州政府所在地。藏语意为“货物集散的地方”,所以这里古来就是青、川、藏三地的重要贸易集散地和交通枢纽。玉树全县的海拔非常高,在4500米左右。其中附近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00多座。还有许多的淡水湖泊和河流遍布全境。
一定得注意高原反应,海拔高加上体力活,救灾会很困难啊!
离线墨迹
发帖
2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17
高原地区注意事项:
藏族人在饮食上的禁忌

藏族人吃糌粑(青稞炒熟以后和以酥油制成)、酥油(牛奶中提取,与粗制黄油差不多)、奶制品等,冬季食用大量肉制品,夏季多食用奶制品。热酥油可以止血。到牧区后不要轻易喝牛奶,因为那是从牧场采集来后直接就饮用,未经任何加工、热量大,容易拉肚子。
在藏区马、驴、狗肉不可吃;现在吃鱼的禁忌已不太严格,可以吃;猪肉也可以吃。


高原卫生和高原病防治

一、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点
1、地理环境特点:
绿色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量极少,风沙大且气候多变。

2、气候特点:
低大气压、低氧分压,每上升100m大气压下降0.99kpa;
低沸点,不利于烹煮食物;
低气温,海拔每上升1000m 气温下降5~6℃,剪刀式温差;
低湿度;
强太阳辐射和电离辐射,中午尤其强烈;
多风沙高风速、气候干燥,下午3:00向下,次日早晨又向高处;
气候多变,格拉线一天见四季,衣物的配置一定要齐备;
多雷暴,每年夏季常出现雷暴,且常与冰雹同时发生,每年4-9月份发生频率相当频繁,雷暴方向大都延山运动,多见梳状雷暴。

3、高原、高原病:
高原:地理上把海拔500m以上、地势平缓起伏不大的地区称作高原;在实践中把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常有高原性缺氧性特发病发生,并且随海拔增高、发病率随之增加的高原称作医疗高原。

高原病:高原病又称高山适应不全症,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性疾病。高原低气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

短期内频繁进入高原的危害:人类无论是从平原进入高原还是从高原返回平原,机体的生理机能都要做重大调整,如果短时间内频繁的进出高原势必引起机体频繁的进行生理机能调节,会加重全身很多器官尤其是心血管器官的负担,对健康十分不利,因此不提倡短期内频繁进出高原。

二、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物理、化学、生物
1、物理因素:
肠腔易产生膨胀,大气压低,水沸点低影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寒冷:易冻伤;
风大:代谢率提高,加速缺氧;
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得快,皮肤粘膜干燥,嗓子干,流鼻血
紫外线强;光敏性皮肤病,雪盲,高原紫外线强,高原紫外线角膜炎,防护用墨镜,自由基增多,容易衰老。

2、高原环境对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恐惧心理,先入为主的错误引导,紧张、焦虑,神经调节系统失常;
隔绝影响,远离家乡,不适应环境,沉闷无变化的地貌,生活单调,焦虑、失望等;

3、缺氧对人体身理功能的影响:
大脑对缺氧最敏感,烦躁不安,失眠,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晕,随集体调节而减轻,消失;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行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吸暂停,越频繁越表明高原反映加重;
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是因为血库持续放血,其后是因为红细胞生成素分泌;
消化系统:对低氧敏感,张力弱,边迷,腹泻,持续时间较短;
对肾脏的影响: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就比较严重了,要进行相应治疗;
对胃循环的影响:处进高原地区的人微细管减少,血红蛋白增加;
其他: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症状健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服后机体可自行调节,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

三、正确认识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高原环境是人类最早进入、最容易适应的环境。
高原环境对人体是有影响的,但是这是对多数人都应有的生理适应反应;
人是可以适应高原环境的;

习服:是指人类机体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等一切生存必备条件的生理状态。
适应是有限度的也是有条件的;
时间、高度、速度、个体素质等
人类习服高原的方法就是遵循客观规律,能动的创造、控制、改善客观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和影响,促进习服与适应;

高原环境对人体有利的一面:空气优良,适宜疗养,不缺乏维生素d,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旺盛,结核、百日咳、变态反映疾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发病率低,传染病少,食物易保存等。

四、进入高原地区心理准备
适度紧张可以提高集体的适应能力,过度紧张有危害

一般性的心理训练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奉献精神;培养良好的意志等;

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建立在一般性心理训练基础之上,掌握高原常识和高原知识;
高原社会环境对处上高原者的心理影响,我们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物质、心理培训、医疗条件等;
自身个体条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所受教育等)今非昔比。

五、进入高原地区体能准备
1、体格检查
目的:掌握人体健康状况,发现不适合进入高原者,便于对身体欠佳者在进入高原前、中、后的动态监控。

2、不宜进入高原者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静息心率超过90次/min;
慢性肺功能不全;
癫痫、精神状态欠佳;
重症胃肠道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
曾患高原病者;
上呼吸道感染;
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

3、体能锻炼
呼吸锻炼:深呼吸、呼吸操,加速高原习服,降低体内co2浓度;
体育锻炼,适当锻炼、适当运动;禁止剧烈运动,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尤其应当注意;
气功锻炼,改善微循环,太极拳是最好的方式。

4、物资准备
生活物资的准备
生活必需品食物以高热量为宜

卫生物质准备
常用药:止痛、止泻、防感冒、抗生素、胃动力药、创可贴等居家、旅行必备药物;
减少或减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能够减轻高原反应,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复合b,增强低氧耐受性,不是治疗而是改善、缓解;

专用药品:人参类制品;
供氧设备的准备:大型氧气瓶等;沱沱河设有供氧仓

交通通讯设备:汽车应有防滑链,机械作用良好;通讯设备应保证设备状态良好,作用正常,留有必要备用电源,可采取冗余配置的办法予以保证。

六、进入高原方式
1、登高速度
海拔3000m以上应采取缓慢登高方式,每天登高应小于1000m,乘汽车进入者发病率低于乘飞机且汽车进入者较飞机进入者习服期为短。
阶梯登高:循序渐进的方法,效果较好。人对高原的习服期大约在2~3周。

2、进入高原途中的保健防护
制定合理行程、速度、路途,有应急预案;
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同行;
饮食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健康,少吃最好不吃冷食物;
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紧张;
戒烟戒酒;
汽车见保持一定车距(20~30m),每2~3h下车休息;
睡眠以高枕侧卧为佳;

3、进驻高原注意事项
进驻高原前要拟订科学合理的行进日程、路线、宿营地等整体计划以及卫生保障措施等。
注意着装,防止受凉感冒,着装原则:宜暖不宜凉。


七、防止和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
节氧
防止、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
避免体力负荷过重。注意适宜的生活、娱乐、体育锻炼方式,克服急躁情绪,不要逞强争能,娱乐活动避免长时间高声唱歌等耗氧强度大的活动;
服用相应药物。
保持机体最佳机能状态
心理机能的保护
科学的认识高原的可适应性;
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正确的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帮助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生理机能的保护
防止疲劳作业、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生活注意事项:切忌吃得过饱,最好保持“七分饱”状态;
睡觉时最好采用高枕、侧卧方式,严防周期性深呼吸。
高原营养
高原缺氧环境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功能相较平原地区减弱(因为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

进驻高原应保持的合理膳食结构:
1.热量:高原、高寒地区一定要注意饮食应保持高热量,因为人体在高原地区5天所消耗的能量比内地平原地区多3%~5%,并且停留时间越久所消耗热量越多;
2.三大物质供给比例:高糖(4)、高蛋白(1)、高脂肪(0.75),单位:g;
3.维生素:其消耗量在缺氧条件下是平时的2~5倍。

八、促进和加速对高原环境的习服与适应

1、高原习服的影响因素
我们在到达高原的头几个星期的习服只是机体对环境改变的一种应急反应,通过此种应急反应,我们的机体能够从初上高原时的不适逐步调节适应,而要真正达到机体完全适应高原各种气候、环境的习服期一般是在2年内才能达到。
个体因素
一般来讲,年龄在18~40岁间最能适应高原环境,对高原的低压、缺氧、高寒环境最具耐受力,而25~32岁这个年龄段抗低氧能力是最强的,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最佳状态。另外,体重、身高、体质、爱好、驻地、心脏指数(小于1万单位)、神经类型(抑制型好)都有影响,有病史的不合格;
精神因素:具备健全的心理,加强宣传、教育;
营养因素:高原地区机体耗氧量加大,所以要注意加强营养;
体力负荷因素;
登高速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
生活习惯,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植被茂密的地方有利于习服,缺氧环境下机体产生自由基增多,加速衰老,不利于习服;

2、有利于高原习服的方法
综合性锻炼(深呼吸、体育运动、气功)有利于习服;
阶梯性习服训练(速度宜慢不宜快);
预防性药物习服(维生素、耐缺氧性药物);

3、高原适应的分类
初步适应(停留高原2~3周);
基本适应(停留高原1~2个月)

九、改善高原劳动能力
高原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脑力劳动的影响:缺氧环境易造成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生活能力差、判断易失误,5000m以上脑力劳动效率明显降低;
体力劳动的影响:使劳动能力下降,与平原地区相比相差一个等级;
高原劳动能力的卫生学限度:3000~4000m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6h,4000m以上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4h,4000m以上劳动周期不超过6个月,

十、高原卫生防疫
1、常见高原病例
一氧化碳中毒、高原雪盲、流鼻血、冻伤、鼠疫等。

2、鼻流血的防治
平时有鼻腔干燥等症状的人员可用涂抹抗生素软膏、口服维生素c或云南白药等方式预防粘膜糜烂;
阶梯式登高方法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可预防初入期鼻出血;
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室内湿度和温度;
加强营养,注意食物的调配,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
对鼻出血可采用压迫法止血,必要时可采用纱布止血。另外,在高原期间不要随意用手去抠鼻子,防止碧流血的发生。

3、冻伤处理方法:人员接触、互相照顾,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避免外伤,防感染,保持清洁,树立信心,冻伤晚期要手术干预,治疗并发症,防止以后再次受冻伤。没有治疗条件时,不要融化冻结组织。

4、鼠疫的防治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定为甲类传染病。青藏高原是鼠疫疾病高发区,格尔木到拉萨都是疫情区。在旅途中持续高烧、高热病症状以及携带旱獭皮、旱獭肉的旅客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旱獭全身是宝,皮可制革,肉可食,骨头可泡酒有去风湿的功效)。
对待鼠疫必须做到“三不”: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旱獭等携菌动物;2.不在旱獭洞周围宿营,避免跳蚤叮咬;3.不到鼠疫病人家探视、吊唁;。
离线墨迹
发帖
2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17
高寒地区对初入藏部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作者单位:860000西藏八一镇解放军第115中心医院

冯延春 江涛 陈建祥 索德福 仲小舟




  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压最低、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亦有地球“第三极”之说。与平原地区相比,在大气物理、地球化学和生态结构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独特性。高原环境对低海拔地区初入藏部队在生理病理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生理功能的影响,积极做好初入藏部队的卫勤保障工作,对于保持部队战斗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部队军事训练和作战等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藏高原环境对初入藏部队的影响


  1.1 低氧环境的影响 低氧是高原环境对人体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氧分压、吸入气中肺泡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与平原地区不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大气压和氧分压也随之下降,当海拔在3000m(医学上所指的高原)时,大气压从海平面的101.32kpa降到70.66kpa,大气氧分压从海平面的14.67kpa降到8.27kpa,从而使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因此,初入高原时,人体血液携氧量和向组织供氧速度均明显下降,从而引起各器官组织缺氧。在缺氧情况下,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呼吸、循环、血液、消化、泌尿及神经系统等出现一系列适应性调节和改变。若不能正常调节,则可导致早期的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多在进入高原后48h之内,主要症状有头痛、头昏、心慌、乏力、胸闷、气促等,重者可出现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甚至高原昏迷。超过48h则可出现慢性高原适应不全症,其主要表现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症、高原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力衰竭。在初入藏部队中可出现较多的高原适应不全症患者,导致大量的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1.2 寒冷环境的影响 西藏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6~20℃,“六月雪”在西藏并非罕见。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西藏高原地区总的来说为高原大陆季风气候,受印度洋季风和暖气流影响较小,气温一般较低。因地面植被较少,气候干燥,昼间太阳辐射摄入增加,地面受热强烈;夜间地面射出辐射也强,昼夜温度变化趋于极端,昼夜温差可达20~30℃。对初入藏部队来说,这种寒冷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冻伤。


  1.3 干燥环境的影响 干燥是西藏高原的又一特色。空气的绝对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西藏地区降雨时间多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800mm。因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量大,蒸发速度快,故而形成干燥的气候环境。部队进藏后,体内水分丧失增多,皮肤粘膜干燥,造成机体非显性脱水,容易造成鼻出血、皮肤皲裂等。据统计,空运进藏部队,在进藏2h后即感口鼻干燥者占80%,其中约30%出现鼻出血。


  1.4 阳光辐射的影响 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层中的水分及杂质含量多,太阳辐射增强,尤以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含量多。在海拔4000m处,波长为300nm的紫外线放射量增加2.5倍(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在高原地区,人体长时间暴露可造成暴露部位皮肤Ⅰ°灼伤、日光性皮炎等。由于高原长期积雪,阳光通过积雪反射产生强烈的光辐射刺激眼睛,可造成雪盲、白内障等。


  1.5 营养素缺乏的影响 以往,西藏地区新鲜蔬菜少,主副食主要从内地供应,部队营养素的缺乏主要以蛋白质、维生素为明显。目前西藏部队的膳食,其热量、糖、脂肪基本上能够满足需要,而由于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引进推广使 用,部队养殖技术的发展,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也基本能达到需要标准,但若大批部队进入高原,如新兵集中进藏、部队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时,蔬菜供应紧张,常常只能以罐头和干粮补充膳食,若不注意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则可出现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维生素缺乏症。


  1.6 心理素质的影响 对初入藏部队来说,心理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对西藏高原奇特环境的神秘幻想,道听途说关于高原气候、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交通、民族差异等情况,使初入藏部队人员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沉闷,精神压抑;有的则兴奋,精神亢进。这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相当不利,往往会降低机体的适应能力,提前出现或加重高原适应不全症的症状。


  2 对初入藏部队应采取的卫勤保障措施


  2.1 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西藏的正确认识 以往没有涉足过高原的人,绝大多数对西藏高原的认识来源于地理课本或其他书刊的介绍,对于西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及困难条件知之甚少,缺乏切身体会。初入藏部队人员多在心目中对西藏高原带有一种神秘感,因而不是抱无所谓的态度,就是过分紧张的恐惧心理。根据性格的不同,进藏后对高原环境的适应程度也有差别。性情开朗、心情愉快者适应较快,高原反应往往较轻;而思想负担过重、心情压抑者适应较慢,高原反应往往较重。进藏部队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西藏高原特殊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提高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心理调控,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习服,较快适应西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


  2.2 进藏前对部队人员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 有必要对即将进入西藏高原的人员普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充分掌握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从而发现和确定不宜进入高原的人员。对一些健康状况欠佳者,要切实作好登记,并在其入藏后密切追踪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任务紧迫不能实施普查时,也应根据部队在内地集结后的了解,有重点地进行健康抽查。


  2.3 加强体格锻炼和阶梯适应性锻炼 健康的机体对高原恶劣的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部队在进藏之前,坚持体格锻炼是减少高原疾病和提高低氧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最好能在进入西藏高原之前3个月进行强化军事训练,如长跑、负重拉练、登山等。经过有效的训练,增加体内氧耗,造成组织缺氧,反复多次刺激后,机体各组织器官会出现类似高原低氧习服改变,从而获得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之下,阶梯适应性训练会取得更为明显的效果。最好是进入高原之前在海拔1000~2000m地区停留1~2周,使机体逐步适应缺氧环境,再进入海拔3000~4000m地区停留1~2周,然后再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各阶段停留期间,可进行适当的军事训练和体力活动,以达到加速适应的效果。但是适应性锻炼一般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现代战争要求部队快速反应的实际需要。对此,应采取一些特殊办法如药物辅助、配备便携式供氧器、改善部队防寒防强光辐射装备等使部队在短期内适应高原环境。


  2.4 加强高原医学知识宣教并辅以药物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大部队急进高原均采取空运手段,基本上不能进行阶梯适应,因此,当部队在内地集结后,应尽快组织进行高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使部队在进藏前尽可能地了解西藏高原,了解入高原后产生的生理适应过程和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为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药物预防的方法来加速机体对高原环境适应的进程。一般常用的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芪茯苓片,在进藏前5天开始服用,每 次5~6片,每日2次。另外,红景天、氨茶碱、鲁米那、苯巴比妥、醋氮酰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安定、维生素类等对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预防也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