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522阅读
  • 61回复

巅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5-09-21
迟到的恭喜
这个贴子早就看过了,不过当时本人还在u/v闲谈水平,感觉能拿到这个奖应该很难,但能有多难没有一点认识。
今年6月开始dx,今天翻出来看才真正体会有多难,尤其只用如此简单的天线;体会到为什么有楼上老师们那么多的祝贺。
今天不能不说:衷心恭贺! 希望早日拿下160米

我虽才是刚刚入门一点,但是会努力向上攀蹬的!
离线得趣轩主
发帖
1301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5-09-21
bg1drj:最近收获很大啊。
离线ON6WFO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5-09-21
真不容易,终于有个人能挤进去了。 小小比利时1000万人口前30里面就有3位。
这个hobby还是跟经济情况挂钩。等农村的同志们都有闲钱买个1000欧元的transceiver的时候,估计象waz这种award里面可以挤一半中国的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5-09-21
'
这个贴子早就看过了,不过当时本人还在u/v闲谈水平,感觉能拿到这个奖应该很难,但能有多难没有一点认识。
今年6月开始dx,今天翻出来看才真正体会有多难,尤其只用如此简单的天线;体会到为什么有楼上老师们那么多的祝贺。
今天不能不说:衷心恭贺! [表情] 希望早日拿下160米
[表情]
我虽才是刚刚入门一点,但是会努力向上攀蹬的!
'

1dgj,谢谢你的祝贺!!!
今天重看这个贴子,还是那么的激动。 :)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5-09-21
'
真不容易,终于有个人能挤进去了。 小小比利时1000万人口前30里面就有3位。
这个hobby还是跟经济情况挂钩。等农村的同志们都有闲钱买个1000欧元的transceiver的时候,估计象waz这种award里面可以挤一半中国的
'

我的看法是活动的开展有先后,中国1992年开始开放个人业余电台,而我本人1999年
5月才拿到ba4dw呼号,以前由于连二级bd都被限制在21300之上,14兆等也不能用
(1999年以前的情况,现在的bg,bd可幸福多了),所以真正可以dx还是这几年的
事,比起有数十年发展历史的西方国家来,起步太晚。

和经济情况挂钩我看不尽然,以前打过一个比方,给一个刚拿到c照的驾驶员去开一个
顶级赛车f1,恐怕是开不了的。

5波段waz 200个分区,几十年来全世界就600多个人,那西方这些发达国家多多少少
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不是没有钱,可怎么拿不到呢?

我看1000欧元的transceiver大可不必,我一直用的只有一个ts-50。而即便中国
经济和西方国家一样发达了,达到5波段waz 200分区的水平也不见得就能挤进一半
中国的。 :) :) :)
离线ON6WFO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5-09-22
第一个waz 200是比利时的john, 1979年. 欧洲的radio amateur战前就开始了,不过booming从战后开始.
我为什么说经济因素决定了这个运动的成绩,最主要是参予的人数.如果已1比5万的概率(毛估估)来算,大家就能看出来了.
首先大家要有闲钱,才能来买机器,天线,相应设备.其次你家还需要有地方,农村(也可以说郊外)就要比城内有很大的地理优势.越乡下优势越大(这从qrm上来看很明显的).
当然玩这个东西,也需要有天才,但是人海战术是明显站上风的.
这就是比利时小小国家才1000万人口(比上海还少)的国家,能有这么多super operator. 人民群众有钱,参予的人数多,这样能赢的机会也多.

用f1比喻是很不适应的,毕竟这个比赛是限制人数的.是小群体范围内的比赛,而radio amateur运动属于全民运动.所以两个东西很难相比较.

还有一点西方许多operator的成绩,我其实认为很不真实,因为他们有许多qso,是在expedition的时候完成的,不是完全在一个qth上做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设置一个award,是规定必须在一个cq zone里面做的qso,这样比较公平一些.
离线BA4DW
发帖
2554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5-09-22
'
第一个waz 200是比利时的john, 1979年. 欧洲的radio amateur战前就开始了,不过booming从战后开始.
'

战后是1945年后,战前中国也曾有个人业余电台,但重开是在1992年。我本人在1999年前
由于种种限制(如频率上等),都没有办法真正开始dx。呵呵。

'

我为什么说经济因素决定了这个运动的成绩,最主要是参予的人数.如果已1比5万的概率(毛估估)来算,大家就能看出来了.
首先大家要有闲钱,才能来买机器,天线,相应设备.其次你家还需要有地方,农村(也可以说郊外)就要比城内有很大的地理优势.越乡下优势越大(这从qrm上来看很明显的).
'

运动好多好多种,却不都是经济因素所能决定的。奥运会那么多项目,就说田径吧,从参与人数上说,中国并不少吧。

城市里比乡下自然qrm多,但是并不代表无法做dx,我收获的这些dx成绩可都是在上海家里完成的哟。

'

当然玩这个东西,也需要有天才,但是人海战术是明显站上风的.
这就是比利时小小国家才1000万人口(比上海还少)的国家,能有这么多super operator. 人民群众有钱,参予的人数多,这样能赢的机会也多.
'

很难去说“人海战术”和“天才”之间的关系。

我看还是要看一个活动开展的时间长短和开展的规模如何。上海的经济比较发达了,
具备象我这样花上几千块人民币买设备玩业余无线电的条件的人恐怕不会比比利时少。

'

用f1比喻是很不适应的,毕竟这个比赛是限制人数的.是小群体范围内的比赛,而radio amateur运动属于全民运动.所以两个东西很难相比较.
'

这个比喻很恰当。我的比喻是针对你说的要买1000欧元的设备来说的。设备是人来
操作的,再好的设备,再好的一个爱好的器材,没有好的水平去操作,也是徒然。

中国有很多火腿并不缺好的设备和天线,关于“钱”在一个爱好中的作用,在以前
的帖子里和你讨论过,不想再重复。

'

还有一点西方许多operator的成绩,我其实认为很不真实,因为他们有许多qso,是在expedition的时候完成的,不是完全在一个qth上做的.所以我觉得应该设置一个award,是规定必须在一个cq zone里面做的qso,这样比较公平一些.
'

这一点上你理解有误,dxcc,waz,iota等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奖状都要求在同一
dxcc国家内完成,出外做expedition的不算。每一个项目都有其规则,在规则下
进行,就很公平。其实说成绩,奖状是一方面,远征是另一方面。远征更大的程度上
是为别人服务。
离线BA7CK
发帖
76057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5-09-22
恭喜恭喜
太好了,真为你高兴。
离线ON6WFO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5-09-22
中国参加奥运田径人数不少,所以有两块金牌,看看其他田径强国的阵容你就知道这个东西还是讲比列的.

没说在上海就没法做dx,但是同样情况在乡下玩就要比在城里玩得轻松.

无线电这个东西和玩hifi发烧一样得烧钱,你不会只出6,7千rmb买个机器吧,相应其他设备等等. 象上海买得起得人也多(我指绝对值,相对值还是无法和欧美相比),但你也要承认城市内搞这东西收限制狠多,困难也很多, 许多人只是普通业余玩家,和你们这种club station出家的人是不能比的.

f1那个比喻就不和你争了, 就象没人会上来就买icom 7800的机器的(当然有人钱多烧的荒是特别例子,有人还付3500万usd上太空呢)

anyway, 强烈祝贺你,不容易能在上海这种megacity里面搞出这个东西来,侬应该发信到cq去告诉他们你这个成绩是在一个1600万人口的城市里面搞的,这样就象是用qrp搞出来一样,应该专门拿个endorsment.

'
战后是1945年后,战前中国也曾有个人业余电台,但重开是在1992年。我本人在1999年前
由于种种限制(如频率上等),都没有办法真正开始dx。呵呵。
运动好多好多种,却不都是经济因素所能决定的。奥运会那么多项目,就说田径吧,从参与人数上说,中国并不少吧。
城市里比乡下自然qrm多,但是并不代表无法做dx,我收获的这些dx成绩可都是在上海家里完成的哟。
很难去说“人海战术”和“天才”之间的关系。
我看还是要看一个活动开展的时间长短和开展的规模如何。上海的经济比较发达了,
具备象我这样花上几千块人民币买设备玩业余无线电的条件的人恐怕不会比比利时少。
这个比喻很恰当。我的比喻是针对你说的要买1000欧元的设备来说的。设备是人来
操作的,再好的设备,再好的一个爱好的器材,没有好的水平去操作,也是徒然。
中国有很多火腿并不缺好的设备和天线,关于“钱”在一个爱好中的作用,在以前
的帖子里和你讨论过,不想再重复。
这一点上你理解有误,dxcc,waz,iota等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奖状都要求在同一
dxcc国家内完成,出外做expedition的不算。每一个项目都有其规则,在规则下
进行,就很公平。其实说成绩,奖状是一方面,远征是另一方面。远征更大的程度上
是为别人服务。
'
离线ON6WFO
发帖
208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5-09-22
dxcc的那个问题,我没说清楚,我觉得美国人还是占便宜的,他们可以去东岸扫欧非,去西岸扫太平洋.所以我觉得不公平,欧洲许多人都是只在一个zone里面做的.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5-09-23
[quote=得趣轩主]bg1drj:最近收获很大啊。[/quote]
谢谢您的鼓励,我才刚开始,跟老师们比起来筒值微不足道。成绩重要,但过程也也充满乐趣。
对同一事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双胞胎还不一样呢。很多事情没必要分清正负,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的。
明天就回京了,准备学习一下rtty,但愿周末能有收获
离线BD1CAL
发帖
118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07-12
zt

又一个巅峰--160米波段dxcc完成!9波段dxcc完成!

今天,在arrl dxcc的网页中,7月5日最新更新的dxcc 160米波段dxcc奖状
的榜单上看到了ba4dw的呼号!

在难度最大、频率最低的波段而被称为top band的160米波段上,中国大陆爱好
者第一次登上了160米波段dxcc的榜单。

waz

中国大陆爱好者在

2001年7月8日第一次完成5波段waz(最低要求150个分区)
2004年11月22日第一次完成5个波算上全部200分区的5波段waz
2004年11月22日第一次完成8波段waz
2006年8月24日第一次完成160米波段waz,从而完成9波段waz

dxcc

中国大陆爱好者在

2002年3月8日第一次完成5波段dxcc
2002年3月8日第一次登上dxcc challenge榜单(总分1287)
2003年9月19日第一次完成8波段dxcc(总分1847)
2007年6月22日第一次完成160米波段dxcc,从而第一次完成9波段dxcc。

这是又一个巅峰!

附记:

在2007年初,也就是我开始自己博客之前,因为难度最大、频率最低的波段而被
称为top band的160米波段上,我已经通联到了100个dxcc,在2005年1月
开始《挑战160米波段》以来,经过3个冬天的数不清个冬夜里的努力,在这
个最难的波段也完成了dxcc。

3月29日寄到arrl的qsl卡片中,160米波段上的dxcc分正好是99个,因为
3月底是今年dxcc honor roll 榜单(将刊登于2007年8月的qst杂志上)
的截至日期,所以先寄了过去,而在5月底又寄了7张qsl过去,这7张中有5张
正是160米波段上的qsl,160米波段上的我的dxcc达到104个。

那7张qsl的航空挂号信在路上走了3个多星期,经过邮局查询,在6月22日才
到达arrl,而那时我3月份的qsl已经在从arrl回来的路上了(6月11日发出)。
不过,arrl在收到这7张qsl后,给予了优先处理,而没有让这7张qsl再一次排
队两个月,于是中国大陆在2007年的6月,第一次有爱好者登上了160米波段dxcc
的榜单,第一次有爱好者完成了9波段的dxcc。同时ba4dw的dxcc challenge
(各波段上dxcc的总分)达到了2263,这是又一个巅峰!
离线BA7NO
发帖
4294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07-12
巅峰!实在巅峰!很多人用千里神马都追不上.
离线BG6QCB
发帖
5262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07-12
离线BG1DRJ
发帖
3682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07-12
也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了.....
快没有乐趣了吧:d:d

恭喜恭喜!
离线小朱
发帖
1671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07-12
这样才叫玩!!!
离线BD4AYM
发帖
17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7-07-14
业余爱好能玩到如此境界,这不仅仅需要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更是人生执着的体现!
这已经不是爱好,而是追求!
让我们多多看见4dw的发光点吧. 毕竟在dx方面,dw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当然,还有个别ham同样也有不俗的战绩,只是低调了点.
万物是有差异的,人也一样.
希望看到4dw的回来.
离线BA7LO
发帖
1840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0-02-07
为早日达到帖子1000顶上去!
离线bg6art
发帖
23432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0-12-19
好帖子,好厉害!学习!
离线BD7OZG
发帖
4304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0-12-19
目前还缺
2、6、7、9、10、20、34、35、36、40
慢慢弄齐这些
倒v天线waz就诞生了
慢慢等待,慢慢收集
期待那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