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057阅读
  • 28回复

一次ATV-业余电视通信试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A7CK
发帖
76062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1-12
用数字的,430mhz占用带宽2m,效果比这个好多了.
离线bd7oi
发帖
613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1-12
值得向前辈学习学习!
离线bg1pc
发帖
277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02-08
数字的模块价钱要高几十倍以上... ...
'
用数字的,430mhz占用带宽2m,效果比这个好多了.
'
现用模拟制

数字的... ...
cofdm技术简介
1、什么是cofdm
cofdm(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既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简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
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提出了频带混叠的多载波通信方案,选择相互之间正交的载波频率作子载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ofdm。这种“正交”表示的是载波频率间精确的数学关系。按照这种设想,ofdm既能充分利用信道带宽,也可以避免使用高速均衡和抗突发噪声差错。ofdm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方案,单个用户的信息流被串/并变换为多个低速率码流,每个码流都用一个子载波发送。ofdm不用带通滤波器来分隔子载波,而是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来选用那些即便混叠也能够保持正交的波形。








      ofdm子载波频谱             ofdm频谱
 
ofdm技术属于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modulation,mcm)技术。有些文献上将ofdm和mcm混用,实际上不够严密。mcm与ofdm常用于无线信道,它们的区别在于:ofdm技术特指将信道划分成正交的子信道,频道利用率高;而mcm,可以是更多种信道划分方法。
ofdm技术的推出其实是为了提高载波的频谱利用率,或者是为了改进对多载波的调制,它的特点是各子载波相互正交,使扩频调制后的频谱可以相互重叠,从而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ofdm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可以不同。各个载波能够根据信道状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bpsk、qpsk、8psk、16qam、64qam等等,以频谱利用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ofdm技术使用了自适应调制,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来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ofdm还采用了功率控制和自适应调制相协调工作方式。信道好的时候,发射功率不变,可以增强调制方式(如64qam),或者在低调制方式(如qpsk)时降低发射功率。
ofdm技术是hpa联盟(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工业规范的基础,它采用一种不连续的多音调技术,将被称为载波的不同频率中的大量信号合并成单一的信号,从而完成信号传送。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在杂波干扰下传送信号的能力,因此常常会被利用在容易受外界干扰或者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的传输介质中。

2、cofdm技术应用于无线图像传输优点
无线图像传输广义上属于无线宽带传输,大体了经历模拟、数字传输两个阶段。
模拟图像传输因其多经干扰、同频干扰和噪声叠加,导致实际应用中图像传输可靠性和高图像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模拟图像无线传输在很多行业已基本被淘汰。
随着图像编解码和无线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无线数字图像传输成为目前的技术中坚。其基本结构均为视音频编码—无线信道数字调制--视音频解码,框图如下:










目前现有的无线应用中,视音频压缩编码以mpeg2/4、h.261/263等为主。其中高质量图像(标准pal/ntsc制式或分辨率不小于700×500)一般以mpeg2编解码居多,个别采用小波编解码。其对应的无线传输按体制可以用微波(数字微波、扩频微波)、无线lan(802.11fhss、802.11(b)dsss、802.11(g)dsss/ofdm、802.11(a)ofdm)等技术实现。虽然,这些技术各有优势,但它们大多都存在共同的缺点,如通视传输、定向传输、不支持移动等,从而限制用户的应用,甚至无法满足部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
随着ofdm技术及组件的成熟,国外在无线图像上已趋于淘汰微波和802.11fhss、802.11(b)dsss等方案,而采用cofdm技术的产品。
cofdm技术应用于无线图像传输优点有如下方面:

l      适合在城区、城郊、建筑物内等非通视和有阻挡的环境中应用,表现出卓越的“绕射”“穿透”能力。
传统的微波设备,必须在通视条件(既收发两点之间必须无阻挡)下才能建立链路,所以使用中受环境制约,需要提前考察环境,拟定、实测收发点。即使成功“布点”,天线定向、线缆布置等工作也相当烦琐,不仅直接限制视音频源的获取、传输,而且系统的可靠性、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
cofdm无线图像设备则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因其多载波等技术特点,cofdm设备具备“非视距”、“绕射”传输的优势,在城区、山地、建筑物内外等不能通视及有阻挡的环境中,该设备能够以高概率实现图像的稳定传输,不受环境影响或受环境影响小。其收发两端一般采用全向天线,无须预先“踩点”、“定向”、布设繁杂的视音频输入、输出电缆,视音频源的采集端、接收端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指挥/导演的要求自由活动。系统简单、可靠,应用灵活。

l      适合高速移动中传输,可应用于车辆、船舶、直升机/无人机等平台。
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无线图像的一般应用模式是:视音频前端采集—接入点(车、船、机)--视音频处理中心(一般通过有线链路或卫通)。所以车辆、船舶、直升机/无人机等平台是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实时接入前端的图像。
微波(数字微波、扩频微波)、无线lan等设备因其技术体制的原因,无法独立实现收、发端的移动中传输。如应用到车辆、船舶上,通常的方案是再配置附加的“伺服稳定”装置,以解决电磁波定向、跟踪、稳定等问题,且仅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移动点对固定点的传输。这样,其系统的技术环节多,工程复杂,可靠性降低,造价极高。
但对于cofdm设备,它不需要任何附加装置,就可实现固定—移动,移动—移动间的使用,非常适合安装到车辆、船舶、直升机/无人机等移动平台上。不仅传输有高可靠性,而且对比以上的方案,由于无须再配置附加的“伺服稳定”装置,所以表现出很高的性价比。

l      适合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大于4m bps,满足高质量视音频的传输。
高质量的视音频除对摄像机的要求外,对编码流、信道速率要求十分高。一般的数字微波,扩频微波传输中,虽然采用mpeg2编码,但信道多采用2m速率,如e1,使得解码后的图像分辨率一般为352×288,无法满足后期分析、存储、编辑等要求。
cofdm技术每个子载波可以选择qpsk、16qam、64qam等高速调制,合成后的信道速率一般均大于4m bps。因此,可以传输mpeg2中40、42等高质量编解码,接收端图像分辨率可达到576×720或480×720,满足后期分析、存储、编辑等要求。

l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cofdm具备优异的抗干扰性能。
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及信号波形间的干扰性能优越,通过各个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在单载波系统中(如数字微波,扩频微波等),单个衰落或干扰能够导致整个通信链路失败,但是在多载波cofdm系统中,仅仅有很小一部分子载波会受到干扰,并且这些子信道还可以采用纠错码来进行纠错,确保传输的低误码率。

l      信道利用率很高
这一点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环境中尤为重要;当子载波个数很大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趋于2baud/hz。
离线BG8VZ
发帖
1853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02-10
学习了!atv很棒!
离线BG9CBY
发帖
39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02-10
北京一刮风就是艳阳天,前辈们探索精神让人钦佩
离线BA2AB
发帖
5336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02-13
不错

学习

领回
离线BH1AMZ
发帖
475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05-08
不晓得icom dstar,在2m、0.7m上玩dstar tv,和atv有没有可比性?

樊老的业余卫星天线又可多一种玩法!


bh1amz/9
离线BG1LLB
发帖
102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05-08
经过几次实验看到了樊老师热爱无线电的精神。回想起2005年的寒冷冬天顶着刺骨北风在做接收试验。这种探索精神让人钦佩。
离线BD7QF
发帖
523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05-09
可否公开一些实验资料,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