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677阅读
  • 138回复

低仰角三单元端馈垂直八木天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6-12-17
剥皮天线的阻抗是75欧,加上引向器和反射器后,阻抗会降低到40-50欧左右,做好优化后容易匹配。
BD1HP/刘和平
离线bg4icc
发帖
582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6-12-17
回 bd1hp 的帖子
bd1hp:图是用绘图软件画的没有源文件,你仿真一下看看如何? (2016-12-16 12:35) 

刘老师,仿出来来了。结果很好。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6-12-17
回 bg4icc 的帖子
bg4icc:刘老师,仿出来来了。结果很好。 (2016-12-17 15:38) 

恭喜你!
等天气暖和实验一下。这种方式很适合野外临时架台,简便、实用。
BD1HP/刘和平
离线bg4icc
发帖
582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6-12-17
回 bd1hp 的帖子
bd1hp:恭喜你![表情]
等天气暖和实验一下。这种方式很适合野外临时架台,简便、实用。 (2016-12-17 15:51)

两种方案(反射器+中间振子底部馈电,仅中间振子底部馈电)对比,中间振子底部馈电,反射器距离地面远一些,使天线的增益略有提高,同时仰角略有升高。在10度时的增益均为4.1dBi,两者一致。
方案1:反射器+中间振子底部馈电(结果见本帖首层)
方案2:中间振子底部馈电
(1)天线结构,中间振子底部馈电可以使用剥皮天线实现更加简洁的馈电和匹配。


(2)频率特性,带宽较方案1窄一些。


(3)方向图


(4)三维辐射图,顶部的“帽子”没有了,可以更好的对抗近处的干扰。


(5)包含尺寸的天线结构

[ 此帖被bg4icc在2016-12-24 14:12重新编辑 ]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6-12-17
看数据还不错,但这种天线受地面的影响比较大,馈电点最好抬高一点。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17 16:15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
离线bg4icc
发帖
582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6-12-17
回  24楼(bd1hp)的帖子
第24楼bd1hp于2016-12-17 16:08发表的:
看数据还不错,但这种天线受地面的影响比较大,馈电点最好抬高一点。
这个天线的振子没有和地面平行的,受地面影响小。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6-12-18
实验一下馈电点提高到1米、2米看看仰角的变化。
BD1HP/刘和平
离线bg4icc
发帖
582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6-12-18
回 bd1hp 的帖子
bd1hp:
实验一下馈电点提高到1米、2米看看仰角的变化。


从仿真的结果看,随着架设高度的增加,天线的仰角逐渐降低,增益先增加然后再降低。然后再增加。




[ 此帖被bg4icc在2016-12-24 14:52重新编辑 ]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6-12-18
这就对了,馈电点高度在0.5-1.5米范围优化一下就行了。
馈电点高度不要超过2米,那样会给架设带来很大麻烦。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18 11:14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6-12-20
我实际把SB竖起来用过一段时间,但是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为啥?应为不是海边。陆地上,还是乖乖的用水平天线吧。垂直天线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使用的。
不服的人可以去试试两个天线的数据比较图,要比较一下,就知道差异还是很大的。
就目前的条件来说,架设到10米高度不是一件难事。稍微花一点力气就可以了,反而是垂直三单元八木没有太大的优势,不论是架设,旋转,还是增益上。所以我最后是放弃了这种方案。太折腾了。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6-12-20
谢谢CB的建议,在垂直的模拟图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增益只有5dbi与水平架设差很多,就是受到地面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海边潮湿会好很多。
另外,大家的条件不一样,方方面面的影响很多,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吧。
个人野外设台要低仰角、还要有增益还是很难的。这个天线野外架设还是很方便的,多少还有点增益。丰简由人吧,就是个玩嘛。希望多支持!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20 16:33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6-12-20
回 bd1hp 的帖子
bd1hp:谢谢CB的建议,在垂直的模拟图上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增益只有5dbi与水平架设差很多,就是受到地面的影响较大造成的,海边潮湿会好很多。
另外,大家的条件不一样,方方面面的影响很多,根据 .. (2016-12-20 16:27) 

是的,往往野外临时架设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个人爱好啦。呵呵。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6-12-21
从模拟图的数据看,馈电点高于5米仰角反而高了。(虽然增益上来一些)
综合仰角与增益馈电点选1--1.5米左右比较合适。(对DX来说低仰角会更有益)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21 13:21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
离线BH4rrg
发帖
2795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16-12-22
几乎没有增益,意义大吗?
BH4RRG       CSKC#219

常用DX信息网站:
http://new.dxsummit.fi/
http://www.ng3k.com/Misc/adxo.html
http://www.425dxn.org/
http://www.425dxn.org/monthly/index.html
http://dx-world.net/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16-12-22
回 BH4rrg 的帖子
BH4rrg:几乎没有增益,意义大吗? (2016-12-22 09:04) 

垂直、定向、低仰角、3DB,低成本,这都是优点啊!
我做过5/8的垂直天线也是低仰角、3DB,用起来很强悍的。可惜是全向的,浪费很多。所以总想找一种垂直、定向、低仰角、高增益、低成本的天线,您介绍几种给大家,这意义会非常大!
BD1HP/刘和平
离线BD8CS
发帖
18651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6-12-22
垂直天线就算5单元,增益根本不如一个水平两单元,条件是大陆上,如果海上另当别论。
四川·南充 173 614 59973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6-12-22
水平二单元的增益也是3DB,要达到20度以下的仰角需要架多高?
希望大家多出主意,找出一种方便架设、又好用的天线方式。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22 19:16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
离线BD4CB
发帖
228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6-12-22

看起来还是我来说一下吧。

模型是标准的3波段SPIDERBEAM 架设高度模拟在 10米 15米 和垂直离开里面20厘米。
模拟的波段是 20米,14.05Mhz.地面系数都是标准的普通地面,不干不潮湿。
黑色是垂直架设的时候的数据图,红色是10米高度水平架设数据图,蓝色是15米高度架设的数据图。
从数据上来看,架设到半波长高度的情况下,低仰角部分增益的确没有垂直架设来的高,20米波段10米高架设不是那么难吧?
15米高度,差不多是 3/4波长高度,这个对于20米来说是有点麻烦,这个时候的低仰角角度是可以和垂直架设的接近了,但是,增益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做模拟的是20米波段,假如是15米波段呢?是不是 10米高度架设更加容易呢?

在没有海面的情况下,垂直架设高波段是没有意义的。
以上是我的理论数据阐述。结合我实际的效果也证明了没有必要在20米以上的高波段做垂直架设的天线,除非在海滩边,但是最终的效果也不是那么的明显。关键是增益,天线第一位的考虑条件就是增益,硬指标,硬指标,硬指标,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离线BD8CS
发帖
18651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6-12-22
我试验过5单元垂直八木,效果根本不如我的2单元八木,另外,同意4cb的观点,尤其是这句:
在没有海面的情况下,垂直架设高波段是没有意义的。
四川·南充 173 614 59973
离线bd1hp
发帖
1194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6-12-23
BD4CB:
[图片]
看起来还是我来说一下吧。
模型是标准的3波段SPIDERBEAM 架设高度模拟在 10米 15米 和垂直离开里面20厘米。
模拟的波段是 20米,14.05Mhz.地面系数都是标准的普通地面,不干不潮湿。
.......


谢谢CB,您讲的很对,但咱俩的看法还是有一点不同:
大台要做DX,天线的仰角一定要低于20度以下才好用。就拿20米波段来说,如果天线仰角要低于20度,起码要架设到17--20米。国内外很多大台的天线都在20--40米高,要的就是低仰角,其次才是八木天线和放大器。一场大的比赛下来,咱们的天线设备都不比人家差,可就是没有人家叫的多,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家的天线高、仰角低。身经百战的您这都知道的。

所以要做DX,(不说传波)第一考虑的应该是低仰角,其次才是增益。如果一个20米的八木天线增益是10DB,架设高度是5--10米高,按法规就是用1000W的功率也通不到几个欧美台,叫到的多是JP,为什么啊?因为这天线的仰角高,叫DX时对方根本听不到你的呼叫,即使听到了也是跳了十多跳的弱信号了,所以参加比赛想通欧美,大台水平天线的架设高度,低于10米以下都是垃圾,叫叫国内台还挺响的,您同意吧?

以上这些做大台的条件,做为个人来说很难办到,所以大家一起讨论,看有什么既简单又实用的天线,来实现我们个人做DX的需求,这次BG4ICC仿的这个垂直天线有低仰角的特性,还有3DB增益,如果配上一台1000W的放大器,就是事半功倍。有条件的做一些实验,成与不成都没关系,这比架塔容易多了。玩什么不是玩啊,有这个实验过程就很有意义了,玩的过程会学到很多,多支持年轻人啊。

退一步来说如果是个人去海岛设台,这天线还真是有用武之地,优点多多,这个大家不会反对吧?我一向提倡天线没有好坏,各有各的用处,要会用天线,结合地形、地势巧用天线,才会有好成绩。


水平天线架设高度与发射仰角:
1. 各发射角度的天线经F层反射一次的通信距离
50度  300-650KM
30度  600-1200KM
20度  1000-1500KM
10度  1700-2500KM
3度   2700-3500KM

要达到地球对面的距离约2万KM,发射角度如果为10度时电波要反射10次。30度时要反射20次,50度时就要反射40次才能达到。电波每一次反射大约要损失掉3-6DB的增益。

2.各波段天线DX最佳发射角度
40米  10-35度
20米   6-17度
15米   4-11度
10米   3-9度

可见想方设法降低发射角度,对DX通信是很重要的。

20米天线架设到10米高的仰角是30度左右,叫JP太好用了,叫欧美要跳好多跳,虽然是高增益天线,但损失很大很大,天线10DB的增益2--3跳就给跳没了。如架设到20米高时仰角15度左右,少跳了十几跳,会减少很多增益损失,同样的传波叫DX就会很爽。
所以俺主张叫DX用低仰角的天线第一,俺就不说三遍了。

[ 此帖被bd1hp在2016-12-23 09:48重新编辑 ]
BD1HP/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