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MM
收发机:
--YAESU TDX-5000MP*3
--FlexRadio FLEX-6500
功放:
--ACOM 2000A*2
--ACOM 1500
--OM POWER OM-3500
天线:
--10米波:C19、12米、铁塔
--15米波:CL15、10米高、升降杆
--20米波:CL20、15米高、升降杆
--40米波:D240、18米高、升降杆
--80/160米波:DP、架设在14兆天线的升降杆和28兆天线的铁塔之间
电台和操作员,由于地方限制,我们只有4个操作位,这是预先安排的操作计划,在后来的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也会临时调整:
--1号操作位:20米,BD7IXG BD7PUZ
--2号操作位:15米,BA7NQ BD7KSF BD7IT
--3号操作位:10/80/160米,VR2KW BI7IOB BD7MFB
--4号操作位:40米,BA7IN BG7SDV BI7KCD
这次比赛的传播指数有点让人失望,让我们想起了十年期的前一个太阳活动的低谷时期,在比赛过程中也得到了印证。在比赛前,BD7PUZ、BD7KSF、BI7KCD、BI7MPX、BI7IOB、BH7PQC、BG7OMO、BD7MFB等一大批本地爱好者为这次比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和去年相比,我们不用再在一个漏风的小木屋和临时帐篷操作了。去了比赛之后,BD7PUZ带头建起了一个活动板房,板房内现在可以有四个操作位置,对于SSB比赛,可以有四部电台同时工作,对于CW比赛,可以有六部电台同时工作。房间解决了,但天线架设问题依然是个大难题,于现在B7P的场地所限,出了有固定天线塔的C19八木天线外,其他天线都是临时架设。7兆的天线位置相对较好,21兆和14兆的天线,实在找不出理想的位置,只能是靠着山边安装,21兆的天线甚至是架在了大树底下。80米的beverage接收天线,也只能架设了欧洲方向的一个波长的长度,使用效果自然也非常一般。
第一天,白天通到的北美电台不超过10个,倒是大洋洲的电台比较活跃。上午少了北美电台,仅有日本电台的撑场,QSO的速度也就上不去。上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比赛没有多久,OA4SS在15米主动呼叫了我,信号还很挺好。到了下午,到了欧洲时间,10米没有开通欧洲,15米和20米只有少量的俄罗斯电台和东欧电台过来,15米很早就关闭了,但20米到了晚上,开通了一阵子的欧洲,虽然不算热闹,几乎没有pileup感,但也算是补了一些数字,到了最后,20米的QSO数量比15米多不少。
第二天,早上和北美的传播和第一天一样,北美电台几乎绝迹,这次连加拿大、阿拉斯加电台都没通上。到了下午,15米的传播有所好转,可以开通到大部分的欧洲地区,除了英伦三岛、北欧之外,大部分常规的国家都通上了,但20米的传播却比第一天要差。
非洲电台这次通得不错,窗口时间都抓住了,安哥拉、莱索托等中非、西非的电台都有了。非洲在广东这边窗口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半到12点之间,尤其是15米,看上去好像已经是结束了,但实际上非洲电台的信号过来却很好,这时候只要是坚持呼叫或者是细心搜索,通常都会有大鱼。现在有了SDR,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频率的状况,只要一有信号冒出来,就能马上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抓字头的效率变得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