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6icn
:1、我最想明白的就是国内使用为什么要分home
2、ITU对呼号前缀之后的数字部分没有按地区划分的定义,属于各成员实体自行管理的范围。有些国家确实把数字按地理位置分区管理,而有些是字母数字一起分区的。
3、同样对应1的问题。
.......

您的这个帖子是提出问题,我也敢于试着谈点看法。看来,你的123,也是对应我的上个回帖的123,那我也就对应的按最简单的谈起:
——3.也就是说,你现在已经知道了应该怎么加B6/B6***了,剩下的问题是,还要知道"为什么……",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就归于1.
——2.我的说法,你没有提及,是否可以看做认可。我就不再废话了。
——1.首先是关于home的新意,我也是刚刚从BD7IHN的帖子里学到的(homecall)。你的问题里所说的“
为什么要分home”,我理解,你是要说:"为什么要分单home的,和B*/home的两种用法",这样理解你的问题,应该是对的吧!回到本题。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CRAC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规定。但,从我个人的使用角度来说,这样的规定,极大地方便了通联过程,节约了通联时间,有利于抓住短时出现的通联窗口,总之,提高了通联效率。对于业余电台的联络,我想引用童老师《业余无线电通信》里的资料:“一次成功的联络,至少应包括三件事:双方都正确地抄收了对方的呼号,交换信号报告,……”,“业余无线电通信的宗旨之一就是交流技术,而收听到对方信号的情况则是最必要的技术数据,……”我想编个反面的小故事,是否能表达我对你的问题的看法:
某日,BD1HP(刘和平先生:请允许我使用一下您的呼号)正在北京饭店10楼召集北京的业余电台大佬们,研究中国新一代业余通信卫星即将发射的事,突然口袋里的U段手台,响起呼叫声:
:“CQCQCQ,这里是BG6ICN……呼叫B电台,请回答。”清脆的呼叫响遍全屋,大家立刻愣在座位上,立刻想到了,将要发生什么。他们都清楚,BG6ICN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及U段的传播特性。刘先生立刻掏出U段手台,看到液晶屏的信号指示,已经冲到了头!赶到你的呼叫一结束,刘先生立刻压下键,急切地回答呼叫,同时给出了59+40db的信号报告,并加了一句:“我的QTH是北京市,北京饭店10层,也请告知您的QTH!”大家都在等待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却听到你随和地除了回答呼叫,同样的59+40db的信号报告之外,还有:“我的QTH也是北京市,北京饭店门前停车场105车位的车内,手台……“哇,这样的信号报告,和6区河南的电台BG6ICN呼号,有一点关系吗?如果,你是按北京发给你的B1/BG6ICN来呼叫,你们的信号报告才能成为”最必要的技术数据“,即”一次成功的联络“的3要素之一。当然,我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那是我新装了高增益U段天线不久,有一天中午(不要让我查电台日记了吧),我正在厨房,开着的台机正在扫描着。突然听到一个强大的BG7在呼叫。可能吗(我在4区)?我立刻冲出来,抓起话筒与他联络。他给我规整的回答之后,突然说:“请问,去中山公园怎么走?我现在栈桥!”我立刻要昏了:栈桥与我家(设台地)只隔一条马路(广西路),距离不超过200米!
这样的表述,能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吗?不行的话,就说明我还得再看看童老的书,还得再看看大佬们的帖子,还得再多通联实践,行的话,恐怕也得这么做!谁让我喜欢她呐!另外,最怕我的帖子有错误,好为人师是件十分丢脸的是,更何况要误人子弟了!所以,我极少发帖,当然,还是水平问题。此帖本来是有点自嘲的意思,没想到,还是要搜肠刮肚的打补丁,我只有这点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