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上收到BA4DW最新更新:
激励篇之收官篇 各种玩法
VK0EK远征QRT了,一小时前他们在网页上宣布了。在远征期间,他们的网页的点击量超过1百万次,有4万个不同的访问者。他们的DXA有40万次浏览,7万多人查过呼号(看看有没有通到)。最后完成75344次联络,其中28%为不同的呼号。
博主通到VK0EK,2个方式,5个波段,比2014年通到的FT5ZM的10米到30米波段一共6个波段,还少了一个波段。不过,博主很开心,100瓦通到的每一个QSO都值得回味。
VK0EK远征队启程是从南非的开普敦出港,回程不回开普敦,船继续往东开,目的港是澳大利亚的帕斯,行程还是10天。所以VK0EK的网站上远征活动是到4月20日,那是船到帕斯的时间吧。赫德岛太远了,岛上没有机场,无论从哪个人烟比较多的地方出发,都要坐10天船。远征队员们将在帕斯分开,各自回家,有的往西北飞,飞回欧洲,有的往东北飞,飞回美国。博主去过开普敦,却没有去过帕斯。澳大利亚只到了东面一半(CQ ZONE 30),西澳也是值得去的。没有去西澳,就少去了一个CQ分区29。博主爱做统计,40个CQ分区中,有12个在博主的旅行中还没有踩到过足迹:CQ ZONE 2、7、9、12、17、19、29、33、34、35、39、40。
赫德岛上又将没有人了,企鹅还在那里。有一天,有一个记者去采访南极的企鹅,除了小嘴一撇的一只小企鹅,他问了99个企鹅“你每天干什么”,99个企鹅的回答都是“吃饭、睡觉、打豆豆”,企鹅们在赫德岛上的生活还将继续。
FT4JA也收工了。这两天的笔墨着重给了VK0EK,是因为FT4J以前通过,VK0EK是我第一次。这就像在VK0EK远征通讯过程中,你通过了一个VK0EK的30米波段,就不会再去关注它,是不是?
在FT4JA收队乘船离开的前一晚,我在17米波段上又通到了一次,FT4JA也让我增加了一个DXCC的新波段分。这一次,花了1个小时,1个小时中传播不断变好。FT4JA的主叫频率在18.087上,晚上7点多的时候,18.088-18.093还排满日本电台,在上海听起来JA比新胡安岛强。到8点后,日本台不怎么听到了,FT4JA越来越响。在8点过后的半个小时里,有BA5、BG5、BD4、BG4纷纷通到,而且不少比我更抢先通到。补充说明一点的是,每天的传播也是会不一样的,前几天在上海听17米波段上的FT4JA,晚上8点多没有信号,到了晚上11点才有信号,而且很好。等通到的这一天,最好的传播出现在晚上8点,所以不能仅凭经验,传播是变化着的。
一样也要给FT4JA远征队点个大大的赞,他们的QSO总数超过了10万个!比起赫德岛上忍受低温和风暴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者是那么的不易一样,新胡安岛上的操作者也超级不易,在高高的灌木丛边搭起帐篷,忍受高温和蚊子的困扰,一待也是10多天。
你可以把去赫德岛和新胡安岛的这些业余无线电操作者叫做“疯子”。就如同你也可以把那些去世界上一个又一个城市跑马拉松的也叫做“疯子”一样,爱跑步的还有一个名字叫“跑痴”。这世界上有很多种爱好,每一种爱好都有玩疯了的“疯子”。
在无线电的另一头,疯狂追DX的也是这个爱好的“疯子”。世界上有不少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通到VK0EK后宣布胜利通全了所有的DXCC。因为1997年的赫德岛远征和2016年的赫德岛远征之间相隔了20年,这20年中,所有的DXCC都出现过至少一次。不过,这不少通到所有DXCC的爱好者中,并不包括博主。
在收官篇的最后,聊聊业余无线电的各种玩法,主要还是三样,参加比赛、追DX和去远征吧。
第一种玩比赛,比赛有比赛的玩法。比赛需要你在48小时、或是24小时内全神贯注。比赛有单人的玩法,也有多人的玩法。单人可能比多人玩的更累,多人也可能比单人玩的更累,主要看你是不是“打酱油”。一个比赛,既需要单人参赛的,也需要多人参赛的。既需要努力争取“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的爱好者,也需要“重在参与”的另一个奥运精神。一桌菜里,需要“酱油”。
业余无线电比赛也是一种竞技,除了通讯技能,也比赛体力。除了“白菜”,还有一个有中文特色的业余无线电用语,叫做“充气娃娃”。发明这个词的人很有天才,表面上看,这个词正好是CQWW的中文拼音的首字母,但这是一个可以YY的词。“充气娃娃”可以让你爽,但是你狂撸的话,哼哼,小心累着!不过CQWW比赛,你不用天天参加,一年就那么两次,哦,错了,加上RTTY,一年3次。再加上CQWPX一年还有3次,次数不用太多,不过每次你都要付出精力。
第二种追DX,追DX有追DX的玩法,以前我就写过了,DX可以让你细水长流慢慢地玩。CQ比赛之外还有众多小比赛,如果你都参加,那么每周可以参加一次,而追DX可以让你每天都有的玩。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远征少不了,有的是你可以追的。如果遇上VK0EK那样的,有时候你的付出会比玩比赛更多,这几天你的体会很深吧。
Where do we go next? 远征队在想下一次去哪儿呢?在家里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会想,下一个远征DX会在地球哪一个角落出现呢?除了追DX,当然你也可以呼叫CQ,如果说追DX是比赛中的抓系数,叫CQ就是比赛中的摆摊做摊主。呼叫CQ,日本台不理你?美国台通不到?那总还有一大把欧洲台愿意和你通吧。
第三种去远征,去远征有去远征的玩法。3天也好、7天也好、10多天都可以。但是你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酷热、严寒、暴雨、狂风?就像VK0EK和FT4JA遇到的那样?外面的伙食也一定比不得家里的好。如果你去远征,你就一定会专注于DX通联,因为你是为玩电台而去,主要目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吧。如果你不满足在中国国内做海岛远征,你也可以像博主一样去国外,选一个稀有一点儿的DXCC做海外远征,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也去到了最稀有的赫德岛。
去远征,可以一个团队一起去,也可以像博主一样单人出征。团队的力量大,可以架设更好的天线,但是国际上的远征也有很多是单人、或者两三个人,并非一群人出动,尤其是海岛IOTA远征。博主以前“锋芒毕露”,一句“一个人的海岛远征可以好过一群乌合之众”,惹怒一众江湖上的好汉。今天,博主要说,多样性的远征活动才组成了精彩的DX通讯。DX的天空,既有强台、也有中台、小台和QRP;既需要大型的远征,也需要单人的远征。看今天的DXWORLD上的消息,一个英国爱好者将从英国飞往大西洋上的孤岛圣赫勒拿岛(ZD7)做DX远征。这个岛大家都知道吧,大西洋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皇帝拿破仑就在那儿待过,不过现在岛上有长住居民。那个英国爱好者,一个人,带的天线是垂直天线和电线天线(DIPOLE)。
上面说了比赛、追DX、去远征,当然你也可以这三样一个都不玩,就平时闲暇时联络联络也挺好,对不对?业余无线电只是一个爱好,有些人是要玩就认真玩,玩到极致,有些人是休闲的玩,作为消遣,都可以啊。这就像,跑步爱好者中有的跑全程马拉松,有的跑半马、有的只跑10公里,或者5公里、1公里都行。能跑下来全程马拉松的,很多人也并不追求第一名,是不是?
VK0EK远征结束了,博主的一天一篇的激励篇也收官了。博主还觉得自己在DXCC上可以马放南山,采菊东篱了,玩DX的时间肯定会减少。这就像你通过了VK0EK某个波段就不去通第二次了,完成了DX上的博士学业,也就不会再去读一遍博士的课程,最多偶尔复习一下。
博主就看看还有啥没通过的海岛IOTA补补缺吧,星期日晚上在17米通到了土耳其马拉马拉海里的海岛IOTA AS-201,这又是我的一个新海岛IOTA,马拉马拉海是我旅行时去看到过的海,业余无线电又把那里和博主连接了起来。博主也会在周末时找个清静的频率聊聊天,如果你听到博主的CQ,PSE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