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10m 教学楼上19.5米塔 顶端旋转的PNV CL10,下面固定NA方向的EF510,辅助天线没来得及架设,收发信机756pro3 756pro2(后支援其他波段) 功放JAA HF2000
OP: BA4TB BA7NO BA7MY
15M 教学楼上18m塔,PNV CL15天线,辅助天线宿舍顶上6米高的CL15(因旋转问题,第二天投入使用) 收发信机K3*2(后来有一台换成pro3)功放6CG CG1200
OP: BA7IO JE2LPC BH1DYK
20M 操场上30m塔,PNV CL20天线, 辅助天线CL20+DP(第二天下午投入使用),收发信机K3*2 功放JAA HF2000
OP:BA1RB BD4HF BG4AHK
40M 教学楼顶21米塔,4CB MOXON天线,辅助天线是ESA临时拉的snake天线,收发信机FT2000*2 功放EMITRON DX2SP
OP:OH7WV BA5FB BD5HSV
80M/160M 1/4SLOPER (第一天) 4SQ (第二天),beverage(因效果问题,基本没用)收发信机K3 PRO3(后来和15mK3对换) 功放 SPE 1KFA
OP: BA7JS BD1BYV BH4SQE
辅助团队:BD5CHU(设台和后勤),BD1QXU BG1WXD(摄像和媒体),BG1DO(不仅没有招待好,而且沦为民工),BA4ALC(瞎忙活),BY5CD的御用施工队,BD4TJ,BD4DYH,BA5BJ,BA5AP,BG5CIC,BG5CGE,BY5CD学生...。
第一次玩MM,说实话,如果不是B1Z的老大们忽悠和支持,再借我一个胆也不敢玩,后来又有B7M的加盟,而且被高调要破记录,这下真的搞大了。到后来BA4TB,BA7IO,甚至BA7JS都来了,都快变成竞赛台大聚会了,能和这些仰慕已久的大佬们同台比赛,真是十分之期待。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是准备工作上和环境问题还是没有把握,为了克服先天的弱势,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设计了一个自己看看都可怕的MM台配置,40m以上每个波段都有堆叠,也都有相应的八木和功放做辅助台,这样BY5CD从东到西都将排满天线。本来BY5CD有三个塔,再增加一个塔把每个波段的天线都分开,这样MM的主天线应该没有问题,虽然距离间隔比较小,但是经去年的使用,对各波段互相干扰的问题也有一定把握。不过后来因为台风的原因,原有的40M moxon损坏,学校领导也顶不住压力,下令要拆掉一些塔,造成了工作量剧增,最后的情况是在两个月内要做4个高塔,4个带旋转的临时支撑,一共架15付八木,一套4sq,2条sloper,两条beverage以及2个小环,电台室内部要重新装修,工期非常紧,尽管如此,5CHU还是觉得能够完成准备任务的,但人算不如天算,9月份连续的雨天,让室外部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最后的设台配置一再简化。比赛前一个周末我顺便到BY5CD现场,看见关键的30m高的塔基浇筑完毕,所有天线都在地下安装调试结束,按以往经验,在今后的几天里,御用工程队应该能完成所有任务,在比赛前一天转入室内接头制作。随后30m塔正常安装,所有塔上的最高一付天线也安装完毕,但不曾想到在安装堆叠天线的时候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堆叠影响主天线,并使自身驻波恶化,本来是EU NA两个角度,拆掉其中一个角度仍然有问题,这一问题延续到周五。
我是周四下班后到达现场的,了解当时情况后心里一紧,所以就决定拆除所有对主天线有影响的东西,以保证正常开台,同时独自安装电台室的功放和收发信机,安装了10台计算机的软件,调试了所有机器的连接,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此时还需要等物流的三台功放以及B1Z带来的3台K3,
眯了两个多小时后,被布置休息室床铺的工人叫醒,忙东忙西,处理完20m天线回到电台室,正好碰到从15m辅助天线现场回来的BD5CHU一脸苍白,捂着肚子跑向床铺,可怜的BD5CHU终于累倒了,稍后由刚到BD4HF和BG4AHK送去医院。而电台室最后一段馈线,生活用品,功放提货等还没有着落,辅助天线和低波段天线还没架设,我随之头大起来,平覆了一下心情,整理出如何确保开始的思路,继续安装刚提回来的功放,BD5HSV开始制作大量的短跳线。
幸好这时候BA7JS把在舟山的大部队接到了比赛场地,估计当时来到的op看到一地狼藉的馈线,肯定吃了一大惊。此时就各位大佬们临阵不乱的本色充分表现,吃完晚饭,各操作组以最快的速度检查和连接好自己要操作的设备,然后通力合作连接好各台的最后一米馈线,连BG1DO亲自上阵做一个又一个的馈线头,而以BA1RB为首的大佬们还临时制作了一些控制线和脚踏开关,转眼间电台室里初具规模,稍显遗憾的是有几台功放一开始就有问题,只能保证主叫功放,放弃辅助功放的使用。此时除了没有天线可试的无可奈何的BA7JS低波段组,40m-10m的台都调试完毕,我们居然还有时间测试了各台之间的互相干扰状态,心里一块石头落下一半了,感慨老大们果然名不虚传,理解力和动手能力都是如此之强,这些活如果是按正常的施工时间,需要一整天。
之后,大家聚 集起来开了一个赛前说明会,我对已经完成的硬件进行说明,由于大多数操作员以前用的是WINTEST和WRITELOG比赛软件,所以还针对N1MM软件的重要功能做了解释,之后由OH7WV为操作员们讲解了多人多机操作策略和注意事项,BA7JS在翻译过程中也把自己意见穿插其中,BA1RB做了必要的补充,相信大家在这个准备会上收获还是不小的。此时12点已过,为了保证开赛后有充沛精力,大多数op都去休息了。但是几个组长们还是留下继续试做了一下QSO才放心去睡觉。此时我还在想明天的80m天线、beverage、辅助天线等等到底来不来得及,心理内疚着由于我们的准备不足,让远道而来的op们辛苦干了那么多活。
6个多小时候后,op们都分别洗簌完毕,坐到电台前或收听传播情况,或主叫抢占频率,工人们也开始架设80m 和160m 四分之一波长sloper天线和beverage接收天线。8点比赛正式开始前,BA1RB提醒我让大家清空测试log,我遵命查看了一遍机器,居然log全是空的,简直不可思议,这种细节都不需要提醒,大家自然就做到了,这种团队的确难得,这个清空测试log的问题,在10年内每一次BxHQ比赛都不能彻底贯彻,而今天就不需要说一句话,就实现了。
比赛中的具体情况还是想由各组长来回顾吧:
10m BA4TB
15m BA7IO
20m BA1RB
40m OH7WV
80m/160m BA7JS
数据分析:
从通联速率图来看,15m的传播比较符合我们东部地区的平时状态,而10m这次传播非常给力,开通时间和15m一样,从早是6点45左右开始一直到晚上5点半的样子(虽然和南方持续到深夜的开通不好比,但对于我们这里来讲已经算不错了),而且10m在BA4TB,BA7MY,BA7NO三个火枪手的操作下保持了较高的通联率,平均每QSO得分达到了少有的2.67,这一方面反应了我们的北美欧洲开通良好,存在大量3分的跨洲通联,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和JA的跃距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也会损失一些QSO。36zone/111DX的系数也基本令人满意,尤其10m波段是在没有aux台和QSO速率较高的情况下做到这样,BA4TB的系数经验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15m的噪声比10m要大,另外由于CG1200功放功率比较小,在SSB模式用756pro3推不出满功率,平均功率只能在500w左右,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15mQSO数量的增加,如果条件好一些,我觉得做到1800qso还是有可能的。15m虽然有辅助天线,但是一直固定朝南,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连接好旋转器,BA7IO和JE2LPC两位OP配合非常好,主叫辅助两不误,最终做到33zone/111DX的系数,当然这与BH1DYK坚持到半夜,不放过任意一个QSO的精神,也有很大关系。15m组也很有大佬风范,比赛中BA7IO只给我提出一个要求,就是给他换一台PRO3,显然他无法习惯K3,只是到了比赛之后,才跟我小小抱怨了一下功率太小的问题。
然而下午5点半一过,形势就急转直下,20m 40m和80m几个晚上的波段都不给力,20m只有在开赛的前两个小时做出了可以接受的QSO速率,其他时候就像波段没有彻底打开似得,不温不火的通联着,大多数时候整个波段信号寥寥无几,但在这种条件下,BA1RB他们仍然做了那么多的系数,让我很吃惊。低波段(包括20m)的噪声一直是困扰BY5CD的问题,QTH在市区,周围的居民楼带来的噪声很难克服,这也是BY5CD要把硬件做强的原因之一,靠硬件去弥补噪声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次20m的问题显然不是噪声一个问题引起的,赛后我了解了江浙沪的多个MS台的状况,他们在二十米的QSO都没超过两位数,当然他们是MS组,可以刻意调整重点波段,20m显然是被他们放到次要位置上了,不过,无论如何说明20m的传播确实有问题。在主叫效果差的情况下,辅助台的作用就会很明显,可惜我们一直到周日下午才搞好20m的辅助八木天线,之前BA1RB已经十分着急了,亲自带领B1Z团队架了一根临时DP,BD4HF特意跑过来跟我说,主叫的那副天线能听到的比辅助八木少,有时候甚至不如dp,
赛前看了传播预测,今年的传播指数不如去年,所以高波段上肯定和去年会有差距,但一般来讲这样的指数对低波段应该是有好处的,前提是地磁活动也比较安静,比赛中SFI大概在131上下,比预测的稍微好一点,但是K指数比较一般,低波段应该会有中等表现,但这前提是本地噪声水平不能太高,对于40m和80m来讲,BY5CD的噪声显然是一个瓶颈,40m连续两天对欧洲都没办法摆摊,所幸的是OH7WV经验比较丰富,自制了一根被他称为SNAKE的天线,从操作室甩出窗外,在主叫很艰难的时候带领BA5FB和BD5HSV愣是一个个QSO,一个个的系数扫回来,最终做到820个QSO实属不宜,从历史上看,BY5CD的40m SSB就么有超过800,这次已经不容易了。OH7WV一直是个比较执着的比赛者,40m的大白天也是不肯放过的,但这次出了个以外,第一天中午就把40m的天线给烧坏了,这让工人们足足花了4个小时才修复天线,保证了晚上有传播的时候正常使用,但也是这4个小时,使得原计划中的80m 4sq和20m辅助天线来不及架设。
80m和160m的第一天是靠两条四分之一波长sloper对付的,其中80m sloper原来只是作为辅助天线用的,4sq天线的安装一再延迟,对第一天的80m造成了一定的影响,80m大多数QSO是由周边国家贡献的,而凌晨的EU传播就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架设了beverage,但是op反映效果不好,也许的操场前的高楼遮挡太严重。第二天虽然用上了4SQ,其接收效果居然还比beverage好很多,不过由于传播却远不如第一天,偶然也能收到几个欧洲大台新系数,但叫过去对方却完全没有反映,验证了BA4TB说的,EU的低波段也有很多聋子,因而这个波段上的系数损失还是比较大的。160m就更惨了,不过我本来就没对160m有多大期望,所以这属于正常状态。
从上图的各大洲QSO分布比例来看,这次EU的比例只有30%,和以往的40-50%的数据相比,有明显的差距,10m和15m的欧洲方向通联是比较正常的,缺失的这部分主要原因就是20m和40m的EU传播和噪声问题,当然也严重影响了80m的系数,这次北美的比例达到了27%,比以往好,估计和我们对北美的噪声略小有关,几个波段对北美传播的时候都有有效的主叫,南美和大洋洲的比例也有大幅提升,说明大佬们对各时段的传播机会把握还是很出色的,这从20m以上波段的系数就能看出来。
和周边国家大竞赛台的申报成绩比较:
我们被JA5FDJ远远甩开了,但他们今年的成绩只有去年的86%,我们超过了老牌日本MM团队JA1YPA,不过两队的成绩差不多,以他们两年的成绩对比来看,今年10m提高了76%,15m持平,20m下降了25%,40m下降了24%,80m下降了60%,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是20m 40m和80m的传播明显下降了,和我们的感觉是一致的。表格的后半段是M2组以及MS组的参考数据,E2E的下降比较厉害,降幅达52%,中纬度地区的20m的确有点问题,而对低纬度的影响比较小。其实无论那个波段这就是EU有没有开通的区别,如果传播好,或者台站比较强,那么一旦EU能够跑起来,那么成绩就影响比较小,反之如果主叫跑不起来,那就会有天壤之别。
BY5CD离开MM记录有多远——再对比一下国内历史上的多人多机申报成绩的数据:
上面的表格列举了BY历史上比较严肃的CW和SSB多人多机比赛申报成绩,多人多机记录的保持者B1A的申报成绩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获得,因此只列举了最终成绩,其他有几次比较低的成绩估计是报错组别引起的,所以就没有录入表格。国人认真参加MM比赛是从2002年的XX9C开始的,其中2004和2006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外国人在B1A创造的记录,但是由于XX9的地理位置和稀有性,所以没有拿来做本次比较。从2007年CQWW SSB B1Z和B7P开始MM组PK开始,这次BY5CD是近年来BY竞赛台的第八次参加MM组比赛,其中6次是SSB,仅有2次CW,说明我们的CW OP还是比较稀缺的。回头看BY5CD这次的MM成绩排在了所有成绩的中位上,应该说对于第一参加多人多机的竞赛台来讲,另考虑到今年的传播不如去年,我们还能略微领先老牌的JA1YPA,这个成绩是说得过去的。当然我们离开B7P 2010和2011两次比赛的确有明显差距,无论从QSO数量和系数来讲,都需要提高。我自己从去年的WPX比赛开始,到今年的CQWW SSB一直在BY5CD比赛,4次改写了WPX MS记录,1次改写CQWW CW MS记录,对这个地方了解比较多,噪声是个大问题,尤其是CQWW SSB来讲,我们不能放弃任何波段,这种噪声有时候就是灾难性的,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成绩,靠硬件建设已经很难有效果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换地方,如果新地方能够顺利落实,明年将是一个建设和调整时期,我们通过MS和M2来检验设台思路,争取在2014年能够再次挑战多人多机记录。
[ 此帖被BA4ALC在2012-11-15 14:12重新编辑 ]